胡朝霞書法作品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胡朝霞 女,1971年7月生,浙江寧波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書協創作委員會委員。我國當代知名女書法家。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書法中何謂書味

  平素我們常說:“這道菜有味、好吃!”甚至說:“津津有味!”凡是吃的都講究“口味”。平素我們也常講,“這篇文章寫得有味”,“某某人說話真有味”,“昨天我們在柳樹林玩得真有味”,甚至表揚或批評人也離不開這個“味” 字,諸如,“某某人懂味”,“某某人真不懂味”,如此等等。

  “味”,能刺激人的感官神經,使人產生賞心、悅目、愉快、興奮的感覺,如甜味、香味、意味之類的“味”;或使人產生噁心、刺眼、悲哀、苦惱的感覺,如苦味、臭味、澀味等等。

  “吃”,離不開“味”,飯菜要有味才好吃;“玩”,離不開“味”,有人打麻將打得津津有味,甚至是廢寢忘餐;“穿”,也講究“味”,“某某人打扮得出味”,“ 某某人打扮得男不男、女不女的,沒一點女人味”。在人生當中,似乎離不開“味”,愛有愛的“味”,吻有吻的“味”。在文化藝術中也離不開這個“味”。

  這個味,那個味,到底何謂“味”?舌頭能辨別的謂之“滋味”,如酸、甜、苦、辣、澀等;鼻子能辨別的謂之“氣味”,如香、臭味;心靈能感悟得到的謂之“意味”,這種“味”難以用語言來表達,所以人們常以滋味來比喻,好的感悟用“甜”來比,不好的感悟用“苦”來比,一些尷尬事用“酸”來比。

  書法藝術講究的“味”,既不是“甜”,也不是“酸”,而是一種“意味”,一種“情調”,一種“趣味”。也就是說,當你看到宣紙上的黑白世界,能使你在精神上產生“愉悅”的感覺,“亢奮”的心理,不但“悅目”,而且“賞心”,甚至無法用語言來直接表達這種“愉悅”的味,這種“興奮”的心,只能用一些玄妙的比喻來表示這種感悟的讚歎。諸如,“龍飛鳳舞”,“鐵畫銀鉤”,“清風厲水”,“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清風出袖”,“明月為懷”,“遊煙連雲”等等。這種讚美而且還往往是“書不盡意”,給欣賞者留有充分的想象和聯想的空間。

  一幅耐看的書作,總是有一種特殊的魅力,深深地吸引著欣賞者,能刺激你的心靈,使你產生種種感悟、種種聯想、種種味道。這種種“味”,就是書法藝術的“意境”。

  關於“意境”這個詞,《辭海》解釋:“文藝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能使讀者通過想象和聯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一般哲學書上的解釋:“意境是主觀思維***意***對客觀存在***境***的反映。”

  我曾在《書法與人生》一書中說過:“意,是思想;境,是環境。意境,就是心與物、情與景的統一,就是藝術家思想、情感、審美情趣與自然景物的貫通交融。”書法上的“意境”就是心與手、法與意、形與神的完美統一,這種統一就產生出各式各樣的“味”,諸如“意味”、“趣味”、“ 情味”、“風味”、“品味”、“韻味”、“雅味”等等,也就是 一種“書味”。

  我國著名美學家鄧以蟄先生提出:“無形自不能成字,無意則不能成書。”這句話既將書與字區別開來了,又提出了書法藝術的靈魂就在於“意”。關於這種“意”自古至今就有種種說法,諸如什麼“風神”、“風韻”、“風骨”、“氣韻”、“神采”、“ 風采”、“品味”等等,都是指“意境”, 也就是書法作品的那個“味”。

  總而言之,“意”是我國傳統美學中的一個核心,凡是詩、書、畫、文、印無不以其“意” 為極詣。有“意”則成書,有“意”書“味”。

胡朝霞優秀書法作品欣賞
好看的楷書硬筆書法作品圖片
相關知識
胡朝霞書法作品精選
胡朝霞書法作品
胡問遂書法作品精選
胡樹群書法作品精選
胡秋萍書法作品精選
胡抗美書法作品精選
胡立民書法作品精選
何昌貴書法作品精選
河北書法作品精選
和諧書法作品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