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病毒工作原理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計算機病毒也是像人一樣會有“工作”,那麼電腦病毒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呢?下面由小編給你做出詳細的計算機病毒工作原理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計算機病毒工作原理一:

  病毒依附儲存介質軟盤、 硬碟等構成傳染源。病毒傳染的媒介由工作的環境來定。病毒啟用是將病毒放在記憶體, 並設定觸發條件,觸發的條件是多樣化的, 可以是時鐘,系統的日期,使用者識別符號,也可以是系統一次通訊等。條件成熟病毒就開始自我複製到傳染物件中,進行各種破壞活動等。

  病毒的傳染是病毒效能的一個重要標誌。在傳染環節中,病毒複製一個自身副本到傳染物件中去。

  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是編制者在計算機程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資料的程式碼,能影響計算機使用,能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式程式碼。

  計算機病毒具有傳播性、隱蔽性、感染性、潛伏性、可激發性、表現性或破壞性。計算機病毒的生命週期:開發期→傳染期→潛伏期→發作期→發現期→消化期→消亡期。

  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式,一段可執行碼。就像生物病毒一樣,具有自我繁殖、互相傳染以及啟用再生等生物病毒特徵。計算機病毒有獨特的複製能力,它們能夠快速蔓延,又常常難以根除。它們能把自身附著在各種型別的檔案上,當檔案被複制或從一個使用者傳送到另一個使用者時,它們就隨同檔案一起蔓延開來。

  計算機病毒工作原理二:

  病毒是一個程式,一段人為編制的計算機程式程式碼。它通過想辦法在正常程式執行之前執行,並處於特權級狀態。這段程式程式碼一旦進入計算機並得以執行,對計算機的某些資源進行監視。它會搜尋其他符合其傳染條件的程式或儲存介質,確定目標後再將自身程式碼插入其中,達到自我繁殖的目的。只要一臺計算機染毒,如不及時處理,那麼病毒會在這臺機子上迅速擴散,其中的大量檔案***一般是可執行檔案***會被感染。而被感染的檔案又成了新的傳染源,再與其他機器進行資料交換或通過網路接觸,病毒會繼續進行傳染。

  一般正常的程式是由使用者呼叫,再由系統分配資源,完成使用者交給的任務。其目的對使用者是可見的、透明的。而病毒具有正常程式的一切特性,它隱藏在正常程式中,當用戶呼叫正常程式時竊取到系統的控制權,先於正常程式執行,病毒的動作、目的對使用者時未知的,是未經使用者允許的。

  相關閱讀:

  計算機病毒感染策略

  為了能夠複製其自身,病毒必須能夠執行程式碼並能夠對記憶體執行寫操作。基於這個原因,許多病毒都是將自己附著在合法的可執行檔案上。如果使用者企圖執行該可執行檔案,那麼病毒就有機會執行。病毒可以根據執行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分成兩類。

  非常駐型病毒會立即查詢其它宿主並伺機加以感染,之後再將控制權交給被感染的應用程式。常駐型病毒被執行時並不會查詢其它宿主。相反的,一個常駐型病毒會將自己載入記憶體並將控制權交給宿主。該病毒於背景中執行並伺機感染其它目標。

  非常駐型病毒

  非常駐型病毒可以被想成具有搜尋模組和複製模組的程式。搜尋模組負責查詢可被感染的檔案,一旦搜尋到該檔案,搜尋模組就會啟動複製模組進行感染。

  常駐型病毒

  常駐型病毒包含複製模組,其角色類似於非常駐型病毒中的複製模組。複製模組在常駐型病毒中不會被搜尋模組呼叫。病毒在被執行時會將複製模組載入記憶體,並確保當作業系統執行特定動作時,該複製模組會被呼叫。例如,複製模組會在作業系統執行其它檔案時被呼叫。在這個例子中,所有可以被執行的檔案均會被感染。常駐型病毒有時會被區分成快速感染者和慢速感染者。快速感染者會試圖感染儘可能多的檔案。例如,一個快速感染者可以感染所有被訪問到的檔案。這會對防毒軟體造成特別的問題。當執行全系統防護時,防毒軟體需要掃描所有可能會被感染的檔案。

  如果防毒軟體沒有察覺到記憶體中有快速感染者,快速感染者可以藉此搭便車,利用防毒軟體掃描檔案的同時進行感染。快速感染者依賴其快速感染的能力。但這同時會使得快速感染者容易被偵測到,這是因為其行為會使得系統性能降低,進而增加被防毒軟體偵測到的風險。相反的,慢速感染者被設計成偶而才對目標進行感染,如此一來就可避免被偵測到的機會。例如,有些慢速感染者只有在其它檔案被拷貝時才會進行感染。但是慢速感染者此種試圖避免被偵測到的作法似乎並不成功

計算機病毒有什麼防範策略
蠕蟲電腦病毒介紹
相關知識
計算機病毒工作原理是什麼
計算機病毒入侵原理是什麼
計算機病毒工作原理怎麼樣
計算機病毒產生原因是什麼
計算機病毒產生原因是什麼呢
計算機病毒六大特徵是什麼
計算機病毒根本特性是什麼
屬於計算機病毒的特徵的是什麼
常見的計算機病毒及其特點是什麼
計算機病毒基本特徵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