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二輪複習計劃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高三物理第一輪複習以後同學們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查漏補缺,掃除了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只有一輪計劃是不夠,所以還得制定二輪的複習計劃。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高三物理二輪複習計劃,希望可以幫到你!

  高三物理二輪複習計劃

  一、明確重點,主幹知識網路化

  第二輪複習可以把高中物理劃分成八個大的單元:

  ①運動和力

  ②動量與能量

  ③熱學

  ④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

  ⑤電磁感應與電路分析

  ⑥力、電綜合

  ⑦光學和原子物理

  ⑧物理實驗

  在第二輪複習中,應打破章節限制,抓住知識系統的主線,對基礎知識進行集中提煉、梳理和串聯,將隱藏在紛繁內容中的最主要的概念、規律、原理以及知識間的聯絡整理出來,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識體系和結構,使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高度系統化、網路化,明確重點並且力爭達到熟練記憶。同學們可先將課本知識點在理解的前提下熟記,甚至要熟記課本中一些習題所涉及的二級推論,再把相關的知識構建成一定的結構體系儲存起來,以便應用時可以順利地提取出來。形成了知識體系,則能提高正確提取知識的效率,有效地提高答題速度,變課本知識為自己的學問。

  二、構造模型,以影象突破難點

  複習中有許多模型需要我們細心地揣摩。例如常見理想化模型:質點、勻速直線運動、平拋運動、單擺、彈簧振子、彈性碰撞、輕繩、輕杆、輕彈簧、理想氣體、理想變壓器……複習時,同學們應著重理解各種理想化模型的特點,掌握規律。影象在表述物理規律或現象時更是直接明瞭,而近年來高考對影象要求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高。

  對於影象,同學們應從四個方面去細心揣摩:

  ***1***座標軸的物理意義;

  ***2***斜率的物理意義;

  ***3***截距的物理意義;

  ***4***曲線與座標軸所圍面積的物理意義。

  另外,影象也包括分析某個物理問題畫出的過程分析草圖。很多高考題若能畫草圖分析,方程就在圖中。可以將原來散見於力學、電學、光學等章節的影象,如v-t圖、U-I圖、F-S圖、T2/4-L圖、Ek-v圖等進行對比分析,再將這些零散的知識點綜合起來,從影象的縱軸、橫軸的含義,截距,斜率,曲直,所圍面積等諸多方面全方位認識影象的物理意義,這樣對難點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應用能力會有大幅度提高。

  在第二輪複習中,將歷屆高考中經常出現的考點和熱點影象題,平時作業或考試中經常出錯的影象題,以及帶有普遍性的模型、影象知識疑點題,作為專題進行訓練,仔細地揣摩,可做到有的放矢,強化高考熱點,使自己的薄弱環節得到強化訓練,同時也增強了觸類旁通、知識遷移的能力。同時,要學會畫圖,把作物理過程分析的影象作為建立關係、列方程的依據。要注意畫圖、看圖和建立方程之間的聯絡,爭取最終能從靜態圖中聯想到動態變化的過程,由動態圖中能看到瞬時的狀態圖景。

  三、善於思維,把握內部聯絡

  把握知識的內部聯絡也是能力突破的需要。例如:複習力學知識時,要了解受力分析和運動學是整個力學的基礎,而運動定律則將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聯絡起來,為解決力學問題提供了完整的方法,曲線運動和振動部分屬於運動定律的應用。動量和機械能則從空間的觀念開闢瞭解決力學問題的另外兩條途徑,提供了求解系統問題、守恆問題等的更為簡便的方法。有了這樣的分析,整個力學知識就不再是孤立和零碎的,而是研究運動和力的關係的有機整體。

  力和運動的關係、做功和能量變化的關係是物理學中的骨幹知識,可以考查的內容特別多,而且形式多變、深淺多變,是年年重點考查的內容。要想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能自覺地運用這兩種關係,則需要深刻地理解力決定的是物體的加速度,力和速度之間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建議

  在複習中,應想到這些知識是如何應用在解題中的,解決具體問題時又用了哪些概念、公式和方法,要培養自己的聯想、變通能力,並試想:題目是否還有其他求解途徑?與其他題是否有相似之處?此題還可做哪些變化?即一題多解、多題同解及一題多變,讓知識和能力結合起來。第二輪複習時若能經常進行這類聯想,就能更好地把握。

  高三物理二輪複習策略

  一、積極調整心態,增強應試心理素質

  掌握知識的水平與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水平是高考成功的硬體;而在考前、考中的心態調整水平是高考成功的軟體。形象地說,高考既是打知識戰也是打心理戰,越是臨近高考,心態的作用越是突出。考試心態狀況制約著能力的發揮,心態好就能正常甚至超常發揮;心態差就可能失常發揮。有的考生平時成績相當出色,可是一到正式考試就不行,問題就出在心理素質上。一些考生由於不相信自己的實力,首先在心理上打垮了自己,因而發慌心虛、手忙腳亂,平時得心應手的試題也答不上來。

  考生帶著一顆平常心去迎接高考,做最壞結果的打算,然後去爭取最好的結果,這樣想問題反而能夠使心情平靜下來,並能自如應對各種複雜局面。另外,在複習的後期階段,尤其要針對自己的具體情況,恰當地提出奮鬥目標,腳踏實地地實現它們,使自己在付出努力之後,能夠不斷地體會成功的喜悅。對於偶然的失誤,應準確地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使下一步的複習更具有針對性。在後面的幾個月時間裡教師和家長應該做到多多鼓勵學生,樹立他們學習的信心。學生遇到問題時也要及時地找老師尋求幫助和指導。

  二、知識體系的細化

  把貫穿高中物理的主幹內容的知識結構、前後關聯起來。物理學科的知識構建重點放在課本定義、公式推導、研究現象上。如牛頓第一定律研究的是慣性定律,闡述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牛頓第二定律所研究的是力的瞬時作用規律,而動量定理所研究的是力對時間的積累作用規律。

  對每一個知識板塊要完成這四項工作:①基本規律和公式;②容易忘記的內容;③解題方法與技巧;④經常出錯的問題。

  三、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正確的解題過程應該是:①逐字逐句,仔細審題;②想象情景,建立模型;③分析過程,畫示意圖,找到特徵;④尋找規律,列出方程;⑤推導結果,討論意義。

  物理解答題幾乎都有一個特點,只要你會分析,審題方向沒有錯誤,基本上能按照題目順序羅列出表示式,即可聯立求解。因此物理的難點在審題與分析上。高考對物理的考查不以計算能力考查為主,而是知識點的理解、分析、圖形圖表讀圖能力、模型轉化能力為主。特別是高考中的物理大題部分,大多數難題都是圖形化試題。因此,我們把重點放在:

  1.審題能力應再提高

  ①第一遍讀題***通讀***,頭腦中出現物理圖景的輪廓。頭腦中的圖景***物理現象、物理過程***與某些物理模型找關係,初步確定研究物件,猜想所對應的物理模型。

  ②第二遍讀題***細讀***,頭腦中出現較清晰的物理圖景。由題設條件,進行分析、判斷,確定物理圖景***物理現象、物理過程***的變化趨向。基本確定研究物件所對應的物理模型。

  ③第三遍讀題***選讀***,通過對關鍵詞語的感悟和理解,隱含條件的挖掘,干擾因素排除後,對題目有清楚的認識。最終確認所研究物理事件的研究物件、物理模型及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2.如何進行物理過程分析

  ①抓住關鍵狀態分析。如題目中明顯的轉折提示:分開、一起、返回***回到***、恰好等詞語。

  ②物理過程的界定和分析,即狀態、過程的判定。物理力學是橋樑,非常容易和其他模組整合。因此物理複習先把力學過關。

  3.如何選擇規律

  注意整理平時做題、模擬考試時的一些規律

  4.解題應再規範

  ①對解答中涉及到的物理量而題中又沒有明確指出是已知量的所有字母、符號用假設的方式進行說明;②說明題中的一些隱含條件;③說明研究物件和研究的過程;④寫出所列方程的理論依據,列原始方程式,不用連等式;列分步式,不列綜合式;分行列式;⑤字跡書寫認真,能快速辨認。

  高三物理二輪複習建議

  構建知識網路

  第二輪複習中,對於複習到的每一個專題,首先思考這一專題研究解決了什麼問題,與社會生活實際有哪些聯絡和應用,只有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與生活相聯絡時,對知識的理解才能深化、活化。

  其次要採用回憶的方式,按自己的思維方式構建知識網路,找出知識間的關聯,學會對知識重組、整合、歸類、總結,掌握物理思維方法,將知識結構化,將書讀薄。結構化的知識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只有經過自己的思維在大腦中重新排列的知識,理解才能深刻。一般來說,一個專題有一個核心的主體,其餘的概念為這個主體做鋪墊,要以點帶面,即以主要知識帶動基礎知識。

  再次對知識回憶模糊的地方,要回歸課本。課本是高考命題之源,是高考複習的根本,不同階段看課本會有不同層次的收穫。在複習課中以解題代替複習,以解題取代看書會導致概念不清、誤入題海。當然解題和掌握概念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做過一定數量的習題往往對概念的理解缺乏正反例項,但絕不能把看書和解題的關係顛倒,概念是核心、是基礎,概念不變,而題目萬變,要立足於教材,夯實基礎。

  經典例題解析

  加強獨立審題訓練,糾正題目靠老師點撥的習慣。很多高三生看到題目,就匆忙進行答題,做不下去了,再去找條件,習題教學中存在的三個突出問題是:審題不透,步驟不規範,缺乏題後總結和延伸。有一個解題口訣總結得好——“題意讀三遍,題圖畫旁邊;已知未知都標上,狀態過程動畫現;受力運動都分清,隱含臨界是關鍵;選取規律分步求,換行書寫詩一般;文字公式都要有,規範清楚並不慢;解出結果回頭望,總結反思成習慣”。第二輪複習的基本要求是:以研究的態度,探究的思想進行解析,從解題習慣到解題思路和方法都成為典範,通過習題加深對知識、規律的理解,對解題方法的指導,培養良好解題習慣,提高各種能力。習題練習在精而不在多,在質而不在量。習題訓練,要通過一道綜合題串接零散的知識點,努力做到以點帶面、借題發揮、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上聯知識、下掛方法,第二輪複習要體現知識的整合、方法的總結。

  跟蹤針對訓練

  解題能力只有在獨立規範訓練中才能提升,習題教學的落腳點是自己會做,而不僅僅是聽懂。高三生要獨立完成課後訓練,規範解題。許多高三生做完高考題感覺不錯,但考分並不理想。問題的關鍵是不會抓得分點,不能有效地表達自己的解題思想。理綜試題的題量少,單題分值高,使得解題的規範性更加重要。學生常說有不少題出現解題錯誤的原因是粗心,沒有看清題意,考場上細心就行了,其實不然。平時做題沒有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不重視解題的細節,總是在講義上亂畫,習慣一旦養成,很難改掉。考場上發揮出自己水平的80%就算正常發揮了。因此要做到練習適中,作業考試化,考試高考化,多研究評分標準,體會自己與標準答案間的距離。

1.物理中考複習計劃

2.高三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3.初三物理總複習計劃

4.高考物理複習計劃範文3篇

5.高三各科期末複習計劃範本

2017高三政治備考工作總結範文
高三文科複習計劃怎麼制定
相關知識
高三物理二輪複習計劃有哪些
高三物理二輪複習計劃範文
高三物理二輪複習計劃範文
初三數學二輪複習計劃有哪些
高三地理二輪複習計劃範文
高三物理一輪複習計劃
高三地理二輪複習計劃怎麼寫
高考物理二輪複習計劃的制定
高三地理二輪複習計劃
高三生物二輪複習計劃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