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進行養生保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夏季養生,夏季養生要注意哪些呢?夏季養生保健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夏季養生保健要點

  ***1***要益氣生津。既要吃一點能夠補益陽氣和津液的藥物,但性質要平和、微涼、切忌滋膩、溼熱之品。比如:五味子、玉竹、冬蟲夏草、酸棗仁、鴿肉、黑豆、木耳、松子。

  ***2***應健脾和胃。脾和胃在夏季,尤其是長夏時最易受到損害,故應常吃一些保脾和胃的藥物和食物,比如:白扁豆、糯米、太子參、白朮、甘草。

  ***3***冬病夏治”。冬季常發的慢性病及一些陽虛陰盛的疾患,往往可以通過伏夏的調養,使病情得以好轉。其中,以老年慢性支氣管的治療效果最顯著。從小暑至立秋,稱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氣溫最高、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春夏養陽”,此時予以治療,可以使患者的陽氣充實,增強抗病能力。

  夏季養生保健注意點

  1、多喝水、少喝飲料

  據營養專家介紹,初夏天氣都比較乾燥,人體每天的進水量應達到2000—2400毫升。由於早上人體血液濃度非常高,容易形成血栓,所以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應該喝一杯水。一天水分的補充和保持也是很重要的,保持體內足夠的水分可以清洗腸道,預防上火。不宜用飲料代替水,汽水、果汁、可樂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及電解質,這些物質會對胃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

  2、保證睡眠充足

  夏季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勞。因此,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對於促進身體健康、提高工作、學習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保證充足的睡眠,首先應做到起居有律;其次應注意臥室通風、涼爽;第三要保持平靜的心境,力求“心靜自然涼”;第四要有適當的午睡時間,夏季午睡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有利於下午的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有力措施。少洗冷水澡

  隨著氣溫的上升,人們外出歸來往往喜歡衝冷水澡。由於人體在陽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熱,冷水澡會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熱量不能散發而滯留體內,引起高熱,還會因腦部毛細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供血不足,頭暈目眩,重則還可引起休克。因此,最好的辦法是讓自己出汗,帶走身上大量的熱,然後再洗澡。

  3、飲食要合理

  清淡飲食,但也不能拒絕葷菜由於夏季人的胃酸分泌減少,加之飲水較多,沖淡胃酸,導致機體消化功能較弱,故飲食應清淡一些。應多吃營養豐富、氣味清淡之品,忌食油膩、煎炸及熱性的食物。但是,清淡不等於素食,素菜中雖然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及豐富的維生素,但缺乏人體必需的蛋白質。所以,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不要拒絕葷菜,可適當攝入一些瘦肉、蛋、奶、魚以及豆製品,關鍵是在烹調時多用清蒸、涼拌等方法,不要做得過於油膩。如可取鮮嫩碧綠的荷葉,用開水略燙後,用來包雞、包肉,蒸後食用,風味別緻、清香可口、有增進食慾之效。

  4、苦味宜多食

  中醫認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熱的作用。因此,營養學家建議,夏季經常吃些苦菜、苦瓜等苦味食品,能起到解熱祛暑、消除疲勞等作用。夏天常食苦瓜湯或苦瓜菜餚,能調和脾胃,清除疲勞,醒腦提神,對中暑、胃腸道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苦菜也是一味藥食同源的蔬菜,具有清涼解毒、消毒排膿、去瘀止痛、防治胃腸炎等功能。食用苦菜時,將它的根、葉洗淨,可拌可炒可做湯,味道苦中帶香,是解暑開胃的佳餚,而且對腸炎、痢疾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夏季出汗較多,不妨喝點帶苦味的飲料,啤酒、綠茶、苦丁茶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夏季養生保健不宜事項

  1、不宜坐木

  俗話說:“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夏天氣溫高,溼度大,木頭,尤其是久置露天裡的木料、椅凳等,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太陽一晒,溫度升高,會向外散發出溼熱,使人易患面板病、風溼和關節炎等。

  2、不宜多吃冷食

  在炎熱的夏季,如果胃腸受到大量冷食的刺激,會加快蠕動,縮短食物在小腸裡的停留時間,影響人體對食物營養的吸收。同時,由於夏季氣溫高,體內熱量不易散發,胃腸內的溫度也較高,如果驟然受冷刺激可導致胃腸痙攣,引起腹痛。

  3、不宜夜晚露宿

  盛夏時節,身上的汗腺不斷向外分泌汗液,以散發體內的熱量。睡著後,機體處於放鬆狀態,抵抗力暫時下降。此時如果正值夜晚,氣溫下降,再遇冷風襲來,露水加身,容易導致頭痛、腹痛、關節不適,並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夜晚露宿還易被蚊蟲叮咬,可能染上疾症,如大腦炎等病。

  4、不宜缺少午睡

  夏季晝長夜短,氣溫高,人的新陳代謝旺盛,消耗量也大,容易疲勞。加上夜間炎熱,睡不安穩,導致睡眠不足。因此,中午睡上一二個小時,對健康大有裨益。可使身體各系統得到休息,也是防止中暑的一項好措施。

  5、電風扇不宜吹得過久

  電扇吹得過久會破壞出汗的均衡狀態,使人感到頭痛、頭昏、腿痠手軟、全身不適,嚴重者還可能誘發其他疾病。盛夏之夜開著電扇入睡,更容易受涼。尤其老年人和兒童更應注意。

  6、空調不宜開得太大

  空調能給人帶來舒適的環境。但如果室內外溫差太大,人對室內外溫度變化難以適應,容易“感冒”。而且如果室內外溫差太大,不注意室內通風換氣,會使室內空氣混濁,致使各種病原微生物孳生。

  若人的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就容易患病。因此,夏天使用空調溫差不易太大,最好在5-8度之間,最大不能超過10度。

  7、不宜“快速冷卻”

  炎夏,人們外出歸來為儘快消汗除熱,往往喜歡衝冷水浴來“快速冷卻”。但由於人在陽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熱量,如此“快速冷卻”,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使熱量不能散發出而滯留體內,引起高熱,還會因腦部毛細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重者還可引起休克;而且此時人體抵抗力降低,感冒就會“乘涼而入”。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先將身上的汗擦乾或待汗發散幹之後再衝洗。

  8、渴極不宜急飲

  夏天出汗多,有人一下子喝進很多水,會增加心臟負擔,使血液濃度下降,甚至可出現心慌、氣短、出虛汗等現象。渴極了應先喝少量的水,停一會兒再喝。

  9、不宜用飲料代替白開水

  汽水、果汁、可樂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及電解質。這些物質會對胃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如大量飲用,還會增加腎臟過濾負擔,影響腎功能。而且過多攝入糖分會增加人體熱量,使人肥胖。因此,夏季不宜多喝飲料,最好還是喝白開水,尤其是兒童和老人,更應少喝飲料多飲水。

看過的人會看:

吃哪些湯粥可以去口臭
夏季健康飲食注意點有哪些
相關知識
夏季如何進行養生保健
如何進行養生保健
夏季如何做好養生保健
女人秋季如何進行養生
秋季如何進行養生
春季如何進行養生進補
秋季如何正確養生保健
女性夏季如何正確養生
夏季如何防暑養生
上班族如何進行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