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的藥療法及病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水痘,我們應該都聽說過,這是一種會傳染的面板病。那麼水痘該怎麼治療呢?可以吃點什麼藥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水痘的相關情況吧。

  水痘的藥療法

  功能主治

  主治小兒水痘。

  偏方組成

  含雙花、連翹、六一散包、車前子各6~10克,紫花、黃花、地丁各10~15克。

  用法用量

  每日1劑,水煎,分2~3次服。藥渣煎湯洗患處。

  病例驗證

  用此方治療水痘患兒114例,其中6~48小時全部退燒,2~4天結痂,均獲治癒。

  水痘的病理解釋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成人發病症狀比兒童更嚴重。以發熱及面板和黏膜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徵,皮疹呈向心性分佈,主要發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冬春兩季多發,其傳染力強,水痘患者是惟一的傳染源,自發病前1~2天直至皮疹乾燥結痂期均有傳染性,接觸或飛沫吸入均可傳染,易感兒發病率可達95%以上。

  該病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留瘢痕,如合併細菌感染會留瘢痕,病後可獲得終身免疫,有時病毒以靜止狀態存留於神經節,多年後感染復發而出現帶狀皰疹。

  水痘的病因

  該病是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所致。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屬皰疹病毒科,為雙鏈的脫氧核糖核酸病毒,僅有一個血清型。病毒糖蛋白至少有8種,決定了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病毒在外界環境中生存力很弱,不耐熱和酸,能被乙醚等消毒劑滅活。人類是該病毒惟一宿主,患者為惟一傳染源,傳染期一般從皮疹出現前1~2天到皰疹完全結痂為止。免疫缺失患者可能在整個病程中皆具有傳染性。兒童與帶狀皰疹患者接觸亦可發生水痘,因二者病因相同。

  水痘傳染性強,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染。病毒感染人體後,先在鼻咽部區域性淋巴結增殖複製4~6天,而後侵入血液並向全身擴撒,引起各器官病變。本病病變主要是在面板棘狀細胞層,細胞腫脹變性形成囊狀細胞,核內有嗜酸性包涵體,細胞裂解及組織液滲入後即形成皰疹。水皰液中含有大量的感染性病毒顆粒。水皰也常見於口咽部、呼吸道、胃腸道、眼結膜和陰道黏膜表面。

  任何年齡人群均可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以嬰幼兒和學齡前、學齡期兒童發病較多,6個月以下的嬰兒較少見。水痘在易感人群中的播散主要取決於氣候、人口密度和醫療衛生條件等因素。

  水痘的臨床表現

  該病潛伏期為12~21日,平均14日。起病較急,年長兒童和成人在皮疹出現前可有發熱、頭痛、全身倦怠、噁心、嘔吐、腹痛等前驅症狀,小兒則皮疹和全身症狀同時出現。

  在發病24小時內出現皮疹,皮疹先發於頭皮、軀幹受壓部分,呈向心性分佈。最開始為粉紅色小斑疹,迅即變為米粒至豌豆大的圓型緊張水皰,周圍明顯紅暈,有水皰的中央呈臍窩狀。黏膜亦常受侵,見於口腔、咽部、眼結膜、外陰、肛門等處。

  在為期1~6日的出疹期內皮疹相繼分批出現,皮損呈現由細小的紅色斑丘疹→皰疹→結痂→脫痂的演變過程,脫痂後不留瘢痕。水皰期痛癢明顯,若因撓抓繼發感染時可留下輕度凹痕。體弱者可出現高熱,約4%的成年人可發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水痘的臨床異型表現有大皰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兒水痘、成人水痘等。此外,若妊娠期感染水痘,可引起胎兒畸形、早產或死胎。

小兒厭食症的藥療法及病因
高血壓患者用藥步驟
相關知識
水痘的藥療法及病因
小兒厭食症的藥療法及病因
低血壓的藥療法及病因
冠心病的藥療法及注意誤區
感冒時的藥療法及飲食原則
咽喉腫痛的藥療法及食療法
乳腺增生的藥療法及食療法
腎陽虛的藥療法及食療法
治療青春痘的食療法及護理方法
陽虛的藥療法及食療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