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的孵化技術是怎麼樣的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鵝的人工孵化逐步轉為電器孵化,電孵比傳統的攤床孵化優點更多,如溫度均恆、乾淨衛生、管理方便等。還有其他有關鵝蛋的孵化技術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鵝的孵化技術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鵝的孵化技術

  裝置及入孵程式

  變溫孵化鵝,一般採用多個孵化機組合配套,採用全進全出制,分階段設定不同環境進行孵化。可將整個孵化期分3個或4個階段。

  1、如果分為3個階段,則分別為1~14天、15~28天、29~31天。溫度分別為38℃、37.5℃、36.5℃。

  2、如果分為4個階段,則分別為:1~9天、10~18天、19~28天、29~31天。溫度分別為38℃、37℃、37℃、36.5℃。

  後者適合有一定規模的孵化廠,前三個時期在不同的孵化機內,設定不同的溫度和溼度進行孵化,29~31天在出雛機內進行。這需要2~3臺孵化機和1臺出雛機。

  鵝蛋的結構特點

  鵝蛋的相對錶面積較小、蛋殼厚、殼質堅硬,不易破碎,外殼膜也厚、氣孔小、內殼膜堅韌,導致氣孔封得很嚴,直接影響了氣體交換、水分蒸發、熱能傳導和啄殼出雛。常規的孵化技術雛鵝不易破殼。

  種蛋的選擇和消毒

  種蛋應來自健康優良的鵝群,合理的飼料營養也是影響種蛋質量的重要因素。此外,蛋重、蛋形、蛋殼品質,蛋的新鮮度、清潔度,以及適當的公母配比,都是選擇鵝蛋的必要條件。種蛋產出後一般要經過2次消毒。第1次,在存放前用福爾馬林燻蒸消毒***按1立方米容積30毫升福爾馬林、15克高錳鉀燻蒸消毒20~30分鐘***。第2次,在入孵時浸泡消毒可一併洗去蛋面汙物***可以用0.1%新潔爾滅或0.03%~0.05%高錳酸鉀水泡2~3分鐘,洗淨瀝乾後入孵***。

  種蛋的儲存和放置

  儲存種蛋的適宜溫度為10~15℃。適宜時間以1周內為好,最多不超15天,超過15天種蛋的孵化率明顯下降。適宜溼度為75%左右。儲存時間超過1周者,每天可進行1~2次翻蛋,改變角度即可。如把種蛋箱一側墊高,下一次翻蛋把另一側墊高。種蛋庫要清潔衛生,不能有陽光直射。

  溫溼度的控制

  1、溫度:由於鵝蛋具有外殼膜、蛋殼、氣孔和內殼膜等特殊結構,孵化初期,種蛋受熱慢,其含脂率相對較高,加上中後期產生大量的生理熱,使散熱發生困難。所以在孵化過程中,施溫的原則是:入孵前期高、中期平、後期略低,出雛時稍高。應當注意的是:蛋溫與機內氣溫是不同的,兩者因胎齡、機器風力、外界氣溫的差異而有較大差別,電孵機測量的溫度一般是機內氣溫,應注意監測胚蛋溫度。溫度的掌握因機型、氣溫、鵝蛋品種的不同而不同。

  2、溼度:溫度的原則是兩頭高、中間平。前期1~9天為65%~70%,中期10~18天為60%~65%,後期19~28天為65%~70%,出雛期29~31天為72%。前期,胚胎要形成大量的羊水和尿囊液,且機內溫度較高,相對溼度應稍大些。中期,為排除羊水和尿囊液,溼度應稍低。後期,為防止絨毛與蛋殼粘連,相對溼度應增大到與前期相同。出雛期溼度應更大些,為72%,25天后可結合噴水來增加溼度。溼度不可過大,超過75%可造成通風不良,胚胎因氣體交換差而引起酸中毒,導致胚胎窒息死亡。另一方面,出殼時溼度過大,機內細菌大量繁殖,雛鵝容易臍部感染而發生臍炎。

  涼蛋和噴水

  涼蛋和噴水是調整溼度的有效措施,對孵化率影響很大,在孵化前期,一般不涼蛋,中後期的蛋溫常達39℃以上,由於蛋殼表面積相對小,氣孔小,散熱緩慢。若不及時散發過多的生理熱,就影響發育或造成死胎。涼蛋可以加強胚胎的氣體交換,排除蛋內的積熱。孵化至17~19天時,開啟箱蓋,每天涼蛋一次,25天以後,生理熱多,每天涼蛋3~4次。涼蛋的時間長短不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當蛋溫降至35℃時,繼續孵化,噴水是提高鵝蛋孵化率的關鍵。噴水的功能有三點:

  1、破壞殼上膜。

  2、促進蛋殼和殼膜不斷收縮和擴張,破壞它們的完整性,加大通透性,加快水分蒸發和蛋的正常失重,使氣室容積變大和供氧充足。

  3、導致蛋殼鬆脆。鵝蛋的外殼膜厚,蛋殼堅硬。前者影響氣體交換和水分蒸發,後者造成啄殼困難。外殼膜的存在對孵化前期是有利的,對後期不利。要除掉它,就要對19天以後的胚蛋噴水***提早噴水對尿囊血管的合攏不利***。氣溫高時噴涼水,氣溫低時噴35℃的溫水。每天噴1~4次,酌情掌握。將蛋噴溼,晾乾後繼續孵化。經過反覆噴水,蛋殼中的碳酸鈣在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變成碳酸氫鈣,堅硬的蛋殼變得鬆軟了,雛鵝容易破殼,從而提高了孵化率。

  產蛋時給母鵝的補料

  一、看膘情補料

  母鵝過肥,卵巢和輸卵管周圍沉積大量脂肪,影響卵細胞的生成和執行,使產蛋量降低。母鵝過瘦,營養缺乏,產蛋量自然不高。過肥母鵝只要適當減產或停喂精飼料,圈養的母鵝適當增加運動或放牧。對過瘦母鵝,要及時增喂精飼料,注意增加日糧中蛋白質的含量,晚上喂1~2次精料。

  二、看糞便補料

  如果鵝排出的糞便粗大、鬆軟、呈條狀,表面有光澤,輕輕撥動便能成幾段,說明營養適合、消化正常。若排出的糞便細小結實,顏色發黑,輕輕撥動後斷面呈顆粒狀,表明精飼料喂量過多、青粗飼料喂量過少,應減少精飼料喂量,增喂青粗飼料。若糞便顏色淺、不成形,說明精飼料喂量不足、青飼料過多,飼料中營養水平過低,應加喂精飼料。

  三、看蛋形補料

  產蛋鵝對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需求,較不產蛋鵝高1倍,對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需求則更多。一般來說,產蛋鵝每晝夜需要日糧總量為150~300克。產蛋鵝攝入的營養不足,蛋殼就會變薄,蛋形變異、變小。出現這種情況,必須加豆餅、花生餅、魚粉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飼料,使產蛋鵝日糧蛋白質含量提高到22%,每日飼餵量增加到300克,同時適當新增礦物質飼料。

  鵝的養殖優勢

  1、我國地域遼闊,地理緯度獨特,自然生態條件優越,草地、溼地面積約7200萬畝,僅河南就有270多萬畝,很適於養鵝。我國有3000多年的養鵝歷史,有十多個各種型別的優良鵝種,是世界上的養鵝大國,年飼養量約達8億隻,佔世界養鵝總量的40%左右。

  2、養鵝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我國農村剩餘勞力多,工資低,很適於養鵝生產。而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發達國家由於勞動力緊缺,工資高,不適於養鵝,故無國際競爭對手,給我們留下了寬鬆的發展空間,可謂難得的機遇。

  3、鵝以食草為主,耗糧少,屬於節糧型家禽,發展養鵝符合人多地少,農村剩餘勞力多,飼糧不足,農、林、果副產品豐富的國情。養鵝和養豬相比,同樣的飼料量養鵝可得到三倍於豬的產量。鵝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飼養週期短,60~90天即可出欄上市,經濟週轉快。

  4、鵝的生活能力和抗病力強,適應性廣,耐粗放飼養,無需高水平的飼養設施,規模可大可小,適於農戶飼養。

  5、鵝肉營養豐富,肉質好,蛋白質含量高達17.6~18.2%,賴氨酸含量比雞肉高30%,鵝體脂肪含量僅11%左右,而瘦肉肪為28.8%左右,瘦羊肉為13%左右,而鵝脂肪中對人對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比豬、牛、羊都豐富得多,故鵝肉滋味鮮美,肥而不膩,且鵝肉膽固醇含量低,有益於人體健康,消費者都不用怕因吃鵝肉而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

  6、鵝能充分利用多種農作物副產品和林木落葉轉化為優質鵝產品,既豐富了鵝的飼料資源,降低了飼料成本,又能夠減少燒秸稈造成的環境汙染。鵝的糞便又可以肥田,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提高農作物產量,形成良性迴圈,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7、鵝可以同魚、果、林等產業以及玉米、花生等農作物共生共長,協調發展,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

  8、鵝體綜合利用率高,增值潛力大。鵝全身是寶,羽絨、肥肝、鵝掌、鵝頭、鵝舌、鵝脖、鵝翅、腸、筋、胃、血等都是很值錢的暢銷產品,通過鵝體的初加工、深加工和精加工,可比賣活鵝、賣胴體增值幾倍、十幾倍乃至幾十倍,例如鵝絨在世界羽絨市場上一直是最受歡迎最活躍的商品,年貿易量約4.5萬噸,含70%的鵝絨,每噸7.5~8萬美元。中國是世界上養鵝最多、羽絨產量最多和羽絨出口最多的國家,1995年僅羽絨出口創匯8.2億美元,羽絨製品年產值達80多億美元,鵝肥肝是國際市場上的珍貴食品,售價為3.5~4.5萬美元/噸,鵝胸肌3500美元/噸,鵝掌4萬美元/噸。國內市場:鵝頭11000元/噸,鵝翅12000元/噸,鮮鵝腸18000元/噸,凍鵝腸14000元/噸,精鵝舌30000元/噸,粗鵝舌16000元/噸。


鵝各階段飼料配方是怎麼樣的
鵝的養殖準備都需要哪些
相關知識
鵝的孵化技術是怎麼樣的
金錢龜的孵化技術是怎麼樣的
螺螄的養殖技術是怎麼樣的
油桃的栽培技術是怎麼樣的
桃樹的栽培技術是怎麼樣的
水蜜桃的種植技術是怎麼樣的
芹菜的栽培技術是怎麼樣的
臘梅的種植技術是怎麼樣的
米蘭花的栽培技術是怎麼樣的
葡萄的栽培技術是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