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和形意八卦的不同之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太極拳屬於武術中的內家拳,其與形意八卦有很多不同之處。到底太極拳和形意八卦有哪些不同之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柔和緩慢,要求身體內外協調一致,經常練習太極拳可提高身體穩定性。

  形意如山;八卦如風;太極如水。山厚重;風飄忽;水綿柔。山推著走;風捲著走;水漂著走。

  山時時都有,不動,厚重,任何東西撞到山上也只是煙塵;動,也厚重,山崩地裂,遠超泥石流和雪崩;風時有時無,不動纖塵不起,動如龍捲風,參天大樹可拔根而起;水似有似無,受力如“抽刀斷水”,山嶽傾其中而不傷,而發力則奔騰飛蕩,席捲萬物。

  練習太極拳要虛實分明,在練習太極拳腿上功夫的時候,要注意腳下虛實轉轉,將太極拳與其他拳術區分開。

  形意打截勁,搶半步迎著打,把對方的勁憋住,頂而不頂,似頂非頂;八卦打閃勁,變半步轉著打,把對方的勁撥開,丟而不丟,似丟非丟;太極打順勁,讓半步貼著打,把對方的勁接住,粘連黏隨,不丟不頂。

  形意是骨,把架子撐起來;八卦是腿,讓架子活起來;太極是肉,讓架子柔起來。

  形意如捉蝦,不要很重但出手要快;八卦如推磨,腳下要碾住地,落地生根,舉步有力;太極如摸魚,眼睛看不見,全憑手上的感覺,一觸即抓。

  在太極拳實戰中,要求剛柔相濟,即剛中有柔,柔中有剛,訓練靈活的大腦思維,制勝對方。

  形意如鋼球,以實擊實;八卦如鋼絲球,變實為虛;太極如氣球,避實擊虛。

  形意如槍,直刺,縱向發力,走立圓,發彈拱勁;八卦如刀,掄砍,走橫圓,發旋擰勁;太極如劍,挑點,圓走直擊,走球勁,發沾化勁。

  形意為經,類地之方;八卦為緯,類天之圓;太極為合,類人之和。

  形意合儒,儒至誠,誠中也;八卦合道,道至虛,虛中也;太極合佛,佛至空,空中也。

  形意在“十”中求,八方撐開,直打直撞;八卦在“T”中求,如輻催輪,橫走直打;太極在“O”中求,渾圓一氣,無橫無直,亦橫亦直。

  形意打穿透力,用震;八卦打剪下力,用摔;太極打吞吐力,用發。

  形意以動制動,不等你的勁發出來,剛在萌動時我的勁就把你憋住了;八卦是以動制靜,不怕你等在那裡,以逸待勞,通過我的遊走,旋轉,推拖帶領,把你調動起來,從而露出破綻;太極則是以靜制動,等你的勁發出來,接住化掉再打。

  太極拳的技術特點

  1、虛靈頂勁豎項

  經絡學說有以頭為百脈之宗的說法。練習太極拳時要求頭頂百會穴輕輕上提,好似頭頂上有繩索懸著,從而感覺有虛靈頂勁之意,也稱頂頭懸。

  虛靈頂勁可使頭部自然垂直,有利於練拳時的控制平衡和中樞神經對器官機能的調節等。

  練習中要保持虛靈頂勁姿勢不鬆和不僵硬,勁項要端正豎起,做到自然放鬆,保持立身中正,達到頭正、頂平。

  做到虛靈頂勁,才能精神飽滿、意會貫注,保持練習時的動作沉穩和紮實。

  2、沉肩墜肘坐腕

  肢的三大關節為肩關節、肘關節和腕關節。練習太極拳時在鬆肩的前提下要求沉肩墜肘,沉肩墜肘有利於軀幹的含胸拔背,同時會有身體重心下沉的內勁感覺。沉肩墜肘動作要保持腋下的迴旋餘地,不要把臂緊貼胸部或體側,還要有微向前合抱的感覺。

  坐腕***塌腕***是腕關節向手背一側自然屈起,無論在定勢動作和運轉動作中都須注意坐腕要求。坐腕對各類手法的勁力都有積極作用,如腕部鬆懈則前臂無力。掌握自然伸展的舒指與坐腕相配合,既有動作形象美感,又有臂部的勁力體現。

  練習太極拳對現代人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練習太極拳能幫助人們緩解精神壓力,保持愉悅的心情。

  3、含胸拔背實腹

  含胸是胸廓略向內微屈30度左右,使胸部有舒展,背部有充盈飽滿的感覺。太極拳的含胸拔背是一種身體基本姿勢要求,不是隨動作變化而變動的。

  它既能使胸腔上下徑拉長,橫膈肌有更大向下舒展餘地,有利於腹式呼吸的深長,又能有助於身體重心的下沉。拔背是當胸向內微含時,背部肌肉往下鬆沉,兩肩中間脊背鼓起上提,同時略向後上方拉起,使背部肌肉產生一定張力和彈性。

  橫膈肌運動所產生的腹式呼吸,使腹部肌肉逐步得到鍛鍊,腹部漸漸充實圓滿,尤其是下腹部的充實,更有益於氣沉丹田的要求。腹部隨練習會時鬆弛時緊張,但始終保持鬆靜的狀態和感覺。含胸拔背實腹相互作用,練拳時保持著軀幹的基本姿勢。

  4、鬆腰斂臀圓襠

  腰是身體轉動的關鍵部位,對動作變化、重心穩定等都起主要作用。練習時,多腰部的要求是鬆而沉。腰部鬆沉時要注意腰部能直豎,以有利於尾閭中正神貫頂的要求。

  斂臀是在鬆腰的基礎上使臀部稍做內收,同時和含胸拔背相互作用,使身體的脊背成自然的弧形。斂臀時,放鬆臀部和腰部肌肉,使臀部肌肉內外下方舒展,然後向前、向內收斂,好似臀部把小腹托起,有利於氣沉丹田的要求。

  當兩胯撐開,兩膝有微向里扣的感覺時,就能起到圓襠的作用。胯關節是協調腰腿動作的主要關節,如果胯關節緊張,腰腿就很難相順相隨。圓襠和鬆垮的相配合能使腰部靈活和起到臀部內斂的作用。

  5、心靜體鬆意注

  “心靜體鬆”是練習太極拳最主要的法則。它應貫穿於整個太極拳的練習過程中。所謂“心靜”是指練拳時思想集中,拋開一切雜念,全神貫注於太極拳每一個細節的動作的練習中,肢體放鬆,以意念引導動作的變化和執行。

  這種“心靜用意”引導動作的練拳方式,可以調節大腦皮層和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增強身體其它器官的功能。用意引導動作,可幫助精神集中,做到以意導體,意動形隨,調節呼吸,使意識、動作和呼吸三者緊密結合,從而達到全面鍛鍊的目的。

  “體鬆”不是指全身的鬆懈和疲塌,而是要消除身體的拙力和肢體僵硬,按照動作的虛實變化,做到全身不該用力之處不用力,讓全身關節、肌肉和內臟等達到最大限度的放鬆,做到形鬆意不鬆,逐步達到以鬆入柔,積柔成剛,剛柔相濟。

  它是練拳時姿態正確、周身協調、動作舒展、轉換圓活及發勁的基礎和保證;是身體“內外”協調的先決條件,只有“鬆”才能使動作協調,呼吸自然,思想***。

  6、呼吸深長自然

  練習太極拳要求呼吸深長細勻,通順自然。根據太極拳練習者技術水平的高低,呼吸方法可分為自然呼吸、腹式順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式呼吸。

  自然呼吸

  練習者在練拳時,呼吸方式不隨拳式的變化而變化,完全順其自然。多用於太極拳初學者。

  腹式順呼吸

  是指吸氣時腹部向外凸起,呼氣時腹部自然內收的呼吸方式。

  腹式逆呼吸

  與腹式順呼吸的剛好相反。吸氣時腹部內收,呼氣時腹部外凸。 拳式呼吸是指呼吸隨著拳式的變化而變化。

  以上幾種呼吸方法,不論採用哪種方法,都應自然,勻細,徐徐吐納,與動作自然配合。對於初學者來講,首選自然呼吸,,保證動作不受呼吸的限制,呼吸同樣不受動作的束縛。

 

如何練好太極走步
基本功是練好太極拳的捷徑
相關知識
太極拳和形意八卦的不同之處
卷腹和仰臥起坐的不同之處在哪裡
跑步機和戶外跑步的不同之處在哪裡
有氧和無氧運動的不同之處是什麼
無繩跳繩和有繩跳繩的不同之處在哪
雙重性格和雙重人格的不同之處在哪裡
變焦鏡頭和定焦鏡頭的區別_變焦鏡頭和定焦鏡頭的不同之處
高溫瑜伽和普通瑜伽的不同之處
高溫瑜伽和普通瑜伽的不同之處
固態硬碟和普通硬碟的不同之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