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設計的趨勢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很多人都在問以後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關於硬體設計的趨勢的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大家喜歡。

  硬體設計的十大趨勢

  一、硬體手勢互動

  伴隨越來越多的智慧硬體出現,機器可以讀懂更多人類的語言,手勢互動應運而生。不同於傳統的螢幕,裝置有更豐富的感測器和攝像頭,多方位感知操作指令,裝置的開啟關閉、向左向右,聲音大小控制,可以通過定義特定的手勢來實現,完全不需要在某個介面進行操作,真正實現了人與機器的自然互動。

  Glass 的敲擊發送,跟摩斯電碼感覺一樣夢幻,Nest 的招手就取消報警,這些都是初級的手勢的互動,如果手勢都可以表達複雜語言,那麼你想讓裝置如何操作就靠我們來設計定義了。

  二、攝像頭互動

  目前,攝像頭已經成為各類電子產品的標配。除了拍照外,攝像頭還能實現很多其他功能,比如通過捕捉使用者的運動軌跡從而取代觸控式螢幕的操作,豐富了互動形式,大大提升了使用者使用的便捷性和趣味性。

  FLUTTER,將手掌往攝像頭一按,控制mac/pc的音樂停止;再按繼續播放,可用於緊急情況,需要關閉音樂的場景,更輕鬆的控制音樂進度。

  像頭捕捉手掌動作或眨眼實現快門的功能,從而讓喜歡自拍的女生們更加自由從容的擺pose,不可謂是自拍神器。

  攝像頭除了捕捉運動軌跡外,還能獲取光訊號,向手機傳輸資料。以Goccia為例,將 Goccia 翻過來扣在手機的前置攝像頭上,開啟 App,Goccia 會發出一段攜帶資料的彩光,由手機攝像頭捕捉後轉化為電訊號資料儲存到手機或者雲端。這套機制的能量轉換效率要比 Wifi 或者藍芽更高,大大降低了裝置體積。

  三、圓形互動

  對於越來越多的智慧裝置,方塊螢幕不再是唯一選擇,不同裝置會根據自己的使用場景和裝置外形來選擇螢幕。圓形螢幕在可穿戴等領域表現搶眼,將會受更多到青睞,它和身體接觸更加柔和,形狀本身也容易被大眾接受,同時衍生出根據圓形而設計的新型互動方式非常符合我們的操作習慣,十分自然。

  nest並沒有使用一塊方形觸控式螢幕應付了事,而是將介面與操作融合在圓形螢幕之中,整個螢幕周圍可以轉動,並且隨著轉動螢幕中顯示變化的數字或選項,按下螢幕則是”確定”,整個介面圍繞”圓形”堪稱典範。

  四、靜默互動

  並非所有可穿戴裝置的互動過程都是有操作的。對於嬰兒、寵物穿戴的裝置而言,互動的過程則是靜默的,可穿戴裝置只負責資訊採集的,互動的過程在後臺就可以智慧完成。採集來的所有的資訊都傳輸到手機APP中,讓家長主人檢視相關的資料。

  FitBark和Owlet分別是寵物穿戴裝置FitBark和新生兒穿戴裝置Owlet,用於追蹤睡眠、呼吸等生理資訊。整個過程都是靜默的,只是做定位和監測,智慧地在後臺幫你完成一切你所關注的資訊。

  五、智慧語音互動

  語音在可穿戴裝置的互動中,承擔著重要作用。語音的使用場景有無限多種可能,也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常見的是Voice in模式。例如Google Glass,使用者通過OK Glass的語音喚醒眼鏡後,可以用語音對眼鏡做出各種指令,實現互動。

  而另一種更為高階的則是Voice out智慧互動模式。讓語音成為可穿戴裝置的反饋延伸,與使用者產生互動和交流,賦予語音人性的色彩 。

  Moov

  今年秋季將要上市的運動裝置Moov,有私人健身教練功能,記錄使用者所有的運動量,並給出相應的指導意見。它和許多資訊追蹤類穿戴裝置一樣,也需要與手機配套使用。但是特別點在於,Moov充分發揮了手機Siri的優勢,讓手機成為穿戴裝置的一部分。在運動過程中,由Siri根據使用者的實際運動狀況,給出相應的語音反饋、提示、激勵。試想Siri會如同私人教練一樣去糾正你的動作,為你喊口令,爽爆了有木有。

  六、關懷設計

  “哎呀,爺爺在家摔倒了,趕快撥打120。”Sensefloor可以通知親人家中有老人跌倒處於危險之中。硬體產品設計更加智慧更加貼近生活,關懷弱勢群體***老幼病殘***,讓年輕人的生活更加容易。從通用設計轉向關懷設計發展,即轉向特殊人群,社會梯度的高度老年化,以及年輕人想要關懷父母長輩、幼兒的心,使得智慧硬體的發展更加趨向於為老人兒童配備智慧硬體,而將資訊反饋給熟悉網際網路知識的年輕人,形成關懷與監測閉環。愛與被愛,更多關懷,讓人們的生活更加容易,設計也更加貼心。

  沒有時間給孩子講睡前故事覺得歉疚麼?有了Smart PJ’s或多或少能減少一些這樣的罪惡感,即使不在身邊,Smart PJ’s也可以代替自己給孩子講故事,撫慰孩子早點入睡。

  TweetPee尿不溼更換通知器,當尿不溼的承載量已經達到極限的時候會通過tweet訊息的形式通知家長給寶寶更換尿不溼。而Quick Trainer則通過感測器來感知人體是否要尿尿,併發出警報,這樣就可以提前將孩子或者殘障人士帶到便池,免去不必要的麻煩。

  關懷設計最終目的是讓承受社會壓力的年輕人生活更加容易,不多的時間用來關懷家人提前預防、監測親人的生活環境從而在事發第一時間做出及時的反應,硬體設計的發展將逐漸影響人們關愛親人的方式。

  七、智慧手機外設

  手機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麼它要變得更強大,一種趨勢就是通過可與之相連的智慧外設來擴充套件能力,這些外設可在不同場景下為特定任務提高效率。這些以”配件”形式存在的硬體正在強化手機的功能,利用音訊口和藍芽等進行資料傳輸,讓手機一秒鐘變錢包萬能筆遊戲機診療裝置,聽起來就讓人興奮。

  比如利用耳機孔的外設、與手機攝像頭互動的外設,與螢幕互動的智慧筆等,解決了螢幕軟體上的操控缺陷。Square 的移動支付裝置,O-Click的遙控拍照,這些外設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便捷,也為手機增加了很多有趣的使用場景。

  八、中控視覺化

  人與汽車的互動,隨著智慧手機的影響也在逐漸變化,對汽車的傳統機械控制,正在逐漸被中控中介面替代,不但是因為這些功能之間可以有更智慧的關聯,同時也允許駕駛員通過語音,手勢等操作來與汽車互動,帶來更加便捷與智慧的操作體驗。今年,這塊車裡的螢幕也是巨頭必爭之地。

  Telsa中控

  telsa在這個領域領先了一大步,汽車的大部分功能都可通過這塊螢幕實現。其中像車燈控制這樣的功能還實現了視覺化操作,解決了很多傳統操作的弊端,帶來了新的體驗。

  九、模組化設計

  電子產品滿街飛的現在,面對市面上主打不同功能的各式各樣的產品,使用者常常面臨選擇困惑,甚至為了滿足更多需求不得已購買一堆電子產品。同樣的問題也存在在各大廠家中,為了以少變應多變,以儘可能少的投入生產儘可能多的產品,”模組化設計”更多的被使用,用具有相同介面、不同功能模組的組合,可以配置生成多樣化的滿足使用者需求的產品。

  百度雲智慧手環——矩陣

  百度雲UE設計團隊將模組化應用於智慧手環的設計中,採用模組化處理,分離部件,封裝在不同模組中,如晶片、電池、馬達、各種感測器等,並配有規範的介面,廠商和使用者可以根據需求自由組合,提供多樣化服務,需要提升手環的電池續航能力的使用者,可以多裝一個電池環段;平常生活工作只需要記錄卡路里消耗的環段,而運動健身時則可以把這個環段拆下來換成監測心率的環段。這樣,不僅智慧手環的功能可以得到拓展,對手環使用者來說也是成本上的節約。

  “誰也看不出我穿了感測器”- Nex Band也在追趕模組化定製的潮流,使用者可一次同時使用的模組是至多 5 個,每個模組都有一個多彩的 LED,通過不同符號指示不同功能,同時有相應的 App***第三方合作*** 模組為之追蹤、解析資料、或者其它互動,不想用哪個模組就可以把它拆卸下來換成別的。

  十、軟硬一體化

  硬體產品的發展與軟體相結合來體現其智慧。簡化硬體的設計使其更加便於攜帶,將硬體的功能延展到軟體上,彰顯其智慧的一面。例如Nike+的fuelband,使用者通過手環所瞭解的資訊和資料是極少的,而通過配套app則可以標示跑步線路、追蹤進度,激勵使用者跑得更遠,獎勵使用者取得的每個成就,並且讓使用者與朋友分享。軟硬一體化是目前智慧硬體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一個必經的階段。

  通過軟體來簡化硬體上的顯示螢幕,做到簡化硬體的設計,輕量化、也更簡單安全。同時也讓硬體和軟體保有可以分離的可能性。作為監測裝置是最好不過的做法,如智慧家居公司belkin的兒童監視器,家長通過智慧監測系統瞭解孩子是哭是鬧,還是好夢酣眠,這些資訊會準確無誤的傳送到家長隨身攜帶的iOS裝置中。硬軟體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也使得硬體的發展具有靈活多樣的特性。

硬體設計趨勢

怎麼安裝電腦硬體
辨別電腦硬體的真偽的方法
相關知識
硬體設計的趨勢是什麼
設計的英文是什麼的相關知識
雜誌封面設計的要點是什麼分析
動畫場景設計的作用是什麼
場景設計的流程是什麼
商業插畫與電腦藝術設計的關係是什麼
建築設計與裝飾設計的關係是什麼
炒匯的趨勢是什麼
硬體檢測的作用是什麼
手機硬體檢測的方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