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佛學智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書中多次提到太極拳是佛家拳,佛經是最好的太極拳理論,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一、太極拳的宇宙觀與佛門宇宙觀相似。

  佛家認為宇宙一體,萬物皆備宇宙資訊,一微塵裡、一毛端裡有宇宙,宇宙外有宇宙。宇宙內有宇宙。這個宇宙觀念指導並派生了太極拳的太極觀。太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大”字下面一點意為任何大都由極細小構成,脫離小不成其大,而極則是窮盡到無可窮盡,故致廣大,極精微。太極拳正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拳,太極拳者把大自然當大宇宙,人體當小宇宙。小宇宙的物質***人體***與精神***神、意、靈***的演練必須適應、順隨大宇宙,這就是天人合一,拳我不二,隨機順勢,順性順德,從外到內、從內到外求得人體物質與精神的高度和諧穩定,身體與心理就調理順和,疾病就跑了,健康就來了。

  二、用意是訓練太極的要核。

  太極拳訓練的意念為先符合意念主宰一切的佛學的本體觀。佛家認為:一念三千,一念千山隨行,一剎那,一彈指,一秒鐘,在很短很短的時間內,可產生三十二億百千念,一剎那裡九百生天。一念可週遍虛空,可達五湖四海,一念如同一個訊號發射臺,它可以影響我們身心世界,影響他人世界,影響天地日月、山河大地,影響花草樹木。在這個原理作用下,太極拳理論家們提出了一個眾所共認的訓練原則,用意不用力,因為意念的力量十分強大,不可思議,用意來帶外形、來引動作,其動力源泉可得到不停的開掘,因而無窮無盡。故訓練家反覆強調意念主宰。

  三、性與相、理與事、因與果是佛家提出的分析對待事物並在實踐上取得成功的六字真言。

  其主旨中“性”是第一位的、永恆的、不變的,相是千變萬化的;事還可以因時間、地點、人物的差異而變化,而根本性的大道理是不變的。這便是萬法不離其宗。事物的變化發展過程總是先有因後有果,從因到果由緣***即條件,意念是根本條件***來決定。太極拳的訓練有千千萬萬、林林總總的動作、招式、套路、門派,這一切可視為“相”,而把“太極者無極而生”視為“根性”。人人皆有自性,“相”是用來證“性”演“性”的,若習拳者被千變萬化的“相”所迷惑顛倒,迷失了根性,在大理上進退維谷,必定失敗。太極的動作演練是“事”,而總原則則是“理”,此因不能結彼果。成功的練拳者,須始終把握住性與相、事與理、因與果六字裡所透露的緣定智慧。
 

  四、淨定中生慧。

  人心先須靜而達淨,即靜而後定,定能才安。安而有所為。佛門主張人人皆有德慧,人人可開發自性效能而修成佛。不成者多是因為各種煩惱所造成的業障所致,心不能靜,皆不能淨,遮蔽了天性,這和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人性本至誠清明的理論有異曲同工之意。太極拳名師們在授徒拳藝時會反覆強調習拳者要保持心靜體鬆,因為只有靜到極處才能謂之淨,才能沒有名聞利養、沒有自私自利、沒有五欲六塵、沒有貪嗔痴慢,一淨則百骸鬆,鬆到透徹澄明。鬆到空靈明徹,則太極動作得心應手、得意忘形,必定如游龍入海、如鶴鳴九天、如日月行空、如大鵬展翅,自由自在,一招一式圓融究竟,練一次有一次之效果,練一次有一次之體悟,如此境界的太極拳哪裡還分什麼心與行、形與神?已經達成了心行合一、形神兼備,隨心所欲、無為無所不為之境。自性一旦被開發而現,動作便隨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就達到了“何期自性,本身清淨”***六祖慧能語***,因而一切俱足,能生萬法,智慧充盈。拳家們認為太極拳訓練應首練中定之身,修陰陽中和之體,如此可開發人體潛能,使人變得聰明通達,這決不是虛言與誇飾,而是有實實在在的效果例證的現實存在。

  五、一門深入,長期薰修。

  佛家認為:一經通、百經通。佛經浩如煙海,僅《大藏經》三千部,中有八萬四千法門,窮盡畢生精力數十年而難以通達。佛學的捨生求法者及歷代的高僧大德總結出了“一門深入,長期薰修”的竅訣,堅持十年,必有所成。為此,佛門提出了以戒為師、以苦為師的原則。這正是指導太極拳家的修證法要。太極拳發展到今天,門派多、套路多、招式多、動作多,也稱得上八萬四千個法門。一個習拳者如何在相對較短時間內獲得理想效果?除了肯吃苦訓練,生活也應有所約戒***如戒菸酒、戒貪、戒嗔恨、戒痴、戒傲等***之外,就必須十分重視正見正法,不能被邪見邪法所擾亂。其中“一門深入,長期薰修”之要旨與中國儒道之哲人所主張的“教之道,貴以專”、“精於一,萬事畢”、“一通百通”不謀而合。以北京的太極拳家魏樹生先生為例,他在汪永泉師的指導下艱苦探索楊健侯的太極祕傳精髓,經過十年窮力治療了他的各種疾病,後繼續探索將近半個世紀,總結出“神視凌空點執行,意納胸吞背氣呈,手移足出已不知,奧妙盡在時機中”的訓練要訣,實證並豐富了楊式太極拳的理論,對楊式太極拳的習練者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的《楊式太極拳術述真》系列在太極拳界產生了廣泛而深入的影響。魏先生現年已八十大幾,依然精神健旺、頭腦清醒、身體健康,令習拳者與不習拳者皆讚歎不已。

  佛法甚深微妙,太極拳廣博精深,餘之證悟甚少。筆者淺識謬言,以期引起人們開拓思路,深入探討。

太極拳拳理的思想外延
太極似鬆非鬆
相關知識
太極拳的佛學智慧
太極拳的美學價值和道德情操
太極拳的哲學基礎
太極拳的科學練法
太極拳的科學練法
太極拳的教學方法
武當太極拳的美學價值和道德情操
武當太極拳的美學價值和道德情操
馬虹陳式太極拳的教學
馬虹陳式太極拳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