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如何入門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陳式太極拳是太極拳的一個重要分支和流派,文化內涵豐富。陳式太極拳是我們生活中經常看到的,許多中老年朋友在公園或者是廣場上練習陳式太極拳,我們如果想要練習就要了解入門的注意事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陳式太極怎麼入門

  首先在練習陳式太極拳之前我們就要了解陳式太極拳的特點,即剛柔並進,實戰性強,這樣在練習的大方向上才不會出現偏差。

  明末清初,陳王廷創老架路五套,陳式世代傳習、演化,將其編排成二套拳法。各套均經過精心編排,動作速度和強度、身法勁道各有不同。

  一路以四正勁“掤、捋、擠、按”的運用為主,以四隅手“採、挒、肘、靠”的運用為輔。柔中寓剛,以纏絲勁的鍛鍊為主,發力為輔。全身內外動分靜合,一動全動,體現柔纏中顯柔、緩、穩的特色。

  二路也稱炮捶,疾速緊湊,柔少剛多,用勁以“採、挒、肘、靠”為主,以“掤、捋、擠、按”為輔;以剛發勁為主,跳躍竄蹦,騰挪閃展。剛中帶柔,體現柔纏中顯剛、快、脆的特點。

  鍛鍊原則和練法要求意、氣、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氣,源動腰脊,旋腰轉脊,節節貫串。

  在推手中以纏繞粘隨為主,“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在貼上纏繞過程中,動用“掤、捋、擠、按”等法則,借力制動,舍已從人,聽勁懂勁,發勁制敵。

  陳式太極拳的特點

  1.身心合修

  外功以發達肉體為主旨,蓋深信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也。

  靜坐功以修養精神為主旨,則謂精神充實足以改造身體也。分而言之,固各有其是:合而言之,則亦各有所偏。

  在很久之前,就有很多大家對中國的傳統武術進行修煉。

  昔達摩大師傳易筋、洗髓二經,內家拳主先身後心,皆足證養生之道貴乎身心兼修!陳式太極拳一入手,即從身心兩方同時進行,故謂之身心合修。

  2.動作緩和

  劇烈運動見效雖速,然其流弊亦不勝言。陳式太極拳一切動作,以柔緩隨和為主,明足以舒展筋骨.暗足以調和氣血,即合修養精神而言,亦最合於體育原則。

  練好陳式太極拳的三大要素

  練太極拳講求的是心靜體鬆,學習太極拳能陶冶情操,提高我們的思想境界,無論老少學習太極拳都有好處。

  一、靜

  靜就是安靜,平心靜氣的意思。學太極拳,首先是思想上的靜。練拳者要除去妄想,排除雜念,做到“心中一無所著,一念一無所思”。這樣,就能做到意志集中,思想為一,心無二用。其次,是需要一個安靜的場所。

  鍛鍊時,應堅持一早一晚,要事先選擇一個清靜的地方。地方清潔衛生,可免於疾病傳染;環境僻靜,可以脫離一切吵雜聲的干擾。這樣,才能清心寡慾,去掉輕浮、張狂之氣。

  總而言之,練習太極拳要在靜字上狠下功夫,靜下來後,可以專心考慮,細心揣摩。練好每個招式動作,分清虛實、開合等基本要領。

  才能逐步領悟,姿勢趨於正確,較快地納入太極拳的軌道。久後,自會達到“意之所向,全神貫注”之境。

  二、意

  太極拳是“以意引氣”,煉意不煉力的內功拳。這就是說,太極拳的一著一勢,一舉一動都是以意來作指導的,領先的。什麼是意?意就是心思,就是思想。思想想到那裡,手就執行到那裡,心裡怎樣想,四肢百骸就怎樣做,決不是憑著力氣鼓著手足在執行。

  用意則輕靈自如,用力則僵硬遲滯。一切動作總是以意來領先的。拳論說:“以心為主,而五官、百骸無不聽命”。“全身意在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和“意之所向,全神貫注”就是這個意思。

  概括的說,意就是大腦,是大腦神經,大腦是全身神經的樞紐,發號司令的指揮部門,周身肌膚、關節、五臟六腑都要聽從於大腦,在神經意識下支配運動。

  三、慢

  慢就是緩慢的意思。一般學拳的人,往往在迫切要求學習的思想指導下急於求成,殊不知快、慢的利弊和二者間的辯證關係。俗語說:“心急吃不了熱油糕”,“欲速則不達”,“慢工出細活”。確有它的道理。

 

陳氏太極拳的入門要求
陳式太極拳推手技擊法
相關知識
陳式太極如何入門
陳式太極拳的入門要求
學習程式設計如何入門
孫式太極如何求勁
陳氏太極拳的入門要求
陳式太極拳入門十二說要
陳式太極拳者如何化去身上的僵勁
如何提高陳式太極技擊水平
如何實現陳式太極的整體勁
陳式太極拳站樁功如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