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中醫養生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中藥養生保健是我們中國人最為難熟悉的養生保健方式之一。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霜降中醫養生

  天氣越來越冷,我們在清晨外出散步或者是上班的時候,仔細的留意一下路邊的草和樹葉,已經開始出現出薄薄的一層初霜了,霜降,也是我們這個涼爽又宜人的秋天,最後一個節氣,在我們迎來下一個節氣的時候,就會是冬天了,所以霜降,也就意味著要準備冬天的到來了。

  今年的霜降時間,是2015年10月24日,也就是農曆的九月十二。霜降時節,最重要的不是其他,而是養生和保健,在民間,有一句膾炙人口的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說的就是霜降養生保健的重要性,所以我們足以可見霜降這個節氣對我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霜降節氣最大的特點,大概就是霜凍了,霜降天氣,秋風當中會開始夾雜一絲寒冷和刺冷,氣溫也會有明顯的降低,在很多地方,霜降這個節氣,是要吃紅柿子的,因為在他們看來,霜降時節吃柿子,不僅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保暖防寒,而且還可以有效的補筋骨,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

  霜降節氣既是深秋,也是初冬的天氣,我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霜降天氣的涼意,氣溫明顯的降低,我們難免會吸入一些冷空氣,引起我們腸胃粘膜的血管收縮,也非常容易讓我們的腸胃粘膜缺血和缺氧,營養的供應減少,容易破壞我們腸胃粘膜的防禦屏障,對我們腸胃潰瘍的修復有很大的不利,還可以導致我們新的胃潰瘍等病症的出現。

  霜降時節,是秋季慢慢的轉向冬季的一個時期,在這個時候,氣溫變化比較大,而且氣溫特別的寒冷,我們最注意的就是要保暖,現在很多人都開啟了“要風度不要溫度”模式,每次身上最多的衣服從來不過三件,非常容易讓寒氣趁機襲擊我們的身體,感冒等症狀就會一直煩擾我們。

  所以我們在這個時候,該穿衣服的時候就要適當的加衣服,不要為了穿多了衣服會感覺裹得像一隻熊一樣,而拒絕加衣,引起感冒等各種不舒服的症狀。而且,霜降時節正是給身體進行大補的好時候,中國諺語裡面的“補冬不如補霜降”,就是驗證了霜降應該給身體大補的這一說法。

  而且這個時候,我們在霜降方面的飲食,也應該以保暖為主,不要再去吃一些冰冰涼涼的冷飲,我們身體的腸胃會很難適應,吃食應該主要以潤燥、健脾和養胃為主要目的。

  中醫養生禁忌

  1、困了才睡

  人的一生約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是新陳代謝活動中重要的生理過程。只有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保證每天不少於7小時睡眠,才能維持生物鐘的正常運轉。但有些人不是按時就寢,而是毫無節制,不困不睡,甚至困了也強撐著。這不利於保護大腦,更易引起失眠,長此以往,損害生命。

  2、累了才歇

  累了才休息是許多人的習慣。其實,累是身體相當疲勞的感覺,這時休息已為時過晚。應養成不累也休息的習慣,做到不過分透支體力、腦力。

  3、胖了才減

  進食過量、營養過剩、缺乏運動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這些都是可以預防的。時下,許多人不加節制大吃大喝,大胖子隨處可見,一胖就易病。況且,目前尚無理想的減肥搖問世。因此,減肥不如防胖,莫做胖了再減、自己掐自己脖子的傻事。

  4、老了才養

  許多人認為養生是老人的事,年輕時無須養生。其實,養生要從娃娃抓起,正如機器要從新時保養。一旦零件有損,養生為時已晚,效果必將大打折扣。

  5、病了才治

  許多人不病不查體,病了才看醫生。其實,養生應以預防為主,平時應定期檢查,定時保養。

  6、餓了才吃

  許多人不吃早餐或不按時就餐,理由是不餓。生理學告訴我們,食物在胃內經過4~5個小時後就全部排空。感到飢餓時胃液已經開始"消化"胃黏膜,而規律飲食、均衡營養,是養生保健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

  7、渴了才喝

  平時不喝水,口渴才飲水,是許多人的習慣。事實上,水對人體代謝的作用比食物還重要。感到口渴時表明身體已經缺水到一定程度。臨床發現,不常飲水的人,患便祕、尿路結石的機率會明顯高於有飲水習慣的人。

  8、急了才排

  許多人沒有定時排便的習慣,甚至有便不解,寧願憋著,這樣對健康極為不利。大小便在體內停留時間過長,容易引起便祕或膀胱過度充盈,糞便和尿液中的有毒物質被人體吸收,造成“自身中毒”。

大雪節氣中醫養生
大寒養生食譜有哪些
相關知識
霜降中醫養生知識
老年人的中醫養生知識
女性中醫養生知識
霜降中醫養生
冬季中醫養生知識有哪些
兒童中醫養生知識
冬季中醫養生知識
高血壓中醫養生知識
秋季中醫養生知識
秋冬季中醫養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