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存貨成本結轉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現在市場上相對成熟的存貨管理軟體往往僅提供一種成本結轉方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對於這種管理模式,一般的進銷存企業尚可使用,但如果對購入成本相當敏感,或對成本核算要求較高的企業,這樣的軟體就顯得不足了。

  企業存貨在發出時要對發出成本進行結轉,會計上成本的結轉有多種計價方法,不同的計價方法,對企業損益、資產負債表甚至納稅額都有著顯著的影響,因此在設計軟體進行存貨管理(通常稱為進銷存軟體)前,必須加強成本計價方式的理論研究,以提供完美的存貨管理解決方案。

  據實選用成本計價方式

  一般說來,當存貨發生實物流轉後,也就產生了成本流轉。理論上,存貨的成本流轉額按照成本計價的原則,應當等同於購入實物的成本額。但在實際工作中,如果存貨品種繁多,流轉額非常大,成本流轉額很難完全匹配實物流轉額。因此,在發出存貨時,就要按照一定的計價方法來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最終使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儘可能接近存貨的採購成本,使因採用不同成本計價方式對企業利潤的影響變得最低,儘可能減少對企業正常運營的影響。

  通常來講,存貨發出時有兩種成本計價方式:實際成本計價法和計劃成本計價法。前者又包括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五種計價方法,後者包括計劃成本法、毛利率法和零售價法。軟體工程師在設計存貨管理軟體前,要結合這幾種成本結轉方法的管理特點和計算機管理的優勢,綜合考慮。一般說來,這幾種方法在軟體設計中都應該提供,使用者在使用軟體時,自行選擇適合於本單位使用的成本結轉計價方法。

  現在市場上相對成熟的存貨管理軟體往往僅提供一種成本結轉方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即一種平均價格。對於這種管理模式,一般的進銷存企業尚可使用,但如果對購入成本相當敏感,或對成本核算要求較高的企業,這樣的軟體就顯得不足了。如目前現代企業管理中廣泛流行的成本管理,其對成本極為敏感。再如在醫院,倉庫儲存部門要對各醫療科室領用的各種存貨成本進行精確計量,因此必須採用成本計價的另一種方法———個別計價法。

  主要方法的比較

  既然使用者有這種需求的多樣化,在開發軟體前,就要仔細調研,對會計學要有相當的理解,這樣開發出來的軟體才會既有功能上的完整性,又具有充分的適應性,而有些軟體開發者往往只瞭解存貨管理的皮毛,就貿然動手,一發現問題,再推翻重來,導致開發成本一再增加。現針對常用的成本結轉方法,作一介紹,供參考。

  1.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是先購入的存貨先出貨,其成本屬於實物成本,計算機處理時成本價格應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獲得,其單位成本價格應不具有可修改性,出貨時使用者只錄入出貨數量,不錄入成本單價,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獲得成本單價。為此,計算機必須按時間先後順序記錄購貨數量及成本額。該方法的出貨成本是按最早的購貨價格確定的,使用者不能隨意挑選存貨價格以影響當期利潤,因此其存貨成本最接近現行的市場價格,能較好的反映資產負債表存貨的價值。

2.後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是後購入的存貨先出貨,和先進先出法一樣,其成本應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獲得,其單位成本價格應不具有可修改性。為此,計算機必須按時間先後順序記錄購貨數量及成本,出貨時由使用者錄入出貨數量,不錄入成本單價,由計算機按照和先進先出法相反的順序分析獲得成本。該方法的出貨成本是按最近的購貨價確定的,使用者也不能隨意挑選存貨計價以影響當期利潤。由於後期的價格在正常情況下可能較早期高,因此計價成本可能較高,故可使本期利潤降低,但該方法也因此符合會計上的穩健性原則。

  3.個別計價法:個別計價法對出貨成本進行個別計價,適合於對成本較敏感的企業,如大型醫院,存貨部門購入存貨後,要由各部門領用,在成本核算較嚴格的情況下,各部門的領入成本直接和效益獎金掛鉤,這時候必須對成本進行個別計價,即必須按照部門所需產品的市場價格進行計價。在計算機處理上,必須使使用者既能錄入數量,又能錄入成本單價。該方法最接近會計上按成本進行計價的原則,但相對也比較複雜,即使採用計算機,工作量可能也比較大,適用於一般不能互換使用的存貨或容易識別、存貨品種數量不多、單位價格較高的產品。

  4.加權平均法:是一種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它是根據期初存貨結存和本期收入存貨的數量和進價成本,於月末一次計算存貨的全月加權平均單價,以求得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和結存存貨成本。這種方法必須到月底才能獲得成本價格,和計算機即時即得的管理特點相違背,因此沒有采用其管理的必要性。

  5.移動加權平均法:這種方法因為其簡單性,是計算機軟體設計中普遍採用的一種方法,軟體工程師在設計存貨管理程式時,可能不知道這種管理方法的會計學名稱,但都採用該方法的管理思路。按照這種方法,在入庫時,計算機增加存貨的庫存量和庫存額,在出庫時庫存額除以庫存量即為單位成本。該方法是手工管理下非常繁瑣的一種方法,但在計算機管理下卻是程式設計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因此大多數軟體供應商都把這種方法作為存貨管理的主要方法。

  6.計劃成本法:這種方法按計劃成本進行度量,在每一種產品上設定該產品的單位計劃成本額,出庫時由計算機自動獲得該成本。計劃成本法下計劃成本額的確立需要相當的可操作性,必須建立在充分調研使之具有充分可行性的基礎上,但確立的存貨計劃成本往往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在存貨管理軟體中和實際管理工作中並不多見。

  7.毛利率法和零售價法:毛利率法是根據本期銷售淨額乘以前期實際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並計算髮出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由計算機計算出上期毛利率,然後算出出貨成本,使用者只需錄入數量。零售價法是指用成本佔零售價的百分比計算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具有和加權平均法一樣的弊端,是一種由月末推算月初的管理方法,並不適合用計算機來處理。

  對於以上幾種存貨成本結轉方法,軟體設計者和軟體使用者都應充分理解,慎重確立適合本單位使用的成本結轉方法,一經確定,則不能輕易改變,因為這種改變,往往並不僅僅是管理模式的改變,也往往存在著因成本結轉方法的改變有可能導致計算機處理混亂的風險,必須慎之又慎。

資訊成本核算初探
會計委派的成本效益分析
相關知識
如何選擇存貨成本結轉
如何選擇期貨套期保值結束時機
應該如何選擇購買成品的衣櫃
單反相機如何選擇適合的儲存卡
如何選擇去日本留學的中介
兒童感冒如何選擇中成藥
如何選擇筆記本外設鍵盤
期貨交易槓桿如何選擇
成品洗衣櫃應該如何選擇購買
澳洲留學本科如何選擇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