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方面畢業論文代發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8日

  金融危機對全球的實體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也已經波及到了大學生的就業。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金融危機對會計管理工作的啟示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度持續加強,各國或地區的經濟往來日益密切,導致金融危機一旦發生,其波及範圍將會更廣,對各經濟主體的影響程度也將會更深。自2008年次貸金融危機和2012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國增加了對金融危機防範工作的重視,而會計作為反映和監督經濟單位日常經營狀況的管理活動,也應該積極參與金融危機的防範準備工作。本文將從國際會計實務的統一、政府的推動和監管、財會從業人員日常工作等方面分析金融危機對我國會計管理工作的啟示,從財會的角度對我國的金融危機防範工作提出建議。

  【關鍵詞】金融危機;會計管理;啟示

  一、研究背景

  經濟持續發展,世界政治格局和世界經濟發展格局也在不斷髮生變化,原本相對分散的經濟主體也逐漸增加對外經濟合作,積極發展對外貿易。步入21世紀以來,各經濟主體主動打破經濟交易的地域限制,積極與周邊國家發展貿易,同時還形成了全球性的貿易組織機構———世界貿易組織,此外,各經濟主體形成了全球化的貿易組織、制定了區域性貿易協定來約束經濟貿易,以便更加規範、方便地進行經濟往來,進出口貿易的大幅度增加促進了各國的經濟增長,與此同時各國的經濟聯絡也日益密切。然而,經濟的發展面臨著不確定性,在各國經濟往來較為頻繁的時候,各國的經濟狀況都會比較容易受到其他經濟主體發展形勢的影響,因此,一旦發生金融危機,其波及範圍將會更廣、影響程度也將會更深,這種新型經濟形勢已經使得金融危機的防範已經成為各國經濟管理工作的重點。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2008年的次貸危機、2012年的國際金融危機都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為了減輕我國經濟在金融危機中遭受的經濟損失,如何防範金融危機、減少經濟損失就變得至關重要。我國許多金融方面的專家學者也從經濟模式、金融管理模式等方面對金融危機的產生原因進行了分析,得到了諸多啟示並提出了防範措施。面對金融危機,各個部門都應該做好防範準備,會計作為反映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管理活動,可以確保會計管理工作者及時發現經濟隱患,採取措施避免金融危機的發生。

  二、金融危機對我國會計管理工作的啟示

  本文將以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2008年次貸危機中所顯示的財會工作的弊端為基礎,從國際會計實務的統一、政府的推動與監管以及企業會計從業人員三個角度分析得出金融危機對我國會計管理工作的啟示。

  ***一***國際會計實務的統一。世界各經濟主體緊密聯絡、共同發展,各國的計價方式、記賬方式的不同卻導致了國家間的經濟矛盾,阻礙了全球資本市場的穩定增長和經濟的發展,也增加了潛在的金融危機。目前,各國都已經意識到國際會計實務統一的重要性,近年來在這方面都做出了相應的努力,防範金融危機的發生。

  1、金融危機中國際會計實務問題。以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為例,對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會計實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意識到會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1***泰國。1997年泰銖的貶值是東南亞金融危機的開端,我將從會計管理工作的角度分析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前泰國所存在的經濟隱患。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國學者對泰國的部分公司進行了調查,調查中發現大多數泰國企業在多個會計管理工作沒有遵循國際會計準則,例如其沒有按照國際準則進行外幣損益的確認和報告、沒有對外公佈公司以本幣和外幣持有的高風險的衍生金融工具的金額、沒有規範披露資產負債表表外融資的情況、泰國企業也沒有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的慣例公佈分佈資訊等等。***2***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在這次金融危機中也遭受重創,貨幣大幅度貶值、物價上升,通貨膨脹的壓力逐漸加大,馬幣的匯率價格不斷降低,且馬來西亞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的經濟損失相當於其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2.5倍。會計作為反應和監督經濟單位的管理活動,馬來西亞捲入金融危機也與其會計不完善,沒有及時做好防備工作有關。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相比,馬來西亞在表面上遵循了國際會計準則進行會計工作的管理,但是從其核算和報告實務來分析,大多數企業在對外貿易等相關會計實務工作中並沒有嚴格遵循國際會計準則,例如大多數公司沒有及時披露外債金額、沒有按照國際準則規範地確認外幣交易損益、沒有重視外匯的風險管理等等,會計資訊披露不足可以形成潛在的經濟隱患,同時由於其會計管理工作的不規範,經濟主體並不能及時發現、解決經濟問題,增加金融危機爆發的可能性。

  2、國際會計實務的一致性。在上文我們以東南亞金融危機為背景,對泰國、馬來西亞會計管理工作的弊端進行了分析,強調了會計管理工作對金融危機防範的重要性。此外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度日益加深,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絡日益密切,在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後,各經濟主體更加意識到國際會計實務統一的必要性,各國也都在積極參與制定並完善國際會計準則。國際會計實務的統一、會計資訊透明度的加大對穩定全球金融體系和資本市場都具有重要作用。根據我國目前的國際經濟形勢分析,我認為我國應該採取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策略:第一,自從我國開展對外貿易以來,我國一直積極開展推進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國際化工作和國際趨同工作,使我國更好地適應世界經濟發展形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提高了我國的會計水平,切實維護了我國的經濟利益;第二,各國採用相似的會計準則,能夠一定程度上減少經濟矛盾,有利於各經濟主體相互溝通、相互認可;第三,近年來國際金融的監管框架進行改革,對國際財務報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際會計準則也得到了相應的完善。我國按照高質量的國際會計準則進行會計管理的日常工作,其中高程度的資訊披露、嚴格的會計管理制度能夠讓會計資訊的使用者及時地發展經濟隱患,防範金融危機的發生。

  ***二***政府的推動與監管。政府具有經濟職能,對我國社會經濟生活進行管理,維護我國的經濟利益,因此政府經濟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完善同樣也可以防範金融危機的發生。首先,政府對會計的管理力度的加強具有必要性,例如會計改革需要政府積極推動,會計的內部控制制度也由政府部門主導進行完善。其次,會計管理工作的改善也有利於我國國民經濟更好發展,例如會計資訊的正規披露對巨集觀金融的監管具有重要的意義。

  1、重視、推動實行國際會計準則。由上一部分分析可知,我國實施國際會計準則可以為我國帶來諸多經濟利益,有益於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所以相關政府部門應該積極採取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策略,加快國際會計協調的步伐,鼓勵企業按照準則正確進行會計實務核算、會計報告等工作,提高會計資訊質量,督促會計資訊的披露。

  2、加強對財務會計工作的監管。首先,為了進一步防範金融危機我國政府應該加強對企業會計工作進行監管,避免假賬等不良現象的發生,促進企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其次,政府還需要重視對金融機構財務會計工作的監管,2008年次貸金融危機和2012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就始於對金融監管的放鬆,例如美國次貸金融危機的發生源自於次級房屋貸款標準的放鬆,而我國政府可以加強貸款發放的管理,提倡金融機構運用財務分析的手段對貸款的可行性進行研究,就可以有效避免貸款過度。此外,政府還需健全和完善金融機構財務會計的內控制度,嚴格規定財務會計的控制程式,對金融機構涉及的高風險業務嚴加監管,合理分配業務職責與許可權,降低金融機構的運營風險。

  ***三***企業。面臨金融危機的衝擊,外貿公司也同樣遭受嚴峻的挑戰。例如在2008年次貸金融危機發生後,我國進出口總值、進口值、出口值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這就導致外貿企業的狀況不容樂觀:公司訂單減少、拓展業務困難、資金週轉困難。同時,外貿企業也應該及時調整業務結構,改善經營管理方式,正確地進行風險防範,減少金融危機對公司發展的衝擊,而財會部門作為企業的一分子,也應該完善日常的會計管理工作。

  1、做好本職工作。財會人員的工作質量對一個經濟單位的執行至關重要。會計人員的日常工作包括會計核算與稽核,資產清查和盤存、應收、應付賬款的管理、製作財務報表等等,同時會計又具有及時性、可靠性、謹慎性、重要性等質量特徵,這就確保會計工作成果可以準確、全面、及時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情況,方便企業管理者能夠制定正確的戰略和政策,防止資產流失,確保現金流量,避免經營管理的失誤,提高經濟效益。我國目前傾向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策略,我國的財會從業人員也應該按照準則進行會計實務的處理,注重會計資訊的披露工作,提高會計實務的工作質量,讓會計資訊的使用者能夠及時意識到企業的經濟隱患。

  2、監督企業風險。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企業的規章制度的弊端將會顯示出來,例如企業會出現業務糾紛、商業欺詐等現象耗費企業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財力,同時對企業產生比較惡劣的影響。財會人員應該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注重企業風險的防範,在會計實務的工作中對收入、成本、費用、投資等進行預算管理,加強稽核力度,減少企業財務漏洞,使企業資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提出可行建議。財會人員可以根據企業具體情況和專業素養為管理者提供可行的建議決策。以1997年東南亞經濟危機為例,這場金融危機的爆發還由企業的投資失誤、負債過多造成: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前夕,各國的資金充裕,盲目投資流向房地產領域,例如泰國進行房地產投資的銀行貸款比例高達50%,新加坡的房地產投資比例佔33%,馬來西亞也高達30%,後來房地產領域在金融危機中轉化成泡沫經濟,這些國家的資本市場遭受重創,一蹶不振。投資決策、負債管理也是財會從業人員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會計工作人員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利用財務指標對各個投資專案進行評價和分析,例如衡量企業投資能力的短期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衡量企業負債能力的資產負債率等等,利用財務管理相關知識分析投資專案的成本、效益,避免企業投資失誤、呆賬壞賬等情況的發生,提高企業決策效益,使企業獲得更大的利潤。

  ***四***小結。我們已經從從國際會計準則的實施、政府推動和監管以及企業會計人員日常工作三個方面分析了金融危機對我國會計管理工作的啟示,主要總結為以下幾點:

  1、遵循國際會計準則,提高會計資訊透明度。國際會計實務的統一不僅有利於各國或地區進行經濟貿易往來,減少各國的貿易統計誤差,避免經濟矛盾,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同時高質量的國際會計準則可以規範我國的會計工作,提高會計資訊質量,監督會計資訊的披露,將與對外貿易有關的經濟往來如實地反映在會計資訊中,會計資訊的使用者也可以及時地發現經濟隱患,避免金融危機的發生。

  2、政府重視會計改革,加強政府監管。從財會管理的角度來講,防範金融危機需得到政府的重視,國際會計實務的統一需要政府的支援,會計改革也需要政府的積極推廣實施,政府需積極提倡發揮財會管理在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的職能。此外,政府加強財務會計監管、規範財務會計程式也會降低企業和金融機構的經營風險,有效防範金融危機的發生。

  3、規範日常會計工作,注重企業風險防範。企業是金融危機的“主要參與者”,其金融危機的防範工作十分具有必要性。會計從業人員應該做好本職工作,規範管理,能夠為利益相關者及時、準確地提供會計資訊,財會人員還需重視公司應收賬款、應付賬款的管理,防止呆賬壞賬的發生,保證資金流的連續性,財會工作人員也應該保持對公司賬務的敏感性,出現任何的賬務漏洞及時分析成因,避免造成公司財務危機。此外,會計人員可以依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對公司的投資策略提供建議,減少企業投資失誤的風險。

  【參考文獻】

  [1]樑冠華.面對金融危機外貿企業財會人員能做些什麼[J].國際商務財會,2009***5***

  [2]陸德明,高大平.金融危機帶來的幾點啟示[J].會計研究,1999***10***

  [3]楊敏,陸建橋,徐華新.當前國際會計趨同形勢和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策略選擇[J].會計研究,2011***10***

  篇2

  談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小企業發展對策

  【摘要】當前自金融危機以來,金融危機最困難時刻已經過去,世界經濟也開始出現回緩的勢頭,人們常說的後金融危機時代已經到來。國內經濟也進入了探底回升的時期,我國的中小企業需要走出金融危機陰影,實現可持續發展,汲取教訓,爭創在後危機時代的市場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對於廣大中小企業而言,後金融危機時代將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本文從後金融危機時期我國廣大中小企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並存的發展現狀入手,分析後金融危機時期廣大中小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最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中小企業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後金融危機;中小企業;發展對策

  一、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廣大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佔我國企業總數90%以上的中小企業創造了一半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上繳了國家稅收總額的一半,提供了80%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中小企業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演化成了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在隨後的幾年裡迅速向實體經濟領域蔓延,最終演變成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影響之大持續時間之長曆史罕見。我國廣大中小企業特別是出口企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企業的經營狀況持續惡化,不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失業率的急劇上升,還有可能引發社會的不穩定。隨著我國及世界主要經濟體相繼推出了經濟刺激計劃並逐步見效,金融危機的最壞時刻已經過去。目前我國經濟雖說慢慢步入復甦階段,但是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所以這個金融危機之後經濟復甦之前的特殊時期被稱為後金融危機時代。在後金融危機時代出現了經濟探底回升的積極苗頭,但同時經濟增長乏力,企業經營環境持續惡化,企業如何渡過這個艱難的時期是企業界和學術界共同面臨的緊迫而現實的課題。

  二、後金融危機時期中小企業發展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雖然金融危機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但是此次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影響之大、影響時間之長是歷史罕見的。進入後危機時期,雖然國內外經濟環境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許多有利的機會,但是廣大中小企業所面臨的經濟環境並未比金融危機時好多少,甚至遇到了更為棘手的問題。

  ***一***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1.政府政策支援為了應對金融危機,我國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相繼出臺了多項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這些扶持政策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金融危機對廣大中小企業的負面影響,同時這些扶持政策體系為後金融危機時代廣大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更為有利的巨集觀環境。

  2.人民幣適度貶值自2014年以來,由於我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及美元指數的逐步走高,人民幣結束了自2006年以來的單邊大幅升值階段,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貶值趨勢。人民幣的適度貶值有利於緩解廣大中小企業出口成本壓力,為其調整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升級贏得了時間。

  3.產業結構升級金融危機使僅靠低成本低附加值的低端制及勞動密集型產業造產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大批紡織企業、三來一補等低端製造企業紛紛倒閉。金融危機使得低成本的外向型擴張模式逐漸失去了競爭力,這在客觀上為後金融危機時期廣大中小企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外部壓力和內在動力。

  4.電子商務速發展及應用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應用,我國電子商務得到了廣泛應用,企業可以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開展國內外貿易,方便了買賣雙方,同時降低了營銷成本,企業的貿易環境由此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二***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1.國際市場持續低迷金融危機後歐美海外市場需求急劇下降,低迷狀態一直持續至今,海外市場持續低迷直接導致了企業產銷下降、經營困難,甚至出現了企業倒閉潮。金融危機前我國廣大中小企業主要出口歐美市場且依賴度較高。危機後歐美市場需求一直低迷,因而許多中小企業一直在困境中掙扎。

  2.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目前經濟雖然有所企穩,但是各國經濟增長乏力,低增長與高失業率並存。出於自身利益,各國頻繁推出貿易保護措施,我國外貿受到很大影響,某些行業的中小企業蒙受巨大損失。近幾年來歐美分別對我國的鋼材、橡膠等出口產品徵收高額傾銷稅,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首要受害國。

  3.企業成本高企金融危機後的幾年里人民幣持續升值,到2014年末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達6.10,出口企業成本大幅提高且面臨匯兌風險;金融危機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國內鋼材、銅、鋁等原材料的價格漲勢凶猛,由此傳遞給企業較大的成本壓力;國家實施新勞動法,最底工資標準逐年上升,企業用工成本由此大幅上升。金融危機後一個成本高企的時代已經來臨。

  4.資金趨緊,融資困難一方面金融危機後由於海外訂單的大幅減少,企業產銷急劇下降,資金回收困難,企業出現資金鍊緊張的狀況,甚至不少企業出現了資金鍊斷裂。另一方面由於資金面緊張,企業的信貸成本高企,由於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謹慎態度,廣大中小企業很難從銀行取得貸款,中小企業的生存更加艱難。

  三、後金融危機時期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海外市場需求特別是歐美市場需求持續萎縮、市場競爭加劇,企業出口訂單持續下滑、產品出口價格下降。金融危機傳到實體經濟後直接導致出口訂單銳減,超過2/3的中小出口企業海外訂單明顯下降,超過1/3的企業降幅超過30%,其中輕工、紡織、塑料玩具等傳統產業影響比較大。大部分企業產品的出口價格降幅在10%-30%,有的甚至在30%以上。目前雖然比金融危機時情況有所改觀,但是海外市場需求持續萎縮的狀況依然沒有改變。從最近幾個月的外貿資料來看,2015年的前幾個月出口增長同比有明顯改善,但2015下半年後至今出口增長環比又出現持續下降。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訂單有向東南亞國家轉移的趨勢,機電產品及部分高階製造業面臨發達國家的打壓,未來我國出口穩定增長的的難度依然很大。

  ***二***後金融危機時代企業成本不斷高企,企業利潤水平普遍下降。金融危機之後以鋼、銅、石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開始出現上漲,加之廣大中小企業因管理善而採購成本較高,造成企業生產成本大幅上升。新勞動法的實施使最底工資標準每年都在大幅度上升,企業用工成本由此每年大幅上升。2009-2014年間,我國製造業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名義工資年均增幅達15%以上。與周邊國家相比我國勞動力成本的比較優勢已經不再。原材料、勞動力成本和生產成本的同時上升使得企業毛利率下降、盈利能力大幅降低。

  ***三***中小企業內部管理水平較低,人才匱乏。金融危機後由於企業成本的大幅上升,很多企業採取了裁員、降薪等措施,雖然這些措施在短期內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後危機時代就充分暴露出消極影響:這些措施打擊了員工的積極性,造成了企業人才的流失。由於熟練員工培訓需要較長時間,因而人員的頻繁流動特別是一線操作員工的頻繁流動給企業正常的生產運轉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相對大企業而言,中小企業往往比大企業更難吸引到人才,因此由於人才的匱乏,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企業內部控制、公司治理等方面存在著固有的缺陷。

  ***四***企業流動資金不足,融資難度大。在後金融危機時期由於市場持續低迷、貨款回籠週期延長,造成了企業資金流動性不足。由於中小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較差,中小企業更難獲得銀行貸款。在後金融人危機時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比較突出。儘管近幾年我國政府採取很多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但是在利率市場化的今天,貸款利率高、融資成本貴依然是廣大中小企業面臨的普遍難題。

  四、對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小企業發展對策及建議

  ***一***從政府角度應加大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

  1.允許人民幣適度雙向波動範圍,改變人民幣單邊升值的匯率機制。自匯改以來的幾年裡,人民幣一直處在持續大幅升值階段,這是廣大中小企業出口成本高企的重要因素。在後危機時期政府應改變人民幣單邊升值的做法,允許人民幣適度雙向波動範圍,有利於企業自我調整,為將來發展贏得契機。

  2.加大鼓勵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政策扶持力度。稅收優惠是激勵中小企業技術開發與創新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其內容包括減免稅、加速折舊、納稅扣除、稅收抵免等形式。建立服務體系,通過向中小企業提供資訊與技術服務、人員培訓等促進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我國政府應該借鑑西方國家技術創新的成功經驗,採取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幫助中小企業實現企業技術創新。

  3.建立行業有效溝通平臺,避免業內不當競爭。政府應當通過建立行業組織協會來加強企業之間的溝通與聯絡,在必要的時甚至可以通過行業協會來規範和調節企業之間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加強企業在交易活動中的自律,從而避免行業內的不當競爭,為中小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4.政府應擴大中小企業結構性減稅的受惠面,進一步研究減輕企業稅費負擔並有利於消費需求提升的整體稅收結構調整。政府要著力發展資本市場的作用,進一步發展地方性銀行等中小金融機構,加強上市的培育。國家應適度放開民間資本對中小企業的投資限制,鼓勵發展直接融資市場,從而緩解廣大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

  ***二***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小企業發展對策

  1.利用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契機,進行企業轉型升級。廣大中小企業存在著傳統產業比重過大、技術水平相對落後、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金融危機後這些弊端更為突出。中小企業轉型已迫在眉睫,轉型模式以產品升級、出口轉內需、粗放式的低端製造轉向以自主研發創新為核心的高階製造。同時企業還要順應國家產業結構的轉移,積極進行產業鏈的延伸和擴充套件,引進國際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

  2.加強企業自主創新,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自主創新首先是產品技術創新。企業管理層要充分意識到新技術創新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強動力。效應在於它的自催化性、低成本擴散與收益放大、能夠快速提高企業整體實力途徑。要策劃企業技術創新戰略,解決企業技術創新的基本原則、根本目標和主要規劃等全域性性、長遠性和方向性的問題。其次是管理創新。管理創新是創造一種更為有效的資源優化整合方式,面對經濟危機的衝擊,通過創新管理、內部挖掘潛力、向管理要效益,從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整合企業營銷資源,調整產品策略和營銷策略。廣大中小出口企業適當調整過度依賴歐美等傳統市場需求,積極開拓東南亞、中東、拉美等新興海外市場。充分利用好國家刺激內需的政策,統籌好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協調發展。同時企業應加強產品成本控制,調整產品結構和差異化的產品定價策略,從而充分挖掘市場潛力,提升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4.建立適應企業自身的人才體制,健全人才激勵機制。企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人才觀念,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能力。要大膽啟用企業自身多年培養起來的人才,同時吸收外來引進的人才,創新人才管理模式。企業應加強企業自身的文化建設,提升企業員工對企業的凝聚力。同時企業應當健全激勵機制,在新形勢下,要注重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的方式,要為人才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猜你喜歡:

金融危機方向畢業論文發表
金融危機研究畢業論文
相關知識
金融危機方面畢業論文代發表
金融危機方面畢業論文
金融危機方面畢業論文
金融危機方向畢業論文發表
金融危機會計畢業論文
金融危機會計畢業論文
金融危機博士畢業論文
金融危機博士畢業論文
金融危機碩士畢業論文
金融危機碩士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