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有什麼風俗禁忌:注意這些助你過個好秋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9日

  一般情況下,秋季在每年陽曆八月初,今年也是一樣,根據日曆顯示,今年秋季的時間是在2017年8月7日星期一。秋季之後的秋季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哦。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秋季的習俗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秋季的習俗介紹

  1、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秋季這天稱體重,並和立夏時體重對比。秋風一起,胃口大開,就想吃點兒好的,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當然首選吃肉,所謂“以肉貼膘”。

  2、稱水

  舊時,老百姓分別在秋季前後用同樣大小的容器裝滿水,然後稱重。如果秋季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秋季後的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澇。

  3、啃秋

  啃秋,又稱咬秋,漢族歲時風俗。即秋季日吃瓜。天津講究在秋季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秋季,將其咬住。江蘇等地也在秋季這天吃西瓜以“咬秋”,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秋季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

  4、吃“渣”

  山東、四川等地區流行秋季吃“渣”——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秋季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

  5、秋忙會

  秋忙會是秋季習俗之一,一般在農曆七八月份舉行,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其目的是為了交流生產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

  6、秋社

  秋社也是秋季習俗之一,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秋季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

  7、摸秋

  夏曆八月十五日,是為中秋節。這天夜裡婚後尚未生育的婦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謂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還是白頭到老的好兆頭。

  8、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帶有秋季日食秋桃的習俗。每到秋季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來。等到除夕,不為人知地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9、吃“福圓”

  秋季節氣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為“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10、食小赤豆

  從唐宋時起,還有在秋季,必須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11、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流行秋季吃“渣”,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秋季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

  12、懸秤稱人

  清朝時,那時嘉興的民間流行在這天以懸秤稱小孩的體重,再將體重與立夏時的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叫“苦夏”。那時的人們認為,既然瘦了就需要“補”,也就是秋季時俗稱的“貼秋膘”。

  13、立鰍

  無錫人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就是秋季這天會見立鰍。如果秋季有大風大雨,秋季這天稻田裡的泥鰍就會在水裡立直。

  14、吃雞蛋

  此外,秋季這天,在我國其他地區還有吃雞蛋、桃子等習俗。雞蛋,性平,補氣虛,有安神養心的功能。

  15、祈福

  在常州的武進地區,秋季會舉辦秋會紀念猛將菩薩,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秋季進補八大禁忌

  忌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保健養生雖然

  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別,但起碼應將用膳物件分為偏寒偏熱兩大類。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溫,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細。偏熱者,則手足心熱,口乾,口苦,口臭,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脈數。若不辨寒熱妄投藥膳,容易導致“火上加油”。

  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蔘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服維生素C,可致噁心、嘔吐和腹瀉。

  忌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而肉類

  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飲食清淡也不是不補,尤其是蔬菜類更不容忽視。現代營養學觀點認為,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忌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殊不知許多食物也是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如多吃薺菜可治療高血壓;多吃蘿蔔可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藥能補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紅棗、扁豆、藕等也都是進補的佳品。

  忌重“進”輕“出”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葷腥,餐餐大油膩,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需及時排出,而生活節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便

  祕。故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忌恆“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專服某一種補品,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尤其是老年人,

  不但各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需要全面地系統地加以調理,而且不同的季節,對保健藥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調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恆補不變,一補到底。

  忌越貴越補

  “物以稀為貴”,那些高貴的傳統食品如燕窩、魚翅之類,其實並無奇特的食療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蔥之類的食品,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另外,凡食療均有一定的物件和適應症,故應根據需要來確定藥膳,“缺什麼,補什麼”,切勿憑貴賤來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體,更應以實用和價格低廉為滋補原則。

  秋季的講究

  1、秋季有什麼講究之宜祛暑滋陰

  秋季之後,晝夜溫差加大,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多食用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醫學專家認為,秋季燥氣上升,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類等食物,少吃油膩厚味之物。

  2、秋季有什麼講究之調理脾胃

  實際上秋季後很長一段時間,氣溫還是較高的,空氣溼度也較大。再經過苦夏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虛,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調理脾胃應該側重於清熱、利溼、健脾,以使體內的溼熱之邪從小便排出,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

  脾虛的人常常食慾不振、肢體倦怠、面色萎黃,秋天不妨適度吃點健康和胃的食物,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如芡實、山藥等。

  經過一個夏天后,人們的身體消耗很大,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寒。因此,在選擇食物時,不宜過於寒涼,如西瓜、梨、黃瓜等,要少吃。

  3、秋季有什麼講究之心理調適

  秋季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秋季後雖然悶熱的暑氣依然存在,但人們一早一晚的感覺好多了。尤其是昨晚的一場細雨更是給人們帶來了秋的涼意,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的確晝夜溫差的展開,會使人體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都受到抑制,導致機體功能紊亂,進而使情緒低落,注意力難以集中,甚至還會出現心裡煩躁、多夢、失眠等一系列症狀,即人們通常所說的“低溫抑鬱症”。

  那麼我們最有效的方法就注重是心理調節,保持樂觀情緒,切莫“秋雨晴時淚不晴”的自尋煩惱。飲食上滋養好心情早餐一定要吃,儘可能食用牛奶、蛋、水果,補充蛋白質與鈣質的攝取量,以增強耐力與意志力。同時要多吃蓮藕、蓮子、甘草、紅棗、龍眼等,這些食物有養心安神的作用,對焦慮、抑鬱很有幫助。核桃、魚類等含有較多磷質,也會幫人們消除抑鬱。


掉頭髮吃什麼水果
秋季吃梨有什麼好處秋季吃梨的好處
相關知識
秋季有什麼風俗禁忌:注意這些助你過個好秋天
冬至的時候有什麼風俗禁忌
白露有什麼習俗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房屋留後門有什麼風水禁忌
房間地墊有什麼風水禁忌講究
客廳盤栽擺放有什麼風水禁忌
陽臺佈置有什麼風水禁忌
電視背景牆擺放有什麼風水禁忌
地毯的選擇有什麼風水禁忌
餐廳背景牆有什麼風水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