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漁夫的故事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夫的故事》一課就選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小編為四年級語文老師整理了《漁夫的故事》教學反思,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夫的故事》教學反思篇1

  在教學《漁夫的故事》一文時,我首先注意到了人物語言的特點,所以在組織課堂教學時進行了分角色表演,我要求扮演者表現出魔鬼的凶惡,漁夫的弱小機智,從語言、動作等方面把魔鬼漁夫的形象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這樣一個凶惡強大的魔和一個手無寸鐵、弱小的漁夫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全體同學抱以熱烈的掌聲。這些都在我的意料之中的。所以我認為,只要肯大膽放手,學生的潛力會最大限度的發揮。

  其次由淺人深,突破難點。本文的教學難點是對“立足於現實而又富有幻想”的這一藝術特色的理解。為突破這一難點。我從人物和情節角度,考慮、設計了一組由淺人深的問題,組織學生課堂討論,讓學生沿著教師鋪設的臺階,拾級攀登,逐步明確:漁夫是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是正義力量的代表;魔鬼是幻想中的人物,但是像魔鬼那樣的壞人在現實生活中是存在的,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種反動派的種種本性,它是邪惡勢力的化身。漁夫跟魔鬼的鬥爭情節也是幻想的,但是這種鬥爭正是現實生活中正義與邪惡鬥爭的曲折反映,最後漁夫的勝利則寄寓了“正能壓邪”的道理。

  同時我又引導學生開拓想像,訓練思維。愛因斯坦認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在賞析課文之後,要求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故事複述下來,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夫的故事》教學反思篇2

  《漁夫的故事》選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了所羅門王封鎖魔鬼的瓶子。他開啟瓶子,狡猾凶惡的魔鬼鑽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裡。這是個充滿智慧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語言形象生動,特別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與漁夫的對話,非常引人入勝,能充分調動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因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1.進一步學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簡要講述故事;2.通過閱讀對比,理解智慧的人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主題思想;3.學習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寫好人物外貌。圍繞這三個目標,我主要設計以下四個板塊:

  一、學會講故事 體會情節曲折

  這個板塊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感受故事情節的曲折之精彩,我首先引導學生找出這個故事的重點部分,即惡魔的出現時所編造的謊言和漁夫智鬥惡魔部分,讓學生在講故事的時候能注意如何把這兩處講精彩,由於這個環節需時較長,所以我選了一個口語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講述,這個學生能夠流利順暢地講完故事,但是沒有抓住能夠表現人物特點的話語,缺乏表現力,所以沒能吸引到其他學生的注意力。

  二、讀好人物對話 感悟形象特點

  這篇課文的人物對話非常生動,課文亦是以對話展開情節的,所以讀好人物的對話,就把握好了漁夫和惡魔的形象特點。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揣摩人物的心理與語氣,誇張地讀出兩人物的口吻。兩位同學繪聲繪色地朗讀,生動展現出惡魔的狡猾和漁夫的從容機智,同學們的積極性一下提高許多,準確地把握住了故事人物的特點。

  三、妙說一幅圖 引出故事主題

  “請同學們觀察插圖,解說為什麼畫得好?”文中的插圖面目猙獰的惡魔處在濃濃的黑煙之中,那是邪惡的象徵,而漁夫看見惡魔時向後傾倒的身軀顯示了他的弱小,凶惡強大的魔鬼和弱小的漁夫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但故事最後漁夫用智慧戰勝了惡魔,因此故事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不可戰勝的。這樣結合課文看圖說話,可以訓練學生的觀察和描述的能力,在這個環節中有些學生能根據惡魔的樣貌加以聯想,如“惡魔尖尖的手指就像鋒利的鐵叉,長長地向漁夫伸去,令人恐懼”。基本達到了這一板塊的訓練目標。

  四、細讀一個段 以讀促寫

  本篇課文第5自然段對惡魔形象的描寫非常傳神,整段話圍繞“凶惡”一詞,運用誇張的比喻、鋪張的排比句式,表現惡魔的極端凶狠,想象豐富奇特。因此,品讀這個段落我設計了三個問題,讓學生多角度地去思考,在細讀的基礎上,再讓學生髮揮想象仿寫一段,寫出漁夫“貧窮”的外貌。學生在描寫時都能嘗試運用排比比喻去描寫人物的外貌,想象也較豐富,但是對於“貧窮”的體現沒有準確的表達。

  這節課整體來說上得比較流暢,雖然品讀能做到較細緻,但是沒有亮點,我想這與我的課堂評價和教學語言一定的關係,語文課堂是一門語言藝術,它需要紮實豐厚的語文素養,也需要豐沛的激情和機智優雅的語言,所以,要上好一節課除了要熟悉教學流程之外,我還需要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當學生思維沒有展開時,我該如何引導,在學生回答之後我應該如何評價激勵他們的積極性。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夫的故事》教學反思篇3

  《漁夫的故事》一課選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故事中魔鬼的強大和漁夫的弱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但是故事卻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在教學本課時,我抓住兩個主要人物:魔鬼和漁夫,運用加定語的方法,填空“*** ***的魔鬼”,“*** ***的漁夫”。在課文中劃出有關語句,好好體會體會。學生很快就在課文中找到了答案:凶惡的魔鬼、狡猾的魔鬼、勇敢的漁夫、聰明的漁夫……

  課文語言形象生動,特別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與漁夫的對話,非常引人入勝,我讓同學們自由組合,幾人一個小組分角色表演課本劇,充分調動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猜你感興趣:

四年級語文下冊花的勇氣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下冊麥哨教學反思
相關知識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夫的故事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夫的故事說課稿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夫的故事課文
四年級語文下冊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下冊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下冊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下冊美麗的小路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下冊月亮的心願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媽媽的賬單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可貴的沉默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