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中班散文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由於幼兒年齡小,生活經驗少,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特別是欣賞散文詩,幼兒往往不能理解散文詩的含義。那到底該怎麼教學呢?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一

  欣賞是聽覺能力的訓練,但由於幼兒年齡小,生活經驗少,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特別是欣賞散文詩,幼兒往往記了上句,忘了下句,到整個活動結束,孩子還是沒有理解散文詩的含義。因此在欣賞散文詩的教學過程中,我嘗試著用啟發幼兒親自畫一畫、想一想、說一說、玩一玩的方法,來加深對散文詩的理解。這要比光聽的效果更好些。在教大班幼兒欣賞散文詩的探索過程中,我覺得以下幾種方法還是行之有效的:

  1、注意及時的引導,在引導幼兒主動地聽、說、問的基礎上激發孩子學習散文詩的興趣。剛開始教學散文詩的時候,我總是先讓幼兒聽,然後我講解,到最後是我講我的,幼兒仍然是一點也沒有理解。後來我想如果按照傳統的教法,幼兒是無法理解的。我決定改變教法,通過語言活動,引導幼兒聽,說,問。鼓勵幼兒把自己聽到的,想到的畫出來,幼兒邊聽邊畫,積極性相當高,而後,我根據內容把幼兒的畫剪下來進行重新組合,給它們取名字。例如:《冬爺爺的鬍子》這是一首短小凝鍊,富有童趣的散文詩,這首詩將風擬人為活潑可愛的小娃娃,將冬天擬為白色鬍鬚的老人,是一首有助於豐富幼兒的語言,陶冶幼兒情操的好材料。活動開始,我讓幼兒仔細欣賞散文詩,讓幼兒從中領略到詩的景色,語言,意境,韻味的美,然後進行啟發性提問:“假如你聽了這首詩,讓你畫一幅美麗的畫,你的畫裡會有什麼?”“冬爺爺的鬍子是什麼樣的?你見過嗎?”“假如你有一根冬爺爺的鬍子,你用它幹什麼?”等等,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幼兒思考講述,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再次欣賞時,就可以讓幼兒邊聽邊畫了,當

  幼兒看到自己的畫被老師組合成了一首散文詩時,都高興地拍起手來,欣賞散文詩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了。在一系列活動以後,我就鼓勵幼兒圍繞散文詩的內容提出問題。有的幼兒說:“冬爺爺的鬍子掛得那麼高?”有的幼兒說:“我怎樣才能得到一根冬爺爺的鬍子?”還有的幼兒說:“冬爺爺的鬍子會不會融化呀?”就這樣,整個活動,為幼兒提供了積極思考,豐富想象和口語表達的機會,幼兒學得非常高興。

  2、注意教材的設計,設計出幼兒主動參與和感興趣的活動。在充分了解每個幼兒發展水平的基礎上,把幼兒放在主體位置精心設計活動,幼兒才能主動參與活動。例如:我在設計欣賞散文詩《夏天》活動時,活動的每個環節我都注意從怎樣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這一點考慮。一開始,我就給幼兒足夠的時間來講述夏天的一些特徵。緊接著,我就在不出現圖片,不作任何暗示的情況下,讓幼兒完整欣賞散文詩兩遍,讓幼兒充分地整體地感受詩歌中的語言美,激發幼兒的欣賞興趣。然後,藉助探索性和啟發性的提問,以瞭解幼兒欣賞的水平。如:這一首散文詩中的夏天和你眼中看到的夏天有些什麼不同?你最喜歡散文詩中的哪一句話?為什麼?假如讓你聽著這首散文詩,畫一幅美麗的畫,你將會畫些什麼?然後我根據

  幼兒的回答,給予重點的,有針對性的指導。第一個問題,小朋友回答得非常好,後面的問題,每個幼兒回答得水平就大不一樣了。能力較強的幼兒說:“我喜歡柳葉打著孔,小花低下頭這一句,因為這一句描寫了夏天的樹和花可愛的樣子。”有的幼兒說:“我喜歡‘天邊掛上了晚霞’這一句,因為夏天的晚霞是最美麗的。”還有的說:“我喜歡‘大雨快活地下起來’這一句,因為夏天的雷雨是最有趣的。”而能力弱的幼兒只會說一些很普通的話,而且說不出喜歡的原因。儘管如此,我已經很滿足了,因為畢竟他們也參與了活動。最後我啟發幼兒圍繞“夏天”提了許多問題。整個活動自始至終給幼兒創設了較多的獨立思考,想象和表達的機會。正因為這樣,活動結束後,還有許多小朋友意猶未盡,圍在我的身邊問這問那。科技小製作

  3、注意環境的創設,讓幼兒在遊戲中提高欣賞散文詩能力。遊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兒總是喜歡嬉戲的,最怕束縛與禁錮,就象草木剛剛萌芽一樣,順應它就會自然生長,摧殘它就會萎縮衰退。因此,在欣賞散文詩的活動中,我打破了“讓幼兒靜靜地坐在那裡聽”的傳統觀念,改變了舊的模式,採用了在遊戲中學習的方法,為幼兒創設了輕鬆愉快,毫無壓抑感的環境。如:在欣賞散文詩《雪花》的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在冬季下雪時,引導幼兒觀察雪景,感知雪的顏色,形狀,質地。然後剪“雪花”貼在窗玻璃上,根據散文詩的內容,畫一幅美麗的雪景圖掛放於活動室內。活動開始,幼兒在配樂散文詩的伴奏下,按著節拍,做著小雪花飛舞的動作進入活動室,在形象鮮明的圖片中把

  幼兒帶入美的意境中。隨著活動的展開,散文詩內容的變化,扮演“高山,麥苗,房頂,大地”的幼兒完全置身於角色中,誘發了幼兒急於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接著,請幼兒用散文詩中的詞語回答問題,再次用動作,體態來自由表現。如:雪花是怎樣落下來的?小朋友做了飛舞的動作。落滿麥田,小麥苗怎麼樣呢?小朋友做了小麥苗睡覺的動作,表現出小麥苗很暖和的樣子。雪花這麼美,又這麼有用,我們應該怎樣?小朋友做了對雪花表示歡迎的動作。小朋友在寬鬆的氛圍中自由動作,學習活動達到了高潮,幼兒完全形色的要求表演出相應的動作。這樣的活動,達到了不給幼兒任何負擔,讓幼兒在玩中學的目的,實現了玩與學的統一。

  現在,我班的孩子對欣賞散文詩活動越來越感興趣了,會表演,會創編,會用畫表達出來,他們大多數已經學會了自己學,成為了學習散文詩的主人。

  二

  《春雨的色彩》

  設計背景

  為了讓幼兒感受散文的意境美,激發幼兒的審美能力和想象力;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幫助幼兒在理解散文的基礎上感受春天的生機,知道春雨對萬物生長的作用,特設計此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散文的意境美。

  2、發展幼兒的審美能力和想象力。

  3、幫助幼兒在理解散文的基礎上感受春天的生機,知道春雨對萬物生長的作用。

  重點難點

  春雨是比較抽象,很難讓幼兒直觀的感受!

  活動準備

  《春雨的色彩》課件,圖片。

  活動過程

  一、匯入課題

  1、聽音樂《春野》師幼談話。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春天的景色非常美,咱們一起去找春天好嗎?看課件春天來了。

  小燕子飛回來了,小河裡的冰融化了,小草發芽了,小花開了。

  師:“小燕子可以飛到小河裡去洗澡喝水,可是小草和小花也想洗澡喝水怎麼辦呢?”請小朋友幫忙,引出春雨。

  2、小朋友,你們知道春雨可以幫小花小草洗澡。但是你們知道春雨是什麼顏色的嗎?你為什麼說春雨是XX顏色的?

  3、下面請小朋友們欣賞一首好聽的散文詩,聽一聽散文詩裡是怎麼說的?

  二、活動過程:

  1、欣賞課件《春雨的色彩》。

  提問:小朋友你們看到了什麼?***下雨了***聽到了什麼聲音?***沙沙沙***房簷下都有誰?***小燕子、小麻雀、小黃鶯、小白鴿***它們在爭論一個什麼問題?***春雨的色彩***它們認為春雨是什麼顏色的?為什麼?

  春雨聽了大家的話是怎麼做的?我們一起完整的聽一遍散文詩看你們剛才回答的對不對。

  2、欣賞完後再提問:這首散文詩叫什麼名字?小鳥們在爭論一個什麼問題?它們認為春雨是什麼顏色的?

  3、小朋友們完整看課件小聲跟誦散文,可學說小鳥的對話,並自選角色進行表演。

  4、請小朋友分角色朗誦這首散文詩。

  教師小結:通過這首散文詩小朋友知道了小草、柳樹、桃樹、油菜花等植物的生長都離不開雨水。春雨非常美,它讓春天的大地變成了萬紫千紅。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想不想把美麗的春雨畫下來呢?***想***帶幼兒開著小飛機到活動室畫春雨。

  教學反思

  活動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教材內容分析:

  春天裡萬物復甦,百花爭豔、綠草如蔭、一派迷人的景色。《春雨的色彩》意境優美,散文詩中綿綿的春雨,屋簷下嘰嘰喳喳的小鳥,萬紫千紅的大地,給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與此同時啟發幼兒通過簡潔優美的語言以及相應的情景對話練習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啟發幼兒觀察、發現自然界的變化,感知春的意韻,並嘗試運用多種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現出來,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

  2、幼兒情況分析:

  中班的幼兒探究、分析、觀察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並且孩子們充滿了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欲,能主動地去探究周圍和環境的變化,並且能根據變化運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將感知到的變化加以表現。同時這個時期的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審美能力有一定的發展,孩子們在平時的活動中也積累了許多有關繪畫方面的經驗在活動展示出來。

  3、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課,你會表演散文。

  師:小鳥們各有自己的看法,讓我們也變成一隻只小鳥一起來爭論這個有趣的問題,好不好?

  1、幼兒每人從座位下面拿出一個頭飾,並看好自己是什麼小鳥。

  2、師幼一起朗誦散文,老師利用課件提示,幼兒表演。

  4、 幼兒互換頭飾,再次表演一次。

  四、仿編散文。

  師:春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到哪裡,哪裡就會變出美麗的顏色。那春雨還會是什麼顏色,會落到哪兒呢?還有哪些小鳥會來爭論?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1、 幼兒自由結伴進行仿編,老師巡迴指導。

  2、 老師示範仿編。

  3、 請2—3名幼兒到集體面前來仿編,給予表揚和鼓勵。

  三

  《綠色的書》

  活動準備

  自制《綠色的書》圖書***做成樹的外形***

  胸飾,動物圖片、樹的圖片若干。

  錄製的配樂散文

  活動目標

  理解散文,並運用動作表現散文詩中形象性的動詞:爭、睜、撲。

  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各種形式,感受散文詩所表達的意境美。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平時最喜歡讀書了,你喜歡看什麼書呢?***幼兒自由交流***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本書,是一本你從沒讀過的書,你們看***出示自制圖書***?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教師:到底誰喜歡讀這本綠色的書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散文詩《綠色的書》。

  2.理解散文詩第一段的內容。

  ***1***初步欣賞散文第一段。

  教師:誰來讀這本綠色的書了?

  小鳥***星星、露珠***是怎麼讀這本綠色的書的?

  ***2***再次傾聽散文第一段,用動作表現爭、睜、撲。

  教師:小鳥***星星、露珠***是怎麼讀這本綠色的書的?

  ***3***表演散文第一段

  3.理解散文詩第二段的內容。

  教師:大家為什麼都喜歡讀這本綠色的書呢?我們一起從散文詩中找到答案。

  ***請幼兒聽錄音完整地欣賞散文。***教師:小鳥、星星、露珠為什麼都喜歡讀這本綠色的書?

  4.完整欣賞散文詩,體驗優美的意境。

  5.創編:綠色的書

  ***1***教師:現在老師就是一棵樹,你覺得誰會來讀我呢?

  它會怎麼讀呢?

  ***2***幼兒創編

  ***3***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創編的書。

  6.結束活動。

  師:現在我們都是綠色的樹了,我們去把它們變成一本本綠色的書,好嗎?

  指導幼兒邊欣賞散文詩邊製作綠色的書。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表演區繼續表演散文詩。

  在美工區中放入樹等製作圖書的材料,幼兒繼續創編綠色的書。

新教材語文教案模板
不作為亂作為整改方案
相關知識
幼兒中班散文教案
幼兒小班散文教案
幼兒大班故事教案素材
幼兒小班畫畫教案
中學散文教案
幼兒中班學期教學計劃
幼兒中班常規教育隨筆
幼兒託班繪畫教案
幼兒中班數學教學計劃
幼兒中班語言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