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教育建設探究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社群教育是在一定地域範圍內,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以全體社群市民為教育物件開展的旨在提高全體社群成員素質,促進社群建設和發展的全員、全程、全方位系列教育。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社群教育課程建設探究》

  摘要:加強對社群教育課程建設的調查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社群教育課程建設是營造社群和諧氛圍的需要,是提升社群居民素質的需要,是豐富社群文化內涵的需要,是促進社群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要豐富社群教育課程建設的內容,既要調查研究居民學習意向,又要突出地方特色,緊跟時代步伐。社群教育課程建設要與時俱進,同時也要整合成體系,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做到服務於民。

  關鍵詞:社群教育課程;建設;研究

  2013年8月20日,江蘇省社會教育服務指導中心組織開展了第二批優秀鄉土課程***讀本***申報評選活動。經專家評審,江寧區東山街道社群教育中心編寫的《與市民同行――家庭教育讀本》榮獲二等獎,谷裡街道社群教育中心的《谷裡街道市民文明禮儀手冊》、東山街道社群教育中心的《與市民同行――健康知識讀本》、淳化街道社群教育中心的《珠米飄香》獲三等獎,東山街道社群教育中心的《與市民同行――心理百科》、谷裡街道社群教育中心的《禮儀故事集》、《谷裡街道市民健康知識手冊》等榮獲優秀獎。從近年來江寧申報參評的課程來看,江寧的社群教育課程建設正從無到有,從平庸到打造精品,不斷追求卓越。江寧緊緊把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關於全民終身教育的有關精神和《江蘇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檔案要求的契機,不斷加大探索社群教育課程建設的步伐,堅持以地方社群教育課程建設為核心,以方便居民學習、讓居民願學、樂學為宗旨,努力構建終身學習體系。

  統一思想,充分認識社群教育課程建設的重要性

  社群教育是在一定社群範圍內利用各類教育資源,面向社群內全體成員,開展旨在提高全體成員整體素質和生活質量,服務社群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教育活動。社群教育同其他各類教育形式一樣,課程建設是整個教育體系構建的核心。

  1.加強社群教育課程建設是構建和諧新社群的需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終身學習已成必然趨勢,而社群教育已成為人民群眾接受終身教育的有效載體。

  構建和諧新社群,關鍵在轉變市民的思想觀念,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江寧正處在產業轉型之中,市民素質參差不齊,只有對他們開展系列市民化教育,建設一個現代化、生態型的和諧新江寧才可能成為現實。因此,必須從市民群眾生活實際出發,按不同需求,開發涵蓋職業技能、休閒娛樂、文化素養等各種系列課程,使學員按需所取、按需來學,自覺參加到學習中來。

  2.加強社群教育課程建設是提升社群居民素質的需要

  促進江寧全面發展,必須先全面提升社群居民素質。通過社群教育課程開發,可以培訓社群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提高在職新市民的專業技能,改善投資環境;通過社群教育課程開發,可以提高社群新市民的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通過社群教育課程開發,可以豐富社群居民的精神生活,滿足他們對文化學習的需求;通過社群教育課程開發,還可以增強新市民的社群歸屬感,增強社群的凝聚力。

  3.加強社群教育課程建設是豐富社群文化內涵的需要

  通過社群教育課程的建設,可以提煉、傳承社群的優秀文化,展示、實現多個社群自身的文化優勢與文化特色,開發和發展新的文化資源,從而達到以優秀的文化、特色的文化、個性的文化來影響、教育、發展社群成員的目的。

  4.加強社群教育課程建設是促進社群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社群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社群教育的先行與發展,這是因為社群的經濟發展,需要社群良好的人力資源做保障。要促進社群可持續發展,社群教育課程建設應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對市民進行現代觀念、文明準則和城市意識教育,破除封閉保守、急功近利、自由散漫思想,樹立遵紀守法、依法辦事的法制觀念及生態意識、文化意識等。要促進社群可持續發展,社群教育課程建設還應引導和教育社群居民轉變觀念,確立沒有技能、不提高技能就不可能穩定就業的新觀念,確立自謀職業、競爭就業的新意識,要充分發揮社群教育的作用,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勞動力素質。

  廣泛調查,摸清居民實際學習需求

  對社群居民進行社群教育課程學習的需求調查,是社群教育課程開發的前提。社群教育課程的開發要符合居民生活、學習、發展的需求,這樣的課程建設才會有生命力,這樣的課程的學習才會是美好的。我們在橫溪街道和淳化街道社群居民中發放了300份問卷調查,在湯山、湖熟、谷裡街道與部分村***社群***及企業、事業單位代表召開了場座談會,在橫溪、秣陵街道對100戶居民進行了電話諮詢。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多數居民願意參加一些對身體有益的休閒娛樂、修心養性的活動;願意參加一些對生活技巧、生產技能有幫助的培訓活動。只不過是不同類別、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在不同的時間段上,需求不同。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座談會的反饋以及電話回訪等相關資訊的分析研究,我們得到了下一步課程建設的一些建議:比如針對學生,可以開發跆拳道、武術、書法、繪畫、音樂、樂器、舞蹈等課程,以促進孩子健康成長;針對青壯年人,可以開發各種技能培訓課程,以提高居民就業質量;針對老年人,可以開發時事、健康、安全、書畫、攝影、休閒等課程,以促進老年人安享晚年;針對殘疾人,可以開發殘疾人實用技術課程,以改善殘疾人生活質量等;雙休日可開發青少年校外素質教育、上班族的閒暇教育以及各種技術、技能的培訓,週一到週五可開發老年教育,讓老年人在雙休日可和家人團聚一下等等。

  突出特色,豐富社群教育課程內容

  現在,江寧的社群教育已經由原來成人教育中單一的掃盲發展到涵蓋老年教育、青壯年學歷提升和技能培訓、青少年的校外素質教育等等終身教育範疇。社群教育內容越來越廣泛、越來越講求實用化。

  1.突出地方特色

  社群教育的物件是社群人,自然“以人為本”也應成為社群教育課程建設的基本原則。社群特色課程應以當地特定的社會背景為基礎,以“特”為著眼點,強調本土特徵:如東山街道教育資源比較豐富與集中,可以大力開展青少年的校外素質教育和各種技術技能的中、高階培訓活動;湯山街道有陽山碑材、湯山溶洞,東善橋街道有牛首山、南唐二陵、鄭和墓,江寧街道還有“五朵金花”等等,這些地方可開展旅遊、餐飲、禮貌禮節等服務與技能的教育培訓活動;橫溪街道是西瓜之鄉,可以開展西瓜系列的教育培訓以及舉辦“中國橫溪西瓜節”等活動;江寧的黃龍峴、竹園山、石塘夜合山、七仙銀芽、西鐵城、方山等地可開展茶文化研究;像丹陽龍燈、獅子燈等地方“非遺”,湖熟板鴨、銅山狗肉、東山老鵝等地方美食,東山曉月、方山定林寺、祖堂巨集覺寺、楊柳村99間半、秦淮古河等歷史古蹟都是具有鮮活生命力的地方特色素材。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社群教育建設探究論文
綜合素質學習心得3篇
相關知識
社群教育建設探究論文
社群教育建設探究論文
中美教育對比探究論文
體育教育專業探究論文
幼兒教育問題探究論文
幼兒環保教育相關探究論文
德育教育相關探究論文
學校教育增值探究論文
遠端教育相關探究論文
生命安全教育語境下河南省中小學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