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口腔護理小技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新生寶寶是沒有牙齒的,那這是不是意味著寶寶的口腔護理就可以忽視呢?如果不是要如何護理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新生寶寶口腔護理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新生寶寶的日常護理步驟

  1.保持衛生

  母乳的媽媽要嚴格保持乳頭的衛生,餵奶粉的也要保證奶具的衛生。

  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來說,在餵哺前應用肥皂清洗雙手和乳頭,擦拭乳頭的毛巾也應消毒後再使用。人工餵養的寶寶,奶瓶及滴管均應清洗乾淨並高溫消毒後才能給寶寶使用。測奶液溫度時,可以在手背上滴一滴,而不要直接吸橡皮奶嘴,以避免細菌傳播。

  還要知道一點,不要過分的親吻寶寶的嘴,否則會將大人口中的致病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傳染給寶寶。寶寶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因此而引發疾病。

  2.不要讓寶寶含著奶嘴入睡

  寶寶有很強的依賴性,比如有些孩子喜歡含著奶嘴入睡。另外,也不要讓寶寶含空奶嘴入睡,這會限制寶寶口腔內正常的唾液分泌,還會對寶寶日後牙齒的生長造成影響。

  3.口腔護理的禁忌

  禁忌一:挑“馬牙”

  切記不要採用不潔的針去挑刺“馬牙”,否則會引起口腔感染,甚至併發新生兒敗血症、化膿性腦膜炎等嚴重全身疾病,威脅新生兒健康和生命。

  禁忌二:擦拭口腔

  由於新生兒口腔黏膜柔嫩,如果用不潔之物擦拭口腔,易引起口腔黏膜上皮及黏液腺增生。

  孩子不會說話,如果不舒服只能用哭來表達,一定要仔細觀察孩子的哭聲是否正常,如果發現孩子有應該喝奶但不喝的情況,只是一味的哭,就要看孩子是否有了口腔疾病的發生,不能分辨就一定找兒科醫生給予診斷,找出原因,以免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

  二、寶寶長牙的症狀

  1、疼痛:寶寶可能表現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跡象。

  2、暴躁:牙齒帶來的不適會讓寶寶脾氣暴躁和愛哭鬧,在出牙前一兩天尤其明顯。

  3、臉頰發紅:媽媽可能留意到寶寶的臉頰上出現了紅色的斑點。

  4、流口水:出牙時產生的過多唾液會讓寶寶經常流口水。

  5、啃、嚼或咬東西:把任何東西放到寶寶嘴巴附近,他可能會出現以上動作。

  6、牙齦腫脹:檢查一下寶寶的嘴巴,看看牙齦上是否有點紅腫或腫脹。

  7、睡不安穩:寶寶可能會在半夜醒來,並且看起來煩躁不安,儘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穩。

  8、體溫升高:出牙能使體溫稍稍升高,所以寶寶可能會覺得比平時熱一點。

  9、屁股疼痛:雖然我們還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媽媽已經注意到,寶寶出牙時更容易患上尿布疹,並且可能大便會過稀。

  三、寶寶長牙期間的護理要點

  1、寶寶長牙一般是不疼的,但有些寶寶會感到不舒服和煩躁。媽媽可以用乾淨的手指或溼潤的紗布,放入寶寶的口中磨擦牙齦,這樣會對寶寶有所幫助。涼涼的出牙環也可以用來緩解寶寶長牙時的牙齦不適。

  2、要正確並有選擇地使用牙膠等磨牙工具,過多地使用牙膠對寶寶沒有好處。

  3、寶寶長牙不會引起發燒。有的寶寶會在長牙時發燒,如果媽媽發現寶寶長牙發燒,應該帶寶寶去看醫生,檢查後對症治療。

  4、母乳餵養對寶寶的牙齒髮育是有利的。

  5、寶寶6個月大時就可以使用水杯,1歲時就別再給寶寶用奶瓶了。這些有利於寶寶的牙齒髮育。

  6、在兩餐飯之間只要新增些水或普通純牛奶即可,不要讓寶寶喝果汁或其他飲料,因為裡面存在大量的糖,容易誘發齲齒。如果媽媽想給寶寶喝些果汁或加了甜味劑的牛奶,可以直接讓寶寶在用餐時飲用。

  7、寶寶出第一顆牙時,媽媽就應該幫寶寶刷牙了,一天兩次。最重要的一次是在晚上就寢前。要用輕柔的嬰兒牙刷,擠上少量的牙膏,輕輕地幫他刷牙。注意不要讓寶寶吞食牙膏。

  8、注意正確的餵養方式,避免將奶瓶拿得太高。寶寶如果有吮手指、咬嘴脣、咬物、吐舌、下頜前伸等不良習慣以及奶嘴使用時間過長等,媽媽要及時糾正,因為這些因素會讓寶寶牙齒變成地包天,即寶寶牙齒出現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外面,下頜前突。

老年人飯後胃脹怎麼辦_老年人飯後胃脹吃什麼好
新生寶寶口腔護理小技巧
相關知識
新生寶寶口腔護理小技巧
新生寶寶口腔護理小技巧
教你足部護理小技巧
教你足部護理小技巧
冬季臉部護理小技巧
冬季臉部護理小技巧
冬季新生兒有什麼護理技巧
怎麼為嬰兒做口腔護理
寵物狗泰迪怎麼養寵物狗泰迪的口腔護理
新生兒黃疸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