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的最後一封信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最後寫的信,是人生總結出來的肺腑之言,寫在一封信中,文字不多,意蘊卻是深厚的。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篇一

  朱光潛:談人生與我——給青年的最後一封信

  朋友:

  我寫了許多信,還沒有鄭重其事地談到人生問題,這是一則因為這個問題實在談濫了,一則也因為我看這個問題並不如一般人看得那樣重要。在這最後一封信裡我所以提出這個濫題來討論者,並不是要說出什麼一番大道理,不過把我自己平時幾種對於人生的態度隨便拿來做一次談料。

  我有兩種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種方法裡,我把我自己擺在前臺,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塊玩把戲;在第二種方法裡,我把我自己擺在後臺,袖手看旁人在那兒裝腔作勢。

  站在前臺時,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樣,不但和旁人一樣,並且和鳥獸蟲魚諸物也都一樣。人類比其他物類痛苦,就因為人類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類重要。人類中有一部分人比其餘的人苦痛,就因為這一部分人把自己比其餘的人看得重要。比方穿衣吃飯是多麼簡單的事,然而在這個世界裡居然成為一個極重要的問題,就因為有一部分人要虧人自肥。再比方生死,這又是多麼簡單的事,無量數人和無量數物都已生過來死過去了。一個小蟲讓車輪壓死了,或者一朵鮮花讓狂風吹落了,在蟲和花自己都決不值得計較或留戀,而在人類則生老病死以後偏要加上一個苦字。這無非是因為人們希望造物主宰待他們自己應該比草木蟲魚特別優厚。

  因為如此著想,我把自己看作草木蟲魚的儕輩,草木蟲魚在和風甘露中是那樣活著,在炎暑寒冬中也還是那樣活著。像莊子所說,它們“誘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它們時而戾天躍淵,欣欣向榮,時而含葩斂翅,晏然蟄處,都順著自然所賦予的那一副本性。它們決不計較生活應該是如何,決不追究生活是為著什麼,也決不埋怨上天待它們特薄,把它們供人類宰割凌虐。在它們說,生活自身就是方法,生活自身也就是目的。

  從草木蟲魚的生活,我覺得一個經驗。我不在生活以外別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別求生活目的。世間少我一個,多我一個,或者我時而幸運,時而受災禍侵逼,我以為這都無傷天地之和。你如果問我,人們應該如何生活才好呢?我說,就順著自然所給的本性生活著,像草木蟲魚一樣。你如果問我,人們生活在這幻變無常的世相中究竟為著什麼?我說,生活就是為著生活,別無其他目的。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說,人生是多麼苦惱呵!我說,人們並非生在這個世界來享幸福的,所以那並不算奇怪。

  這並不是一種頹廢的人生觀。你如果說我的話帶有頹廢的色彩,我請你在春天到百花齊放的園子裡去,看看蝴蝶飛,聽聽鳥兒鳴,然後再回到十字街頭,仔細瞧瞧人們的面孔,你看誰是活潑,誰是頹廢?請你在冬天積雪凝寒的時候,看看雪壓的松樹,看看站在冰上的鷗和遊在水中的魚,然後再回頭看看遇苦便叫的那“萬物之靈”,你以為誰比較能耐苦持恆呢?

  我拿人比禽獸,有人也許目為異端邪說。其實我如果要援引“經典”,稱道孔孟以辯護我的見解,也並不是難事。孔子所謂“知命”,孟子所謂“儘性”,莊子所謂“齊物”,宋儒所謂“廓然大公,物來順應”,和希臘廊下派哲學,我都可以引申成一篇經義文,做我的護身符。然而我覺得這大可不必。我雖不把自己比旁人看得重要,我也不把自己看得比旁人分外低能,如果我的理由是理由,就不用仗先聖先賢的聲威。

  以上是我站在前臺對於人生的態度。但是我平時很歡喜站在後臺看人生。許多人把人生看作只有善惡分別的,所以他們的態度不是留戀,就是厭惡。我站在後臺時把人和物也一律看待,我看西施、嫫母、秦檜、岳飛也和我看八哥、鸚鵡、甘草、黃連一樣,我看匠人蓋屋也和我看鳥鵲營巢、螞蟻打洞一樣,我看戰爭也和我看鬥雞一樣,我看戀愛也和我看雄蜻蜓追雌蜻蜓一樣。因此,是非善惡對我都無意義,我只覺得對著這些紛壇擾攘的人和物,好比看圖畫,好比看小說,件件都很有趣味。

  這些有趣味的人和物之中自然也有一個分別。有些有趣味,是因為它們帶有很濃厚的喜劇成分;有些有趣味,是因為它們帶有很深刻的悲劇成分。

  我有時看到人生的喜劇。前天遇見一個小外交官,他的上下巴都光光如也,和人說話時卻常常用大拇指和食指在腮旁捻一捻,像有鬍鬚似的。他們說這是官氣,我看到這種舉動比看詼諧畫還更有趣味。許多年前一位同事常常很氣憤地向人說:“如果我是一個女子,我至少已接得一尺厚的求婚書了!”偏偏他不是女子,這已經是喜劇;何況他又麻又醜,縱然他幸而為女子,也決不會有求婚書的麻煩,而他卻以此沾沾自喜,這總算得喜劇之喜劇了。這件事和英國文學家哥爾德斯密斯的一段逸事一樣有趣。他有一次陪幾個女子在荷蘭某一個橋上散步,看見橋上行人個個都注意他同行的女子,而沒有一個睬他自己,便板起面孔很氣憤地說:“哼,在別地方也有人這樣看我咧!”如此等類的事,我天大都見得著。在閒靜寂寞的時候,我把這一類的小小事件從記憶中召回來,尋思玩味,覺得比抽菸飲茶還更有味。老實說,假如這個世界中沒有曹雪芹所描寫的劉姥姥,沒有吳敬梓所描寫的嚴貢生,沒有莫里哀所描寫的達爾杜弗和阿爾巴貢,生命更不值得留戀了。我感謝劉姥姥。嚴貢生一流人物,更甚於我感謝錢塘的潮和匡廬的瀑。

  其次,人生的悲劇尤其能使我驚心動魄。許多人因為人生多悲劇而悲觀厭世,我卻以為人生有價值正因其有悲劇。我在幾年前做的《無言之美》裡曾說明這個道理,現在引一段來:

  “我們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為它是最不完美的。這話表面看去,不通已極。但是實含有至理。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類所過的生活——比好一點,是神仙的生活,比壞一點,就是豬的生活——便呆板單調已極,因為倘若件件事都盡美盡善了,自然沒有希望發生,更沒有努力奮鬥的必要。人生最可樂的就是活動所生的感覺,就是奮鬥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既完美,我們如何能嘗創造成功的快慰?這個世界之所以美滿,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機會,有想像的田地。換句話說,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這個道理李石岑先生在《一般》三卷三號所發表的《缺陷論》裡也說得很透闢。悲劇也就是人生一種缺陷。它好比洪濤巨浪,令人在平凡中見出莊嚴,在黑暗中見出光彩。假如熱河真正刺中秦始皇,林黛玉真正嫁了賈寶玉,也不過鬧個平凡收場,哪得叫千載以後的人啼噓讚歎?以李太白那樣大才,偏要和江淹戲弄筆墨,做了一篇《反恨賦》,和《上韓荊州書》一樣庸俗無味。毛聲山評《琵琶記》,說他有意要做“補天石”傳奇十種,把古今幾件悲劇都改個快活收場,他沒有實行,總算是一件幸事。人生本來要有悲劇才能算人生,你偏想把它一筆勾銷,不說你勾銷不去,就是勾銷去了,人生反更索然寡趣。所以我無論站在前臺或站在後臺時,對於失敗,對於罪孽,對於殃咎,都是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個熱心驚讚。

  朋友,我感謝你費去寶貴的時光讀我的這信,如果你不厭倦,將來我也許常常和你通訊閒談,現在讓我暫時告別吧!

  你的朋友孟實

  9.21

  篇二

  陳春花離任前給新希望六和團隊

  最近的幾個月讓我花費最多精力去思考的話題,只有一個,那就是下一個三年新希望六和會是什麼樣子。在經歷了一個完整的三年調整,我們實現了當初設定的追求,用向自己挑戰的勇氣,去贏得一個觸底反彈的機會,去煥發一個大型農牧企業的全新生機,去贏回屬於我們的市場尊嚴。這一切,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做到了。因此在這一刻,才讓我有條件,展開了下一個三年的思考與選擇。

  有朋友問我,如何看待過去的時間,我回復給這位朋友時寫道:時間,總是能夠穿透一切,在過去的日子裡,無論是迷茫、痛苦、不安與快樂,都在時間的沉澱下,豐滿了這些年。走過這段路,終於發現,那曾經深刻的記憶,早在過去的時光裡,已成為過去;哪怕你患得患失,哪怕你妄自菲薄,哪怕你躊躇滿志,哪怕你心滿意足,可以確定無疑的是,你的一切都已被悄然改變。

  對於你我來說,這是一段值得珍藏和驕傲的時光。我們所戰勝的不僅僅是產業及時代的挑戰,更是戰勝了我們自己;我們所經歷的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的轉型,更是經歷了自我的轉型;我們所付出的不僅僅是汗水和辛苦,更是付出了摯愛與真情;我們所做的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在成就一份美好的事業。

  當我有機會去規劃下一個三年的時候,能夠畫出新的藍圖,是因為有這樣一個團隊——新希望六和人。我們有著樸實的韌性、樸素的習慣、美好的情懷以及遠大的理想,這些正是新希望六和能夠與時代同步,擁抱時代之根本。我有幸,與大家在一起,能夠虔誠地傳遞知識、理念與情懷;能夠認真地理解顧客、市場與夥伴;能夠開放地接納變化、挑戰與創新;能夠堅韌地轉型、揚棄與前行。

  正因為這一切,下一個三年,我們會成為一家讓消費者感知到的公司,讓合作伙伴歡喜的公司,讓員工愛戀的公司,讓社會欣喜的公司。感知、歡喜、愛戀、欣喜,我把這些內心最喜愛的詞彙嵌入到下一個三年戰略規劃裡,是因為我知道,你們會把這一切嵌入到產品與價值創造中,而到那個時候,我們的自豪與幸福,也會嵌入到每一位新希望六和人的生活中。

  要做到這一切,需要我們每一位管理者,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精進自己,從我的角度,我希望大家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也是我對未來的寄語。

  一、人的高度是由雙手決定的。

  “手比頭高”這是我個人的座右銘之一。人的高度不是由思想決定的,是由雙手決定的。一個優秀的經理人能夠持續地完善自己的行為,以比別人更高的標準來行動。從根源上來解惑,我們必須知道:戰略更重要的是行動而不是思想。從經理職能的角度來解惑,我們必須知道:經理人不是思想者而是行動者。從做人的道理來理解,我認為:人之優秀正是基於他的行動,企業也如此。

  還記得到埃及分公司的感受,在一大片的黃沙之中,看到熟悉的藍色廠房,23位中方同事,帶領著70多位埃及本地同事,僅用四年的時間,在一個全新的地方,又遇到社會政治環境劇烈波動的情形,依然創造了當年投產當年盈利,次年投設第二家工廠,接著籌備第三家工廠的業績。一直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成彬養的一條稱之為Tiger的狗,因為一直住在沙漠裡,實在是太孤獨了,兩次從二樓跳下來,不想活了。成彬只好細心地和Tiger交流,做思想工作,並讓它理解到這裡是個好平臺以及發展的意義,抑鬱一掃而光,當我再看到它的時候,它很快樂了。這是個故事,卻也真實。

  我們走到海外21個國家,憑藉的就是同事們的行動力和堅持,用18年的時間,創造了一個新希望海外發展模式。我們走進國內的25個省份,無論是南方北方,無論是酷暑和嚴寒,同事們用行動詮釋了一家飼料企業從微小長成全球第二的壯麗篇章。

  作為個體,經理人可以是一個充滿理想的人,可以是一個熱愛思考的人,也可以是一個不屈從於現實的人,但當作為職業選擇的時候,經理人只能夠承擔作為職業所必須承擔的角色,而這個角色決定了他必須是一個充滿理想而又腳踏實地的人,必須是一個熱愛思考而又身體力行的人,必須是一個面對現實解決問題的人。這樣的要求也許在很多經理人看來太過苛刻,但是一旦成為經理人,你所承擔的責任便要求你必須如此思考、如此行事,行動才是首要的選擇。

  二、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還記得三年前我們決定擁抱網際網路的時候,我們什麼也不懂,甚至連我們與網際網路是否有關聯都不能確定。但是,我們知道,如果不擁抱網際網路就會被淘汰,所以在永好董事長的帶動下,我們去做了。我們選擇“新希望六和+”,或者“+新希望六和”的方式去嘗試,還真的嚐到了網際網路的味道。

  三年前,我們決定打造養殖技術平臺,沒有基礎,沒有模式,我們去做了。“福達計劃”就這樣呈現在行業面前,締造了一個全新的產業服務平臺,讓我們從一家飼料公司有能力轉型掌控與服務養殖。

  兩年多前我們決定做食品研發,即使沒有技術、沒有積累,甚至沒有人,但是我們去做了。美食發現中心就成為一道亮麗的彩虹,讓新希望六和成為食品領域的強勢進入者。

  一年多前,我們決定打造創新事業平臺,一個大型的傳統企業如何做內部創新,沒有經驗,沒有標杆,但是我們去做了。一年後的今天,無論是網際網路金融、金橡樹投資、新道路託管、新雲和創大資料平臺等等,讓人們在重新理解新希望六和的時候,感知到了創新的品質與內涵。

  這是一種決心與胸懷,這是一種選擇與韌性,整個三年我們都在持續的轉型中。當我們第一時間告訴大家,我們要整體轉型的時候,很多人懷疑與擔心,但是我們去做了。第一次從青島中心拆分、產品瘦身開始,第二次經歷產銷分離,第三次三大中心拆分、新區設立與劃小經營單元,第四次專業能力公司化及創新平臺設立,第五次公司內部聚落一體化,以及基地平臺建設。每一次調整都是一次陣痛,每一次調整都是一次考驗。可喜的是,我們經受住了考驗,迎來了一個屬於我們的全新成長。

  三、堅守由外而內的原則,與顧客在一起。

  堅持貼近顧客,要求企業必須成就顧客而不是自己。只有和顧客在一起,才會獲得生機,只有顧客才是增長的決定性因素。市場不是由上帝、大自然或者經濟力量創造的,而是由企業家創造的。企業家必須設法滿足顧客的需求,是顧客決定了企業是什麼,因為只有當顧客願意付錢購買商品或者服務的時候,才能把經濟資源轉化為財富,把物品轉化為商品,才會有企業存在的價值。

  企業認為自己的產品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顧客在哪裡?顧客如何認知你的產品,顧客最後決定企業的前途和成功。顧客對於企業的認同,對於企業產品的認同,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顧客對於企業的評價,將決定這家企業是什麼樣的企業,它的產品如何,以及這家企業是否會興旺發達。所以德魯克說,“顧客是企業的基石,是企業存活的命脈,只有顧客才能創造就業機會。社會將能創造財富的資源託付給企業,也是為了滿足顧客需求。”

  當我們判斷出農牧行業進入到消費者評價,而非農牧行業自身評價的時候,我們堅定地去建立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體系,去實現全過程的可追溯,投入福達計劃,確立雲動保系統的覆蓋。從隊伍建設,體系搭建,標準制定以及全過程控制,一步一步地走出屬於我們自己的選擇。

  由外而內的觀察方法是企業成功的必要條件,只有從外部尋找到價值,企業才能夠獲得生機。使企業持續充滿活力的因素在於外部,而不在於內部的直接控制,顧客才是這些外部現實力量的推動者。正是為顧客提供價值的願望使企業有了目標,也正是滿足顧客的需求使企業實現了目標。

  四、人先於利潤

  如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創造力和對顧客的優質服務,取決於以什麼方式進行管理,人本管理最好的註解就是:用愛來經營。

  我們在2013年設立美好互助金,每個員工拿出100元錢,6萬員工就有600萬,這筆錢在每一年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員工,使員工得到幫助並擁有了大家的愛。幾天前我們一位年輕的員工得了重病,需要一筆大的治療費,我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很多很多員工自發去籌款,在山東片聯,及其他事業單元,很多同事線上下捐款,公司行政服務部與工會的同事也代表公司伸出大愛之手。每一筆款都是一份真誠的愛,我為有這樣的同事感到幸福,愛的種子就這樣默默深植於新希望六和人的內心。

  培育人的“三英計劃”,為員工做實事的“暖心工程”,新事業平臺設立、事業合夥人機制以及專業隊伍的打造,為山區孩子送去愛心的“暖冬”行動等等,所有的努力,只為讓我們的同事能夠有機會發揮能力,創造價值。

  任何一個組織或企業都是由許多不同個性和品格的個人所組成的。領導的管理職能的定義,是指影響人們為組織或企業目標做出貢獻的過程。具體而言,管理者的工作就是要讓不同個性和品性的個人能夠在特定組織或企業中和諧相處,發揮出群體合作的影響力,以實現組織或企業的目標。這樣看來,管理者的領導職能實質上就是一種影響力,它是藝術性地影響人們心甘情願、滿懷熱情為實現組織的目標而努力奮鬥的過程。

  當我們再一次確定企業願景時,“美好公司”的打造,成為我們戰略必要的構成部分。高層次的戰略性管理不需要也不應該侷限在傳統意義上所關心的問題中,諸如利潤。更明確地說,成功的領導者依靠的是對突出強調企業文化體系的戰略性創造,在這種體系下,人才能夠真正發揮才能。啟用個體與組織啟用,成為我們三年來最大的一筆寶貴財富。

  五、以創新超越變化

  如果回顧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每一次進步都是源於創新;如果回顧企業發展的歷史,每一次超越危機,都是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帶來突破,並使得企業保持旺盛的發展。

  為什麼創新會有如此的魅力?因為作為企業的創新精神就是創造顧客的能力,對於企業競爭能力實質的理解可以讓我們評判企業的真實能力。企業競爭能力實質上就是指企業配置和使用各種生產要素的能力。一般認為,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根本特徵就是創造顧客的價值。具有如下特徵:一是在顧客價值方面,對顧客所看重的價值,即顧客的核心利益能做出關鍵性的貢獻;二是在差異化優勢方面,能在競爭中表現出自己的獨特之處,其獨特之處是顧客的認同。福達計劃與模式創新的打造,是我們基於顧客成長計劃所做出的努力。

  當與我們養豬大學教練在一起,當有機會親手掀開養禽大學的牌匾,當與各個農業大學和研究機構一起見證產業學院成立的時候;當看到資訊中心同事們用絕決的勇氣完成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時候;當走入區域市場,看到一個又一個貼近市場的經營模式出現的時候;當參加創新大賽,與年輕的小夥伴們站在望京SOHO的廣場上擺出“橙子”造型的時候;當與海外留學生一起理解和學習中國文化的時候;當感染於大家讀書中所分享的收穫,以及服務員工的全新方式時;當看到內控體系建設,財務穩健與海外平臺落地生根,各個專業部門的強能力、技術及質量趨完善的時候;當我和小夥伴們一起勾勒戰略規劃,與技術專家、院士們開啟院士工作站的牌匾時;當我們展開國內外購併,看到董事辦、投資發展部協同內外所有相關專業團隊精誠合作的時候;當我看到普惠擔保創新服務惠及養戶的時候;當美好成為馬拉松的標識,VIP50的未來營銷學院出現的時候;當我看到核心班子成員一次又一次尋找轉型的創新方案的時候,我知道,每一次的創新,都讓公司累積著核心能力,都讓我們更貼近顧客。

  創造顧客本身就創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市場,如果從這個角度思考,我們很容易獲得這樣的認識:只有在不斷變化的經濟中,或者至少是視變化為理所當然、且樂於接受改變的經濟中,企業才能夠存在,這個時候因為變化會產生新的顧客群體,也就意味著新的機會。所以那些擁有創新能力的企業,非常歡迎變化並擁抱變化,因為他們深知,變化正是獲得機遇的絕佳時機。

  每一年都會看到變化,每一年都會感受脈動,每一年都會接受挑戰,每一年有著每一年的特質與成長。太多的變化伴隨著,太多的生活方式已經被顛覆,太多的衝擊來不及消化,太多的壓力迎面而來。我們深知,在一個用顛覆作為註腳,用迭代作為說明的時代,跟不上時代是這個時代最致命的挑戰。我們走過的三年,也印證了只有堅持創新的行動,才幫助我們度過一個又一個危機;只有擁抱變化的努力,才讓我們取得一個又一個進步。

  六、感受工作與生活的美好

  那些真正傑出的成就,一定是與對美的境界追求分不開,最偉大的創新與創造,往往蘊含著和諧、簡潔與美。我們喜歡美好的產品,優雅的顧客體驗,愉悅的工作環境,這些都是內心真正的渴望,這些渴望本身,也是工作及生活的動力。

  記得辦公室搬到望京SOHO的第一天,寫下這樣一段文字,我喜歡大堂那種銀河艦隊的感覺,每次走進去,都有啟航去未知世界的驚喜。我曾經在晴朗的秋日,看過它淡然的樣子,也曾在皎潔的月光下,看過它柔和的樣子。每天走在它的廊前,融合在夜晚星光以及晨起的紅霞之中,想象著和同事們一起去創造前所未有的可能,覺得這個辦公室還真是能夠襯托出此時需要的氛圍。

  每一次看到我們的內刊、員工交流的文章,承載著我們汗水和夢想的文字,看著激揚與熟悉的面龐刻記在一個又一個感動的事蹟中,那種激發沉澱在我們的內心。每一年的新英誓師大會,都是一次勃發昂揚的大會。在辦公桌上放著新英們用自己在青島岸邊精選的沙子,為我做的沙漏。我沒有過多去詮釋沙漏的意義,只是知道年輕人的心,帶著對公司的感恩,帶著對前輩的欣賞,帶著對時光流逝創造價值的期待,也帶著對我們彼此的愛。

  每一步都不容易,每一個壓力都需要承受,我也必須承認這三年經歷的挑戰超過我的預想。但是,正如新英給我的感動一樣,每一位我的同事們都給我極大的支援和感動,我們一起面對困難,我們一起分享成長,甚至在羽毛球場上的汗水,也一起揮灑過。這三年是一個關於成長的禮物,一首歌就這樣飄了過來:

  沙漏的愛

  點點滴滴

  是永不熄滅的燈火

  照亮仰望星空的孩子

  等待一回燦爛的日出

  送我的這個沙漏,也是屬於我的永不熄滅的燈火,照亮未來的成長,等待屬於你們燦爛的一生。

  其實,三年中我總是時時感受到這樣美好的時刻,這是大家帶給我的,也是家人給我的,也是一起奮鬥帶給我的。這些美好的時刻,沉澱了生命的厚度,也增添了生活的絢麗。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方式;找到讓工作中所創造的價值,能夠與家人分享的方式;找到在繁雜的日常工作中,發現美好的方式;這樣就可以尋找到內心的那份安寧與幸福。我期盼我的同事們,可以一如我般去體味和感知這一切,對工作、對家人、對生活。

  七、開放學習,分享價值

  在一個鉅變的時代,沒有人可以高高在上,沒有人可以憑藉經驗,更沒有人可以獨立創造價值。如果因循守舊、固步自封一定會被淘汰。我們每一次的進步,都不是因為我們自己的經驗,而是因為我們的學習;我們每一次的成長,都不是因為我們的能力,而是因為我們的分享。

  小時候記住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句話放在今天是再恰當不過的要求了,真正成功的企業以及真正成功的人,都是不斷學習的。這是一個顛覆、被顛覆的時代,我們不顛覆自己,別人就會顛覆我們,幫助我們與這個時代共處的有效的方式,就是開放學習,分享價值。我們與公司一起根植於農牧行業,從田間來到互聯的空間,我們所受的教育,所形成的行業習慣,包括思維及行為都需要重塑,這個重塑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學習與進步。

  我們倍加珍惜現在擁有的而一切,因為這背後的驅動力量意味著我們能夠自我學習、開放吸收、分享成長、創造價值。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有機會與6萬人聚集在一起,能夠去結識一家超過30年的公司,能夠真正把自己的努力藉助於這樣的一個時刻,聚集在職業的平臺上,在一個巨集大的變化中,在一個不斷創造奇蹟的時代裡,締造著屬於我們的傳奇。

  我們擁有眾多的合作伙伴,他們陪伴著我們一路走來,我甚至無法想象,如果沒有這些合作伙伴,我們能否有今天這樣的格局。我們彼此促動,相互學習;我們彼此理解,相互支援;我們尋找一起成長的節奏,並能夠獲得成長的進步;我們一起克服困難,並戰勝了困難。每一個合作都是一個全新的鼓舞,每一個合作伙伴都是一個全新的力量,每一次合作成長,都是一個全新的收穫,感恩我們有這樣的幸運,與大家在一起。

  我一直相信,在中國企業歷史中,一定有企業能夠真正引領世界,贏得世界的尊重;一定有企業能夠成為真正讓顧客放心,讓人們敬仰的公司,而我更期待,這個企業就在我們這個團隊手上。

  以上這些,既是我對大家的寄語,也是我內心對自己的不斷提醒,也是我決定換一種身份,與大家重新出發的原因所在。因為確信,我深愛的同事們,具有了成為強者的本質特徵,具有了實現下一個三年戰略目標的核心能力——在變化中成長。

  是的,這是一個隨時被迭代的時代,也是一個隨時創造奇蹟的時代;這是一個正在發生的未來,這是一個變化遠超過任何一個時代的時代。那些曾經輝煌的名字如戴爾、摩托羅拉、諾基亞等等,瞬間就彷彿過眼煙雲;那些曾經稚嫩的名字如阿里巴巴、華為、騰訊等等,瞬間就光耀如星。這一切,都是前所未有,這是一個被變化加速的時代,你我剛好身在其中。

  然而,無論如何變化,社會依然有著可以遵循的邏輯自然生長。一家優秀的企業,一定是能夠用增長來應對變化,用價值創造來擁抱變化,用符合規律的發展路徑來獲取機遇。這個邏輯就是顧客價值的邏輯,就是創新的邏輯,也是我所認知的優秀企業的邏輯。

  擁有這樣的邏輯,在快速變化的巨集大場景中,可以使我們依然清醒與堅定;擁有這樣的邏輯,在喧囂與焦慮中,可以使我們依然清明與篤定;擁有這樣的邏輯,可以讓我們在鉅變之中,有一個堅定穩固的核心,當變化變得更加劇烈,挑戰變得更加巨大之時,這核心更加熠熠生輝,充滿力量。

  因為對於教育的摯愛,當任期屆滿,我選擇迴歸我的本心和初心,迴歸教育崗位,去繼續完成我自己的使命,所以決定換個角色,換種方式與大家在一起。已經習慣了走到11樓開啟門時看到藍薇的笑臉,左轉後看到吳穎、慶玲、於璐、馬亮、丹娜、飛飛和趙婷,那一刻,快樂的情緒開啟新一天模式;每天在同事們身旁經過,每一張熟悉的笑臉,每一聲輕輕的問候,都讓每一個普通的日子充滿了幸福,在一起,真美好!

  在這個任期屆滿之時,很感恩在一起的這三年。大家同舟共濟,奮力拼搏,崛起前行,讓我們有機會與產業和國家一起,迎接這個時代的挑戰以及發展的機遇,讓新希望六和煥發了又一輪的光彩!在這個我決定更換一種角色繼續與大家前行之時,很期待未來的時光,也相信大家在新的董事會和領導班子的帶領下,依然可以同舟共濟,奮力拼搏,一路向前,迎接更加美好的未來,讓新希望六和走在變化的前端!

  請讓我最後再用兩句話表達我的內心所感:

  對於過去唯一的核心是感恩,對於未來唯一的選擇是前行。

  萬物之中,成長最美;自然之中,希望最新。

  謝謝大家!

  在一起,總美好!

  陳春花

  2016年5月26日

  篇三

  送給我最愛的老師最後一封信

  親愛的老師你好:

  我有好多話想對您說,可不知從何說起;我對您有很多感激,可不知如何報答;我以前對您有許多誤解,可不知如何向您道歉。

  老是您曾對我報過希望,說我很聰明,就是聰明用不到正經地方,不努力學習,如果我肯努力學習,肯定學習會更好,您對我耐心的教誨,我卻一點也沒有聽心裡去,您對我的希望,可我卻回報您失望,老師,我覺得上學多我這種人來說,不一定有出路,我只能通過其他途徑,來實現我的理想,去放飛自我,讓青春在黑暗中閃光!

  每個人都應該跟著自己的心走,不管怎麼樣,自己的心是不會騙自己的,就算路選錯了,那也要一錯到底,就算最後受傷了,那也要徹底傷透,不管自己的心是否已千瘡百孔,也要努力站起,向未來的遠方,一步一步的走去,美麗的世界正等著自己,讓我們全部武裝,努力前進!加油吧!

  向幸福、自由、快樂的世界看齊!嘻嘻。。。。

  美麗的八一班,在我的腦海裡一點一滴的都出來了,八一班,希望班,我的快樂,我的希望,我的笑聲,都在空氣中迴盪!那裡有許多快樂的回憶;有許多關於老師的記憶;有許多同學的事蹟;老師,熟悉,紳士,溫柔,看著讓人暖心的笑容,我將永遠記在心裡,同學們活潑、開朗的笑聲,響徹雲霄,大家的歡聲笑語,一點一點的在我腦海裡回放。我們在八一班過元旦的時候,玩的不亦樂乎,同學像瘋了一樣,太開心了,八一班快樂的回憶,將永遠刻在每一個同學的心裡!

  微笑,它不花費什麼,卻收穫了很多。它豐富了那些接受了的人,而又不使那些 給予的人變得貪婪,他在一剎那間產生,卻給人留下永恆的記憶!

  老師,請相信,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您,不回忘記包公廟二中的八一班!老師,您要天天笑哦!

  XXX

  9.21
 

最愛的人一封信
三毛的最後一封信說了什麼
相關知識
父親寫的最後一封信
給老公寫的最後一封信
給老公寫的最後一封信
寫的最後一封信
我寫的最後一封信
最後寫給妻子的最後一封信優秀範文
老婆寫給老公的最後一封信優秀範文
寫給情人的最後一封信模板
寫給戀人的最後一封信
寫給對方的最後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