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賬本位幣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記賬本位幣,是指企業經營所處的主要經濟環境中的貨幣。記賬本位幣類似於美國財務會計準則中的功能性貨幣 ,即經營主體從事經營活動的主要經濟環境中的貨幣。小編整理了一些,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記帳本位幣,是指單位用於日常登記會計帳簿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用以計量的貨幣。《會計法》第十二條規定:“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帳本位幣。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帳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這一規定有以下含義:

  一是會計核算原則上以人民幣為記帳本位幣。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在我國境內具有廣泛的流通性。因此,《會計法》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我國境內各單位的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帳本位幣,單位的一切經濟業務事項一律通過人民幣進行會計核算反映。

  二是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帳本位幣。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外商投資企業不斷增多,對外貿易與合作發展迅速,人民幣以外的其他幣種在一些單位的日常會計核算中明顯增多,有的佔據了支付的主導地位,如果要求這些單位平時的每筆外幣核算業務都折算為人民幣計算,不僅影響其經濟業務往來,而且也會加大會計工作量。因此,《會計法》作出了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帳本位幣的規定。體現了適應性原則。

  三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必須以人民幣反映。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記帳本位幣的單位,在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時,應當依據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按照一定的外匯匯率折算為人民幣反映,以便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閱讀和使用,也便於稅務、工商等部門通過財務會計報告計算應交稅款和進行工商年檢。這是我國巨集觀經濟管理和人民生活的客觀要求,也是一國主權的體現。

  記賬本位幣的匯率變動

  為建立和完善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從2005年7月21日起,中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基於上述原因,一些用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的企業紛紛詢問在人民幣可能升值情況下,是否需要變更記賬本位幣?

  關於記賬本位幣變更的相關規定

  鑑於記賬本位幣變更是一項會計政策變更,故中國《企業會計準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中的相關規定應適用於記賬本位幣的變更。該準則第5條規定:

  "會計政策變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法律或會計準則等行政法規、規章的要求;

  2這種變更能夠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資訊。

  此外,記賬本位幣變更應到企業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徵得其同意。

  記賬本位幣確定的基本原則

  記賬本位幣是記錄和反映一個會計主體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具體計量單位。我們認為,確定記賬本位幣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每一具體會計主體應以其業務收支的主要幣種作為記賬本位幣;

  2、在第1款原則的基礎上考慮母公司合併會計報表的需要;

  3、其次應考慮儘可能便於會計報表主要使用者閱讀和使用;

  4、便於會計人員操作,減少折算環節等。

  記賬本位幣變更的折算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頒佈的《合併會計報表暫行規定》對外幣會計報表折算作出了規定,我們認為,在記賬本位幣變更時的會計報表折算,也應按此規定執行。

  一資產負債表

  1、所有資產、負債類專案均按照合併會計報表決算日的市場匯率折算為母公司記賬本位幣。

  2、所有者權益類專案除"未分配利潤"外,均按照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為母公司記賬本位幣。

  3、"未分配利潤"專案以折算後利潤分配表中該專案的金額直接填列。

  4、折算後資產類專案與負債類專案和所有者權益類專案合計的差額,作為外幣會計報表折算差額,"在未分配利潤"專案下單列專案反映。

  5、年初數按照上年折算後的資產負債表有關專案金額列示。

  二利潤表和利潤分配表

  1、利潤表所有專案和利潤分配表有關反映發生額的專案應當按照當期平均匯率折算,也可以採用合併會計報表決算日的市場匯率折算。平均匯率根據當期期初、期末市場匯率計算確定,也可以採用其它方法計算確定。如果採用合併會計報表決算日匯率,則須在合併會計報表附註中說明。

  2、利潤分配表中"淨利潤"專案按折算後利潤表中該專案的金額填列。

  3、利潤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潤"專案,以上期折算後會計報表"未分配利潤"專案期末數填列。

  4、利潤分配表"未分配利潤"專案根據折算後的利潤分配表其它各專案金額計算規定。

  5、上年實際數按照上年折算後利潤表和利潤分配表有關數字填列。

  關於記賬本位幣變更的利弊分析

  如前所述,記賬本位幣是記錄和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計量單位,故在美元與人民幣匯率一定的前提下,無論用哪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及經營成果均不會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但在人民幣可能升值,匯率有可能變化的條件下,在匯率變動前後,採用不同的記賬本位幣,則可能對會計報表專案產生一些影響。下面就假設人民幣在未來某一時點可能升值,而在這一時點之前把記賬本位幣由美元變更為人民幣可能會對會計報表不同專案產生的影響分析如下:

  1、貨幣資金中的非人民幣現金含銀行存款在人民幣升值前,按升值前的匯率折算為人民幣,在人民幣升值後,則會產生匯兌損失;人民幣現金含銀行存款,記賬本位幣在升值前由美元變更為人民幣是把人民幣還原為本來幣種。

  2、應收款項中的非人民幣債務,在人民幣升值前,按升值前匯率折算為人民幣,由於外幣債務最終收回的還應該是外幣,故在人民幣升值前未收回外幣,或雖收回外幣,但未兌換成人民幣,則在人民幣升值後,會產生匯兌損失;應收款項中的人民幣債務,在人民幣升值前記賬本位幣由美元變更為人民幣,亦是把其還原為本來面目。

  3、存貨及待攤費用、無形資產專案,在人民幣升值前,按升值前的匯率折算為人民幣,在人民幣升值後,其價值不會發生變化。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結果會導致如果人民幣升值前的上述資產在升值之後因領用或攤銷而進入當期的費用,則會影響領用或攤銷當期毛利率降低因為上述資產是按升值前匯率折算的,而當期美元等外幣收入是按升值後匯率折算的。

  4、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專案,在人民幣升值之前按升值前的匯率折算為人民幣,在人民幣升值後,其價值亦不會發生變化。但這樣處理的結果會導致人民幣升值後,折舊費用增加,而利潤減少。同時因為房產稅是按照房產原值的一定比例計算交納的,從而會增加企業的稅負。

  5、負債專案中的非人民幣負債,在人民幣升值前,按照升值前的匯率折算為人民幣,在人民幣升值後,會產生匯兌收益;而人民幣債務折算後則還原為本來面目。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如果在人民幣升值前不變更記賬本位幣,即人民幣債務繼續按美元反映,則在人民幣升值後償還債務時,會發生匯兌損失因人民幣債務要按債務發生時的人民幣數額償還。

  6、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等權益類賬戶,在記賬本位幣變更或不變更其後折算時,均應按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故記賬本位幣變更對其應不會產生影響。

  7、未分配利潤專案,因為本期"淨利潤"按折算後的利潤表中的該專案的金額確定,而"年初未分配利潤",是按照上期折算後的會計報表"未分配利潤"專案的期末數確定的。從實質上看,未分配利潤專案的計算仍然是按照損益發生當期的匯率為基礎分段計算確定的,所以記賬本位幣的變更對其應亦無影響。

  8、利潤表中所有反映發生額專案的折算均是按照當期平均匯率或折算日的市場匯率折算的,故記賬本位幣的變更對其應無影響。

  在假設人民幣升值的前提下,在升值前將記賬本位幣由美元變更為人民幣,各有利弊。但從總體上看,我們認為弊大於利。考慮到即就是將記賬本位幣由美元變更為人民幣,母公司合併會計報表時仍需要重新進行折算。所以我們認為,在人民幣匯率變動前,變更記賬本位幣不是十分適宜的。

  記賬本位幣的規定

  會計核算

  會計核算原則上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人民幣是中國的法定貨幣,在中國境內具有廣泛的流通性。因此,《會計法》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中國境內各單位的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單位的一切經濟業務事項一律通過人民幣進行會計核算反映。

  業務收支

  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外商投資企業不斷增多,對外貿易與合作發展迅速,人民幣以外的其他幣種在一些單位的日常會計核算中明顯增多,有的佔據了支付的主導地位,如果要求這些單位平時的每筆外幣核算業務都折算為人民幣計算,不僅影響其經濟業務往來,而且也會加大會計工作量。因此,《會計法》作出了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的規定。體現了適應性原則。

  財務會計報告

  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必須以人民幣反映。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記賬本位幣的單位,在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時,應當依據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按照一定的外匯匯率折算為人民幣反映,以便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閱讀和使用,也便於稅務、工商等部門通過財務會計報告計算應交稅款和進行工商年檢。這是中國巨集觀經濟管理和人民生活的客觀要求,也是一國主權的體現。

  

記賬憑證可分為幾類
記賬本位幣的要求
相關知識
記賬本位幣是什麼
中國記賬本位幣必須是什麼
記賬本位幣的要求
記賬本位幣的選定
記賬本位幣的設定
記賬本位幣的考慮因素
記賬本位幣的基本規定
代理記賬的好處是什麼
更改記賬本位幣
記賬憑證號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