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是怎麼來的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你知道白露的由來嗎?下面小編就告訴你白露的由來,一起看看吧!

  白露的由來

  每年9月7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交“白露”節氣。“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節氣後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古人在《孝緯經》中也雲:“處暑後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其實,氣象學表明:節氣至此,由於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

  白露食譜

  銀杏雞丁

  [配料]銀杏***白果***100克,無骨嫩雞肉250克,蛋清2個,高湯、白砂糖、紹酒、澱粉、味精、香油、食鹽、油、蔥各適量。

  [做法]白果去殼,在油鍋內煸炒至六成熟,撈出剝去薄衣待用。雞肉切成1釐米見方的小丁,放在碗內加入蛋清、食鹽、澱粉攪拌均勻。炒鍋燒熱放油***量要多些***,待油燒至六成熟時,將雞丁下鍋用勺劃散,放入白果繼續翻炒,至熟後連油一同倒入漏勺內瀝去油。再在鍋內倒入少量油,將蔥段煸炒,隨即烹入紹酒、高湯、食鹽、味精,把加工過的白果雞丁倒入鍋內翻炒,用溼澱粉勾薄芡,出鍋前淋入香油,攪拌均勻起鍋裝盤即成。

  [功效]補氣養血,平喘止帶。本方可作為老年性慢性氣管炎、肺心病、肺氣腫及婦女帶下證患者之膳食。

  香酥山藥:

  [配方]鮮山藥500克,白糖125克,豆粉100克,植物油750克***實耗150克***,醋、味精、澱粉、香油各適量。

  [做法]山藥洗靜,上鍋蒸熟,取出後去皮,切1寸長段,再一剖兩片,用刀拍扁。鍋燒熱倒入植物油,等油燒至七成熱時,投入山藥,炸至發黃時撈出待用。另燒熱鍋,放入炸好的山藥,加糖和水兩勺,文火燒5、6分鐘後,即轉武火,加醋、味精,澱粉勾芡,淋上香油起鍋裝盤即成。

  [功效]健脾胃,補肺腎。對於脾虛食少,肺虛咳嗽、氣喘者更為適合。

  白露節氣習俗

  浙江溫州:過白露節

  浙江溫州等地有過白露節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於此日採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後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這“十樣白”乃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

  南京:喝白露茶

  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睞“白露茶”,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再者,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時白露茶正接上,所以到了白露前後,有的茶客就託人買點白露茶。

  蘇浙地區:釀白露米酒

  蘇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還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其酒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釀製而得名。白露米酒的釀製除取水、選定節氣頗有講究外,白露米酒的釀造方法也相當獨特。先釀製白酒***俗稱“土燒”***與糯米糟酒,再按1:3的比例,將白酒倒入糟酒裡,裝壇待喝。如製程酒,須摻入適量糝子水***糝子加水熬製***,然後入壇密封,埋入地下或者窖藏,亦有埋入鮮牛欄淤中的,待數年乃至幾十年才取出飲用。埋藏幾十年的程酒色呈褐紅,斟之現絲,易於***,清香撲鼻,且後勁極強。直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酒店裡還有自釀的白露米酒,後來逐漸消失。
 

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是怎麼來的
白露時節施葡萄基肥技巧有哪些
相關知識
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是怎麼來的
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是怎麼來的
二十四節氣養生白露
描寫二十四節氣中白露的諺語集錦
描寫二十四節氣中白露的諺語精選
二十四節氣中立夏的經典諺語集錦
二十四節氣中春分的諺語
二十四節氣中關於大寒的諺語
關於二十四節氣中大暑的諺語
二十四節氣中大雪的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