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輸液的危害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在換季的時候,人們認為輸液治病會好的快些,但是輸液也有危害,存在著一些弊端,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供大家參考。


  

  1.空氣栓塞

  原因在於,輸液時空氣未排盡,橡膠管連線不緊有漏縫。只要少量空氣進入靜脈,患者就會感到胸部異常不適,隨即發生呼吸困難、嚴重紺紫和缺氧,並可導致猝死。

  2.“惡性”藥物不良反應

  打點滴也比口服藥物更容易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特別是過敏反應。如果是口服,藥物中能引起過敏的雜質可能就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無法被身體吸收,但是打點滴時這些雜質卻直接進入了血液,嚴重的能引起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近來媒體頻頻出現患者因為使用了中藥注射液而突然死亡,就是這個原因引起的,還曾有媒體曝光某醫院在輸液瓶中發現黑色絮狀物。有醫生表示“藥物不良反應最終還是藥物本身的原因,但是靜脈滴注導致了這種不良反應的加劇,嚴重會導致休克甚至死亡。“欣弗”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刺五加註射液、茵梔黃注射液引起嚴重不良反應讓人觸目驚心,揮之不去的痛。

  據中國安全注射聯盟統計,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在39萬以上。當前有的村衛生所或醫院為了騙錢,“凡病皆吊瓶”的現象非常嚴重。哪怕是牙痛、傷風感冒等小病,也要掛“吊瓶”。專家調查發現,95%以上的人不知道濫用輸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70%以上的輸液為不必要的輸液。觸目驚心的濫用輸液,不合理用藥已給人類帶來重大災難。

  3.肉芽腫危害

  最近,英國一名25天的新生兒因腸炎死亡,治療後期曾輸液數千毫升,在其肺病理切片中發現了肉芽腫,這是由於大量輸液帶來的不溶性微粒造成的。

 

  近幾十年來,輸液過程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逐漸被人們所認識。人的肉眼可以看到直徑在50微米以上的微粒,而恰恰是那些直徑在2-50微米之間,肉眼看不見,會移動,不能在體內代謝的有害微粒進入血管,導致了各種輸液汙染病。

  如何避免輸液的不良反應

  對醫務人員務必要掌握配伍禁忌,避免致熱源的產生,嚴禁使用過期藥物。

  應儘量避免一瓶液體內同時加入多種藥物,這種不良習慣在基層醫院比較常見。

  使用抗生素一定要嚴格執行皮試操作,這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仍有部分醫務人員心存僥倖。

  另外,為有效防範工作中不慎引起的熱源反應,輸液前認真檢查藥液有無沉澱、混濁、變質,檢查瓶口有無鬆動,瓶身有無裂紋,如發現問題應及時更換。

  醫生認為不必輸液的情況

  1、患病毒性感冒的寶寶,一般不需要輸液,只要讓孩子按時吃藥、多喝水、多休息,隨時監測寶寶的體溫,就ok了。

  2、患細菌性感冒的定型,能吃藥的就不必輸液,只要按時吃藥、多喝水、多休息就行了。

  3、患氣管炎的孩子,如果只有一些咳嗽和低燒,只要能按時吃藥,就不需要輸液。

  輸液到底輸什麼

  大部分時候,輸液輸的主要是抗生素,一般是把抗生素溶在葡萄糖或者鹽水裡面輸給患者,一些緩解症狀的藥物也可以溶在裡面,比如退熱藥、止喘藥等,但抗生素是輸液的主要藥物。
 

高血壓的護理論文免費***2***
松子的營養價值
相關知識
孩子經常輸液的危害大嗎
孩子經常輸液的危害程度
孩子經常輸液的危害有什麼
孩子經常輸液的危害
男孩子經常熬夜的危害
孩子經常熬夜的危害
經常輸液的危害知識
經常輸液的危害大嗎
經常輸液的危害有什麼
兒童經常輸液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