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輸液的危害大嗎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孩子感冒發燒的時候,有些家長還是會寄希望於輸液快速退燒。那麼,下面是小編給你介紹的小孩輸液的危害,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孩輸液的危害

  1、降低寶寶抵抗力。

  長時間的輸液,寶寶身體對藥物產生了依賴,以至於再發生感冒發燒時,寶寶即使只是普通的鼻流清涕,也會慢慢出現發燒病症,主要就是因為寶寶的抵抗力越來越低了。

  2、普通藥劑對寶寶失效。

  當寶寶流鼻涕、打噴嚏時,一般吃些感冒藥就會好轉,但是對於長期輸水的寶寶,吃藥都不管用了,主要是藥片的藥效慢,不如輸液來的快,很多家長都想寶寶快些好,所以還是去輸水,如此會造成了惡性迴圈。

  3、增加了過敏的危險。

 

  輸液的藥物有些寶寶會過敏,比如頭孢等藥,雖然在當時察覺不出來,時間長了容易出現副作用。而且頻繁的扎針會影響寶寶血管的健康。

  輸液的5大危害

  1、發熱反應

  輸入致熱物質、輸液瓶清潔滅菌不完善或被汙染等原因,都會導致病人發冷、打寒戰和發熱,嚴重者高熱達40~41攝氏度。

  2、肺水腫

  因為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迴圈血容量急劇增加,心臟負擔過重而引起水腫,嚴重者有生命危險。有心力衰竭或心臟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輸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誘發肺水腫。

  3、靜脈炎

  因為長期輸注濃度過高、刺激性較強的藥液,或靜脈內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時間太長,可引起區域性靜脈壁的化學炎性反應,也可因在輸液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引起區域性靜脈的感染。

  4、空氣栓塞

  原因在於,輸液時空氣未排盡,橡膠管連線不緊有漏縫。只要少量空氣進入靜脈,患者就會感到胸部異常不適,隨即發生呼吸困難、嚴重紺紫和缺氧,並可導致猝死。

  5、醫源性感染

  在幾種給藥方式中,打點滴是最危險的。打點滴穿透面板屏障,直接把藥液輸入血液中,需要嚴格的無菌處理。如果藥液在生產或儲藏過程中被汙染,或者沒有使用一次性針頭,或者針刺部位的面板沒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讓病毒、病菌進入體內,輕則引起局部發炎,重則病原體隨著血液擴散到全身,引起敗血症,會有生命危險。如果醫療環境中不能做到完全無菌,則會導致交叉感染。

  別輕易在家輸液

  換季時,是發燒感冒的高峰期,大醫院的輸液室,往往擠得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大家如果是常規疾病需要輸液,直接去社群醫院,或者在大醫院開藥,去社群醫院輸液即可。畢竟大醫院人多而雜,患者不能馬上被安置,交叉感染機率大,且護士的照看也容易出現盲區。

  畢竟輸液也屬於有創治療,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輸液反應,比如過敏等。萬一出現狀況,家屬根本沒有條件進行應急或搶救。有些藥物有遲發性的過敏反應,如果不方便去大醫院,可以到附近的社群醫療機構輸液,最好不要在家擅自操作。

  對於一些慢性病患者或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如果只是常規輸液,第一次或前幾次應在醫院裡輸,待觀察確無過敏反應後,也可以請社群醫務工作者上門輸液。在醫護人員到家之前,家屬應用溼布擦拭桌椅傢俱,用拖把拖地。清潔完後開窗通風20~30分鐘,使灰塵、細菌得到稀釋,並通過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起到殺菌的作用。陪護人員一定要有較強的責任心,輸液期間家屬若發現病人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輸液。如果有緊急情況要立即去醫院。

  靜脈滴注輸液後不適現象

  靜脈滴注速度過快,滴注高濃度、刺激性強的藥物,或者長期滴注都會引起不適現象,臨床上稱之為“輸液反應”,嚴重的會造成“靜脈炎”,甚至於“過敏”,乃至“休克”。靜脈滴注期間或者靜脈滴注後有時會出現輸液部位疼痛、紅腫等不適,一般採用的緩解方法有:減慢滴流速度,自然消失;暫停滴注,臨床觀察;使用藥物治療或者搶救。

  輸液的簡介

  輸液***infusion solution***是由靜脈滴注輸入體內的大劑量***一次給藥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裝在玻璃或塑料的輸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劑或抑菌劑。使用時通過輸液器調整滴速,持續而穩定地進入靜脈,以補充體液、電解質或提供營養物質。由於其用量大而且是直接進入血液的,故質量要求高,生產工藝等亦與小針注射劑有一定差異。

 

小孩輸液快的危害
小孩輸液的危害
相關知識
一歲小孩輸液的危害大嗎
小孩輸液的危害大嗎
孩子輸液的危害大嗎
孩子經常輸液的危害大嗎
一歲小孩輸液的危害
一歲孩子輸液的危害大嗎
小孩輸液的危害
四歲小孩輸液的危害
經常輸液的危害大嗎
靜脈輸液的危害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