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季節養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小滿節氣後,全國氣溫升高,雨量增多,天氣悶熱潮溼,溼氣加重,應該要注意養生。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1、飲食方:

  立夏之後,天氣逐漸轉熱,飲食應增酸減鹹,清淡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多喝五豆粥,以調和五臟,吃陳醋泡的姜,以暖中驅寒。

  A、此時節多喝些五豆粥,以安五臟:紅豆、綠豆、黑豆、黃豆、白扁豆,相同比例煮粥。即可調身體諸多不適,又有很強的補虛功效。

  B、可用陳醋泡姜早餐3~5片,暖中驅寒。

  2、經絡方:

  立夏,意味著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此時要養心,為安度酷暑做準備,使身體各臟腑功能正常,以達到“正氣充足,邪不可幹”的境界。

  A、疏通心經合穴、極泉穴。

  B、應天時養心安神。

  3、起居調養:

  立夏之後,天氣轉熱,傳統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因此,值此時節,人們要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身。

  A、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清明之氣。

  B、非霧霾天積極參與晨運,運動時以略微出汗為宜。

  C、睡前堅持泡腳***水位不超過三陰交***。

  粥

  1、荷葉消暑粥

  材料:荷葉3克、米50克。

  功效:荷葉清熱利溼、解暑生津、調理脾胃、升發陽氣。

  做法:白米洗淨後放入藥材,加500c.c.水以大火煮開轉小火煮約30分鐘至軟爛。

  2、薏米紅豆粥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米、芡實各20克,川萆薢10克,赤伏苓15克,木棉花20克,燈芯花10克,粳米50克。

  製法

  ***1***將川革薢、赤茯苓、木棉花、燈芯花洗淨,加水3碗,煎至2碗,去渣取汁。

  ***2***以上幾味煎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米、芡實、粳米煮粥食。每日1料。

  功效:赤茯苓味甘、淡,入脾、胃、腎經,能滲利溼熱;燈芯花性微寒,味甘、淡,入肺、心、小腸經,能清熱利尿、清心除煩;木棉花性平,味甘、淡,入脾、胃經,能清熱祛溼;赤小豆能清熱解毒;白扁豆、薏米能健脾祛溼;芡實能健脾祛溼止瀉、固腎澀精。諸物與粳米合用,具有清熱祛溼、利水固澀之功。

  3、山藥綠豆粥

  材料:山藥及綠豆各10克、米50克。

  做法:白米洗淨後放入藥材,加500c.c.水以大火煮開轉小火煮約30分鐘至軟爛。

  功效:山藥補脾腎、益氣養陰、止瀉,綠豆解熱消暑。

  4、絲瓜鹹蛋麥片粥

  原料:絲瓜100克,鹹蛋1個,麥片50克,粳米100克,麻油適量,蔥末、酒、鹽、味精少許。

  製法

  ***1***絲瓜洗淨刨皮切丁:鹹蛋1煮熱,剝殼切成小粒;粳米漂洗浸泡待用。

  ***2***在開水鍋中放人粳米,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燒至米著花,放人麥片、絲瓜丁和鹹蛋粒,熬製成粥後,加鹽、酒、味精,撒人蔥末,滴淋麻油。

  功效:具有滋陰清肺、益肝健脾、生津止渴的浸染。

  具有祛暑利溼、清熱解毒功效的食物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種:性味甘涼,可健脾利溼、滲溼、利水、可祛暑熱的食物有黃瓜、綠豆、薺菜、金針菜、東瓜、冬瓜子等;性味甘涼或性平、可清熱解毒或者清熱祛暑的食物有荷葉、牛蛙肉、茶汁、西瓜、冬瓜、冬瓜子、絲瓜、黃瓜、甜瓜、高粱、芹菜、莧菜、菱、甘蔗、馬蘭頭等;具有清熱之功的食物還有菊花、苦瓜、香蕉、荸薺、生蘿蔔、茄子等;可清熱利溼的食物有青菜、芹菜、金針菜、茼蒿、茭白、竹筍、荸薺等。另外,能夠健脾利溼的食物還有蠶豆、赤豆、鯽魚、鰱魚、白扁豆、薏苡仁等。

  5、蓮子粥

  原料:蓮子30克,米適量***1人份***。

  製法:將蓮子和米洗乾淨,將兩種材料放入鍋中加水煮成粥。

  功能:健脾、養心、安神。

  6、玉竹粥

  原料:玉竹30克,米、瘦肉適量***1人份***。

  製法:玉竹與米、瘦肉同煮成粥。

  功能:得當腹脹、脾胃衰弱、大便溏爛的人,能起收斂,改變大便溏爛。

天氣熱吃不下東西怎麼辦
開胃食物有哪些最開胃的食物推薦
相關知識
小滿季節養生吃什麼效果最好
小滿季節養生
小滿時節養生祕方
小滿時節養生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小滿時節養生要遵循什麼原則
適合小滿時節養生的運動介紹
小滿時節養生食譜有什麼
小滿時節養生吃什麼好
小暑季節養生
小滿時節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