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措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今天小編將給大家科普一下地質災害的相關情況介紹,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地質災害相關介紹

  一、地質災害含義

  地質災害,地質學專業術語,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二、地質災害特點

  地質災害勘查不同於一般建築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其特點至少包括如下幾方面:

  1重視區域地質環境條件的調查,井從區域因素中尋找地質災害體的形成演化過程和主要作用因素。

  2充分認識災害體的地質結構,從其結構出發研究其穩定性。

  3重視變形原因的分析,並把它與外界誘發因素相聯絡,研究主要誘發因素的作用特點與強度靈敏度。

  4穩定性評價和防治工程設計引數有較大的不唯一性,霄表現為較強的離散性,應根據災害個體的特點與作用因素綜合確定,進行多狀態的模擬計算。

  5目前尚未研究出具有昔適性的穩定性計算方法也許並不存在,現有的方法都有較多的假定條件。

  6勘查階段結束不等於勘查工作結束,後續的工作如監測或施工開挖常常能補充、修改勘查階段的認識,甚至完全改變以前的結論。因此,地質災害的勘查有者延續性特點,即使是非常認真詳細的工作,也不能過於希望畢其功於一役。

  7地質災害勘查方法選擇是強讕應用經驗與技巧,尋求以最少的工作量和最低的投資,獲得最佳的勘查效果,

  8勘查工作量確定的最基本原則是能夠查明地質體的形態結構特徵和變形破壞的作用因襄t滿足穩定性評價對有關引數的需求,而不拘於一般的勘察規程。在此前提下,勘查工作量越少越好,使用的勘查方法越少越好,勘查裝置越簡單越好,勘查週期越短越好。一般而言,勘查工作量依據地質災害體的規模、複雜程度和勘查技術方法的效果綜合確定。

  9勘查隊伍是實現勘查目標、選擇合理勘查方法和優化勘查工作量的關鍵。從事地質災害勘查的工作實體應在地質技術^才,勘查裝置和室內分析試驗等方面具備條件,井擁有相應的資質證書。

  三、地質災害主要型別介紹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巖體由於某種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向下滑動的現象。

  崩塌:是指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體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的地質現象。

  泥石流:是山區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於降水而形成的一種帶大量泥沙、石塊等固體物質條件的特殊洪流。識別:中游溝身長不對稱,參差不齊;溝槽中構成跌水;形成多級階地等。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巖、土體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並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現象

  四、地質災害概況

  xxx街道地質災害以洪澇為主,由於轄區地勢低,基礎設施差,以至只要到汛期,雨量增多,上流水庫一放水,地勢較低的民房、廠房及倉庫等容易被淹。

  五、地質災害情況

  一重點防範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的主要誘發因素是5-7月份的降雨、上流水庫放水等活動。預測今年地質災害的重點主汛期是5月至7月。

  二防治重點。根據轄區地質災害分佈,預測地質災害發生的重點為火車站南頭沿河民房、廠房及倉庫。重點防災地段是工業南路101號至114號,省一建靠河邊平房地勢較低,較易被淹。

  根據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穩定性和危險性,以及是否容易造成人員傷亡等因素,確保做好轄區地質災害防範工作。

  六、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針對轄區基本情況,要認真貫徹執行“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群策群防”的防禦工作方針,並嚴格按照以下措施做好今年的地質災害防禦工作: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立了街道防汛抗旱、預防地質災害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管理體系和監測預報網路,落實地質災害群策群防責任制,及時安排街道防汛抗旱、預防地質災害值班表,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街道主任為第一責任人,負責組織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和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工作及發生地質災害後及時組織轉移群眾撤離工作。

  二廣泛宣傳,提高全民防災意識。充分利用公開欄、宣傳欄、科普畫廊等社群文化宣傳陣地,廣泛深入地宣傳《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及地質災害防治科普知識,以此提高廣大群眾的防災救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加強動態監測和險情巡查,做好預警預報。汛前,對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一次檢查,並落實好以下工作:

  1、成立了街道防汛抗旱、預防地質災害工作領導小組,並充分發揮社群平安中心戶長和樓幢長的作用,切實做好地質災害的預防、資訊反饋、宣傳等工作。

  2、落實社群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人員,並制定和完善社群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防治工作預案,使受地質災害威脅範圍內的每個居民瞭解災害隱患、撤離路線、防災避災措施等事項。

  3、各社群要督促居民、基層單位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尤其是汛期加強監測頻率,密切觀察地質災害的發展趨勢,並做好記錄。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向上級部門及領導報告,如情況緊急要立即報告,並迅速組織人員撤離。

  4、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險情巡查,做好防範突發性地質災害工作,並做好值班記錄。對重點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要及時協調有關單位,落實群測群防責任制,並採取有效的減災措施。

  5、要建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機制。當天氣情況發生變化時,立即將相關資訊通知到轄區各有關單位、企業、地災監測人和受威脅的群眾,並做好有關防災減災工作。

  四嚴格汛期值班和災情速報制度。地質災害具有突發性的特點,要做好應急搶險救災工作。轄區企、事業單位要嚴格實行值班報告制度,及時上報值班電話和值班人員表,以便在災害發生後能在第一時間知悉災害情況,確保上報下達、傳遞到位。一旦發現地質災害險情,要按照分工要求,立即協調有關單位,做好應急和搶險救災工作,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災情進一步擴大,力爭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動物預測自然災害
應對臺風的措施地理
相關知識
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措施
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簡介
學校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施方案
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地質災害防治經費請示
冰凍災害防治知識的內容
學校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範文4篇
地質災害防護小常識
減少地震災害應採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