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章名人傳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成功的名人背後都有他堅持努力的勵志故事,看一下他們的勵志故事,或許你能找到能量。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她被封殺後的日子

  我有自己的底子,而這些底子長久以來被大多數人忽略了。我憑藉自己的實力考進中戲導演系,剛入學就做了職業模特;大學期間,還學了表演、播音、美術,獲得了羽毛球國家二級運動員資格;我演過電視劇、話劇,做過話劇編導;我拿過很多獎,雖然不是什麼國際大獎,但這些獎項印證著我一步步的腳印。

  《色戒》在成就我的同時,也輕易將我此前的成績輕輕抹去。我的過往無人提及,彷彿我是一個空降兵,直接落到了金馬獎的頒獎臺上。送給我的形容詞都是幸運、機遇……這些與自身努力無關的字眼——我的確很希望成名,但不是以否定自己的付出為代價。

  然後,我被封殺了。我很冷靜地盤點大紅大黑後的收成:金馬獎最佳新人獎、某化妝品廣告代言、花瓶、一脫成名、過火表演、對青少年有不利影響……我就像上證A股,瘋狂地衝到了歷史最高點後,稀里嘩啦地崩了盤。

  我選擇出國一段時間,不是逃避什麼,只是不想總有人喋喋不休地追問我未來的計劃。在我看來,未來,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

  我去了英國,帶著全部身家:《色戒》片酬50萬,廣告代言費80萬。籤合同時說好代言費600萬,可新廣告沒播幾次就被叫停,雖然我可以坦然將這600萬稅後的480萬據為己有,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最終退還了400萬。

  出去之前,我不知道要在國外待多久,也不知道這筆錢能用多久。但我不發愁,我覺得,我一定能讓自己過得很好。

  我本打算找個學校讀書,去了才發現很不現實。首先,英國的藝術院校,對學生的基礎要求很高,雅思成績要在6.5分以上,託福至少要在1550分以上。我的英語水平遠達不到可以被錄取的要求。其次,英國學費高,哪怕是倫敦藝術大學這樣的公立高校,對於正規錄取的學生收費也在每年1萬英鎊,對於我這樣的自費生,則是3萬——4萬英鎊。

  我掂量了一下錢袋,打消了自費就讀的念頭。接下來我找了個語言培訓班,專攻英語。我的目標是以好成績爭取到全額獎學金。我打聽得很清楚:倫敦藝術大學的最高等級獎學金是每年1.8萬英鎊——有了它,不僅可以免費上學,還能從中賺到所有生活開支。

  之後,我開始考慮經濟問題。手裡的錢在國內可以買一套房子外加一輛車,可在英國,不過是一個白領的年薪水準。而我,還不知何時才有賺錢的機會,所以,我不想動用這點老本。而我知道,只要一個人肯開動腦筋,就肯定會想出兩全其美的辦法。

  我在大學學的兩樣東西派上了大用場——美術、羽毛球。在英國,街頭藝人是一份很有“錢途”的職業,只要有一技之長,且可以在街頭展現出來,就能獲得回報。

  我的第一次“賣藝”是做街頭另類時裝秀,我用舊報紙撕出大概的衣服樣子,再用大頭針別在身上。我穿著紙衣服,站在街邊,面前擺個帽子,就算開始營業了。為了配合時裝的色系,我撲了厚厚的粉,畫了個類似日本藝伎的妝。看我造型奇特,創意新鮮,不一會兒路人就開始熱情地投硬幣紙幣。我腰裡彆著MP3,塞著耳機聽英文歌,姿勢擺累了就換一種。在路邊站了兩小時後,我有了26英鎊55便士的收入。

  在英國人眼裡,任何與創作有關的行為,都被視為藝術。我用油彩在臉上畫出京劇臉譜,有錢收;拎一桶水,用海綿做的毛筆在人行道上寫書法,有錢收;搬一張椅子,替路過的人畫肖像,也有錢收……每天抽出兩個小時,琢磨個點子,總能有幾十鎊收入。這些錢足夠我每日開銷,這些錢也讓我在英國的日子漸漸不那麼拮据。

  除了“賣藝”,我還“賣身”。打羽毛球給我帶來了更高收入。

  在英國,人工費非常昂貴。我找了一傢俱樂部,跟駐場教練打了一場球,再跟老闆談談,就成了俱樂部的兼職陪練。每小時80鎊,老闆收取20鎊的管理費,我自己淨賺60鎊。每週大概陪練15小時,收入900鎊——正好承擔了房租和上語言班的費用。

  就這樣,到倫敦一個月後,我就從吃老本變成了自給自足。這種自給自足,不僅給了我安定的生活,還讓我變得更加自信。

  來到倫敦4個月後,我接到一個陌生電話,是韋恩斯坦兄弟電影公司總裁Bey Logan打來的,說想初步接觸一下,看看有沒有合作的可能。

  一個星期後,當我正裹著一次性桌布改造的“時裝”在街邊表演行為藝術時,Bey Logan笑眯眯地出現在我面前。他稱讚我極具創意和美感,我們進行了第一次簡單的交流。讓我最開心的不是他的誇讚,而是我可以很流利地用英語與他溝通。我們聊了一刻鐘,然後Bey Logan邀請我一起吃晚餐。約好晚餐的時間地點後,他離開時,在我的帽子裡擱了一張100歐元的紙幣。他說,作為合作伙伴,他請我吃晚餐;作為路人,他為我的行為藝術買單。

  做街頭藝人和羽毛球陪練終歸是賺小錢,我覺得我的才幹不止於此,所以,我將目光瞄準了我的老本行——專業模特。

  因為有Bey Logan的引薦,我認識了英國本土的影視界資深人士,通過他們結識了一批在英國有名的化妝師、形象設計師,最終聯絡上了每年都與“倫敦時裝設計周”有固定合作的服裝設計師加雷。

  我告訴加雷,我曾是專業模特,有豐富的舞臺經驗,而且我有著他麾下別的模特不具備的東方神韻與氣質。我把自己的寫真帶給他看,我相信那種側面特寫、嘴脣鮮紅的老上海風韻足以打動任何設計師。

  我成功了,2008年的“倫敦時裝設計周”上,我成了加雷的“御用模特”。我穿著他最新設計的歌特式面罩時裝,走上了時裝釋出會的T臺。我沒有經紀人,價碼是我跟加雷親自敲定的。我做了一週的模特,拿到的薪水是2萬歐元。

  加雷對我非常滿意,在他的幫助下,我先後認識了眾多國際一線品牌的設計師。可以這麼說,只要我願意在英國時裝界發展,我相信我會在短時間內成長為最受關注的時裝模特。

  正當我為前途做著樂觀規劃時,我接到了來自香港的電話,因為“優才”計劃,我獲得了香港居民身份證,港方邀請我前去發展。

  在香港迎接我的,是與張學友合作新片《月滿軒尼詩》的合約。準備出演新片時,我不得不再次去補語言課,因為我的粵語很爛。我覺得,在一個新環境,要想獲得良好發展,與人溝通必不可少。身邊的人都講粵語,我改變不了這個環境,就只能去適應環境,因為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適者生存,人只有融會貫通,才能走得更遠。

  她被封殺了,在街頭賣藝都那麼有自信。某些人好好的,竟然天天喊著這日子沒法過了。。。

  二:李連杰 切困難都是為了幫自己變得更強大

  在一次電話採訪中,一個記者曾經問過我一個很好玩的問題:李連杰,你這些年都是一帆風順,你是怎麼變得這麼強大的呢?

  這位記者,採訪我之前肯定沒做過認真的準備。首先,我從來不是一帆風順,我在朋友中有個外號,叫"死過一百次的生還者"。從小我父親就過世了,家境實在太差,只好加入武術隊,靠每個月微薄的補貼養活全家; 11歲開始我連續5次拿到全國武術比賽冠軍,18歲拍了《少林寺》一夜成名,但立馬,第二年我就摔斷了腿,差點成為廢人;好不容易等到《黃飛鴻》系列電影大賣,我的經紀人又遭黑道槍殺,事業再次陷入低谷......

  這些都不說,2004年印尼海嘯時,我差點妻離子散命喪異地,當洪水就在你眼前肆虐時,那種內心的驚恐與不捨,又有多少人面對過呢?

  也可以理解,問這個問題的人估計從來都只是在電影中瞭解我,覺得我就是電影中那些硬漢,身懷絕技,從精神到肉體都是天生的強大。事實上,我只是一個血肉做成的普通人,甚至,我比很多人還脆弱,有一段時間,我天天想著出家當和尚。

  但是,少林寺的一位高僧卻不同意我這樣做,因為出家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佛家還講究入世修行呢!後來,我去好萊塢發展時,他要我記住一句話:一切困難都是為了幫自己變得更強大!這話聽起來實在不像是什麼祝福。

  果然,到了好萊塢,事情並不順利,雖然臺灣老闆楊登魁花了上億元幫我打造形象,創造機會,但傲慢的好萊塢並不肯接納我這個身高才170CM的華人。我忍著,直到一次在片場,導演把劇本摔到我臉上,冷冷地問我:你是不是不懂英文,所以劇本沒看懂?

  那個晚上,我打電話給那位高僧。他淡淡地說:這些年你吃了不少苦頭,但回過頭來想一想,是現在的你強大,還是過去的你強大?

  我一愣,想著自己這半生的經歷,的確,那些困難現在看起來都不值一提了,可當時,又何嘗不是逼得自己無路可逃?可見,困難的確在讓我變得強大,至少,讓我的承受能力越來越強!

  從那以後,我不再懼怕任何困境,對困境內外甚至抱著一種“歡迎”的態度。

  朋友都說我瘋魔了,但我心裡知道,這不過是在困難中修煉自己。

  三:林丹 人知道我曾摔壞了多少球拍

  可能很多人會為我的18個世界冠軍感到驕傲,也會覺得特別了不起,其實我自己最看重的是我的第一個世界冠軍——2004年的湯姆斯杯。在印尼的雅加達,當時的成員裡有我、鮑春來等一批1983年出生的年輕運動員。所以當時我非常激動,也非常驕傲,我覺得,至少我從5歲開始練羽毛球沒有白練。但從那以後,我開始覺得壓力越來越大,因為有很多人對我的要求越來越高。

  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很遺憾地第一輪就出局了。在雅典的21天,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21天,因為第一天比賽結束還要拿著攝像機去給我的隊友攝像。其實當時我很想回國,也提出了這樣的要求,但是隊伍不同意。輸球的第一天晚上我印象非常深,我幾乎是回了一個晚上的簡訊告訴所有朋友——“你們放心我會很好很好”,其實我一點兒都不好。讓我最難受的是我不知道要怎麼面對關心我的人,甚至我的父母。坐飛機回國時我又特別害怕,很希望自己能夠在一瞬間就回到房間,讓所有人都看不到我。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把目標放到2008年的奧運會上。2007年的上半年,我覺得自己好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很難聽進別人給我的意見。因為那個時候,我要保證足夠的自信,不想太多人說我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同時又害怕自己在2008年那一刻來臨時,完成不了很多人對我的期望。印象最深的是每天的訓練中,我摔斷了無數的球拍,因為覺得壓力太大了。2008年即將來臨時,我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那麼緊張過,睡不好,吃飯時也會一直想著我的球或者對手。

  從進奧運村開始我就有點封閉自己,不接受任何媒體的採訪。可能在當時很多人都會覺得林丹是一個非常非常難搞定的人,而且非常有脾氣,非常有個性。其實,我只能找到這種方法讓自己專心比賽。

  2008年的奧運會,真的是改變了我的一生。但有一點點讓我感到傷心的地方,那就是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了決賽上——我跟李宗偉的比賽。所有人都只看到了我最後一個扣殺,李宗偉沒有接起來,我振臂歡呼拿了冠軍。但沒有人知道,在過去的半年、一年裡我摔壞了多少球拍,發了多少火,甚至跟教練吵架,都是為了2008年賽場上的最後那一個球。

  經過這樣的磨鍊,拿到冠軍以後,到了2012年,我反而覺得我可以允許自己失敗,但只有一點要求——你李宗偉想拿走這枚金牌沒那麼容易。

  2012年蟬聯奧運會冠軍後,我休息了6個多月。廣州世錦賽時,一個記者說:“現在所有人都覺得你不是最好的了。”我聽到這話時,有一些難受甚至憤怒。我只想跟他講——每個人都有可能被擊敗,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被超越。即便離開賽場6個多月,我依然有能力回去給任何對手製造很大的麻煩。其實很少人知道,離開後我每天都在訓練。參加活動、拍廣告甚至去度假,我都帶著自己的體能教練。

  從2000年6月份進入國家隊到現在,我的職業生涯已有14年了,經歷了3屆奧運會、4屆亞運會和無數大大小小的比賽。我很感謝這樣的職業,因為它教會了我很多。

  你們除了看到我以外,也可以看到我的對手李宗偉,我不覺得他是失敗的。他通過努力讓很多人也認可他,我覺得這就足夠了。金牌只是一種標準,不能夠代表所有。有時我也會向李宗偉學習,我會想他輸給了我這麼多次重要比賽,為什麼還能夠放下一切,繼續跟我再拼一次重要比賽。我為什麼不能做到?難道我一定要揹著所有的金牌跟他比賽嗎?

  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其實已不那麼重要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你對於目標的一種態度。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最新職場勵志文章精選
勵志文章精選欣賞
相關知識
勵志文章名人傳記
關於高考的勵志文章感人文章
勵志文章感人文章
勵志文章名言語錄精選
中學生勵志文章感人文章
高中生勵志文章感人
勵志文章感人文章大全
高考勵志文章感人文章
關於人生勵志文章感人文章
步入高三勵志文章感人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