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籍管理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高校學籍是指學生通過全國高考,經省招辦同意後被高校錄取,按規定時間報到註冊,經入學複查後取得的合法資格。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篇一

  也談高校學籍管理

  摘 要: 學籍資料是高校基礎資料之一,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資訊化、網路化對管理者能力要求的不斷提升,提高高校學籍管理水平顯得越來越重要。

  關鍵詞: 高校學籍管理 規章制度 資訊化建設 電子註冊

  高校學籍是指學生通過全國高考,經省招辦同意後被高校錄取,按規定時間報到註冊,經入學複查後取得的合法資格。學籍管理作為高校學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主要包括:新生入學稽核,新生資料網上核對,學籍註冊,成績記載,轉專業、轉學、休學、復學、退學,以及畢業資格稽核,辦理畢結業及肄業證書,進行學歷電子註冊,等等。學籍管理與學生管理、教學管理有著密切的關係,加強學生學籍管理有重要的意義。

  一、建立規章制度,按章辦事。

  為切實做好高校學生學籍管理有關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布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21號令,各高校要依據此規定,並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認真制定學籍管理制度,並且不斷完善。一個健全、完善的制度是對執行的保障。學籍管理人員要樹立正確的服務意識,做好服務工作,為全校學生服務、為學校服務,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同時在服務的過程中必須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學校各種規章制度,按章辦事,不能單憑主觀意願行事。

  二、穩定學籍管理隊伍。

  學籍管理是一項連續性很強的工作,由於個別高校人員不穩定,調動頻繁,工作銜接不起,管理不到位容易出錯,所以必須建立穩定的學籍管理員隊伍。加強學籍管理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強化專業知識,提高技術能力和業務水平,在學習和工作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逐漸適應並完善制度。

  三、積極宣傳,加強管理。

  學籍管理是高校學生管理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也是教學管理的基礎工作,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關係到學生的切身利益。學生從參加高考、高校錄取、報到入學,到高校網上註冊學籍,才真正取得教育部承認的學籍。新生剛入學,對學籍這個概念並不瞭解,往往簡單地認為只要被學校錄取並修完學業就能順利領到畢業證,因而不重視自己的學籍,對學籍管理制度也不熟悉,導致違反規定,受到留級、退學等處分。高校應該加強管理,積極宣傳,讓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管理。利用入學教育、學生會議、學校廣播臺、宣傳欄、校刊校報等,不斷宣傳學籍相關知識,提高學生對學籍的認識,自覺遵守各項規定,儘量降低學籍管理出錯率,提高學籍管理水平,讓學籍管理呈良性發展趨勢。

  四、加強學籍管理資訊化建設。

  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並通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進一步強調要加快教育資訊化程序,並提出了加快學校管理資訊化程序,促進學校管理標準化、規範化的要求。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招生專業數量的增加,在校學生越來越多,給學籍管理帶來很大的挑戰。傳統的人工管理模式已不再適應管理龐大的學生資訊,必須建立有效的管理平臺,使資訊網路化、系統化,同時提高資訊的時效性、準確性。學生可隨時隨地通過網際網路查詢自己的學籍資訊。學籍資訊化建設不僅是學籍管理員方便管理的需要,而且是廣大師生的需要,更是歷史發展的趨勢。

  五、建立學籍管理平臺。

  學籍管理的資訊化、網路化,對學籍管理人員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計算機操作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加強對管理人員計算機知識的培訓,學習相關政策,更新觀念,儘快適應資訊化、網路化的管理模式。同時也要加強對硬體裝置及軟體系統的投入使用,為相關人員配備計算機,研發或購買學籍管理系統,包括學生基本資訊、學籍註冊、學籍異動、畢業稽核、證書列印等功能。藉助校園網來實現全校的學籍管理資訊化,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減少勞動成本,降低出錯率,做到情況反饋全面、及時、迅速,資料統計準確、可靠。學籍管理工作的資訊化、網路化、現代化加強了各系部及行政部門對學生學籍的瞭解,同時也便於學院領導通過校園網路隨時查詢、掌握情況。

  我院已購買了學籍管理系統、教務管理系統、考務管理系統等,以前人工處理很慢,更新不及時,造成資料不準確。現在管理起來既方便又省時省力,異動一個處理一個,實時更新。同時實行二級管理制度,由教務處學籍科主管,系部教務員分管,將部分許可權下放到系部,讓系部教務員直接參與學籍管理。

  雖然學籍管理系統給管理員帶來很多方便,但是現在使用學歷電子註冊,所有畢業資料必須以學信網學歷註冊管理平臺的資料表為準。所以我們還必須考慮它與學信網的學歷電子註冊平臺數據之間的銜接,避免學生畢業時缺少所需資料項,而要再進行一次資訊採集。目前的學籍管理系統還需進一步完善,使系統的資料庫包含學生畢業所需資訊,又符合學信網學歷註冊管理平臺的要求。

  學籍管理系統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如資料的安全性問題,要防止黑客入侵,刪除、審改資料。所以要定期進行資料備份,通過系統功能設定自動備份資料,同時也要進行人工不定期備份,做好雙重保險工作。另外還要提高相關管理員的職業道德修養,防止資料資訊洩露,確保學籍資訊的安全。

  六、建立學籍預警機制。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違反了有關規定,達到一定條件即將受到處分,學籍預警機制能夠給學生緊急提示或預先告知。這有利於幫助學生努力學習,克服困難,改正錯誤,起到很好的預警作用,同時保證學生順利修完學業,按時畢業。

  七、實行電子註冊制度。

  2001年2月5日教育部發布了《高等教育學歷證書電子註冊管理暫行規定》,實施畢結業證書電子註冊。2004年開始實行高校網上核對新生資料,2007年開始全面實行高校學籍電子註冊,對新生名單核對工作的進一步規範和延伸,涵蓋在校學生資訊管理,對新生名單核對工作的進一步規範和延伸,涵蓋在校學生資訊管理,與學歷證書電子註冊工作接軌,從而實現高校學生全程網路化管理。

  一杜絕假文憑,保證公平、公正。實行電子註冊,各高校的學籍資料必須上傳到教育部的資料庫上,在其管理平臺上進行學籍學歷管理。這就有效杜絕了假文憑,保證了學歷證書的公正性,維護了國家教育的正常秩序,保障了學生的合法權益。

  二三級管理模式,安全可靠。電子註冊實現了高校、省級教育廳、教育部共同管理,保證資料的有效性、合法性、準確性,也便於各上級部門能快速瞭解各高校學生的報到註冊率、在校生情況和畢結業情況。

  三有利於規範高校的招生秩序。實現電子註冊,各高校必須經過省招辦的批准才能招生,否則錄取到的資料將無法上網進行新生學籍電子註冊,杜絕了高校不經省招辦批准而自行錄取新生的現象,維護了招生計劃管理的嚴肅性,規範了高校的招生秩序。

  四實行學籍電子註冊,建立學籍檔案,是學籍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步,學校領導應予以重視。組織各相關部門人員召開學籍管理工作會議,進行分工,落實任務,責任到人。學籍管理人員應根據新生報到資料,按照教育部提供的新生資料項,建立學生資訊庫,組織新生認真核對本人資訊。新生資料核對可採用多種形式同時進行,例如:1各系按學生報到時提供的資料進行核對;2列印紙質資訊表讓新生本人核對;3新生通過網站登入學校學籍管理平臺進行核對。通過以上三種核對方式,確保新生資料的準確性,做到萬無一失。

  八、入學稽核、學籍異動、畢業核審是學籍管理必不可少的部分。

  入學資核審核是學籍管理的第一步,學校要認真做好新生入學資格審查工作,成立新生入學資格審查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新生錄取通知書、身份證等材料的審驗,重點核查本人與其電子照片資訊是否一致,對存在疑點的新生要及時與相關省級招辦溝通核查,對弄虛作假的考生,一經查實,堅決取消入學資格。

  學生辦理學籍異動,如休、退學等,以及觸犯學籍管理有關規定,應勒令自動退學者,應經各級相關部門同意後,報院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後方可處理。對已辦理的學籍異動資料,應及時處理,同時通知相關部門以及任課教師、學生等。

  認真做好學生畢業資格稽核,包括學生是否達到畢業年限、是否修完所有課程且成績合格、是否修完畢業所需學分等,在此過程中還必須進一步組織學生核對畢業資訊。雖然入學時進行了新生資料核對,但往往由於學生對學籍不重視,在校期間更改姓名或更改出生年月,而沒有向學校申請更改,造成資料不一致。畢業前核對資訊是必不可少的。

  綜上所述,學籍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環節之一,必須建立健全的管理機制和人員機制,實行與學生信網管理平臺數據對接,實現網路化、資訊化、現代化管理。

  參考文獻:

  [1]範梅.關於普通高校學籍管理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0,12.

  [2]焦春紅,陳成志.高職院校學籍管理資訊化建設探析[J].職業時空,2010,06,9.

  [3]黃婭娟.高校學籍管理對策研究[J].中國科技博覽,2009,3.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高校宿舍管理論文
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論文
相關知識
高校學籍管理論文
淺談高校學生管理論文
高校學生管理論文
高校學生管理論文例文
淺談高校物業管理論文
高校財務管理論文範文
高校宿舍管理論文
高校食堂管理論文
高校行政管理論文
高校學籍管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