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電算化資訊處理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隨著計算機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很多企事業單位都建立起了會計電算化資訊管理系統,從而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核算質量和會計工作效率,為整個管理工作現代化奠定了基礎。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會計電算化中會計資訊質量

  一、會計的資訊質量特徵

  會計的資訊質量從不同的角度詮釋有不同的意義。從資訊使用者的角度來理解,它是指多大程度滿足資訊使用者的需求;從會計工作人員的角度來理解,它是指符合會計準則或制度的程度。因此,我們可以用是否滿足人們的需求和滿足的程度大小來度量會計的資訊質量,主要包括相關性、可靠性、真實性、及時性、可比性、有用性等。

  相關性要求企業做到會計資訊要滿足不同使用者比如股東、經營管理者、政府部門等的需要。會計資訊既要能反映過去的財務狀況,也要能預測企業未來的財務趨勢。

  可靠性要求資料真實可靠,確認和計量會計要素要符合各自的定義。對企業影響重大的經濟業務應該單獨進行核算、反映。財務報表應根據實際發生的業務編制,來真實地反映資產負債表日的財務狀況和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

  及時性要求企業儘快編制、報送年度的財務報表。企業要在會計年度終了審計後儘快報出各類財務報表。企業實時發生的經濟業務是不斷變化的,因此會計人員編制的資訊也需要實時變化。

  會計的真實特性要求會計資訊能正確反映實時發生的每項經濟業務的所有內容。企業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會計方面的準則制度、處理資訊的程式方法也會影響到資訊的真實性。具有不同職業道德水平的財務人員會對資訊的真實性做出不同程度的保證。財務人員根據實時發生的經濟業務經過一定的程式和方法處理形成會計資訊。資料的處理過程也會影響到會計資訊的真實性。

  二、對電算化系統的會計資訊進行質量控制的意義

  資訊是人們應用會計核算軟體加工處理後得到的對使用者有用的資料。它會影響使用者的決策或行為,這種影響可能是現實的,也可能是是潛在的。會計資訊是會計人員將會計資料分類到相應的會計科目進行科目彙總、計算、解釋和報告後產生的資訊,會影響到投資者、債權人等資訊使用者的決策。會計資訊失真會使企業遭受財務損失或是影響聲譽,嚴重時可能會使企業面臨破產的困境。會計資訊的質量控制一直是會計財經法規的一項基本要求。將電算化引入會計工作後,會計賬簿、報表等都是由固定的程式生成的,會計人員的工作只是錄入會計憑證。

  三、利用會計電算化減少會計資訊失真的實現途徑

  會計資訊的失真是會計制度中一直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上文分析,不難看出會計電算化技術為減少會計資訊失真提供了很好的解決辦法,而且也應該作為會計體系和會計制度變革的重要方向。利用會計電算化減少會計資訊失真,具體來說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建立適應會計電算化的相關制度

  拓展會計電算化技術的應用,首先要建立起一套適應會計電算化的制度體系。一是建立會計電算化操作制度,電算化會計操作不同於一般的會計操作,是對以往會計業務操作流程的重新構造,需要制定出適應會計電算化的操作標準制度。二是要對電算化會計進行新的責任劃分。將會計電算化技術應用於保證會計資訊質量,對會計業務處理的過程進行新的劃分,因此要對在業務處理中的不同環節的責任盡心重新的劃分。三是要建立對應監督制度。縱然會計電算化技術的應用有諸多好處,但也有其弊端。運用技術手段非法改動軟體程式或者後臺資料,比以往的舞弊的手段具有更強的隱蔽性,因此必須要建立起能夠切實對電算化會計起到監督的檢查制度。

  2.培養會計電算化人才隊伍

  會計電算化技術的應用,降低了會計人員的負擔,但同時對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和適應新技術的能力提出來新要求。由於會計人員本身知識水平或業務能力不足,或者是對於會計電算化技術知識掌握不足,會導致會計資訊的技術性失真,在會計資訊的收集、整理、加工、反饋等環節出現技術性的差錯。因此要讓將會計電算化技術切實在保證會計資訊質量的過程中發揮作用,必須確保有一支熟練掌握會計電算化技術的人才隊伍。既要對目前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進行培訓,還要在培養新的會計從業人員和考核過程中加入多資訊科技和計算機技術的培養和考察,以便其能快速適應新型會計體制。

  3.規範會計電算化行業標準

  會計核算需要在行業範圍內統一標準,以便行業間的資訊交流。同樣,在會計電算化的程序中,必須統一行業標準。首先是要統一軟體開發,不同的公司對於會計電算化軟體的需求不同,但是不能盲目分散開發,要依據統一的標準留好合適的資料介面。其次要統一資料格式和標準,同行業間的資料交流前提是會計資訊之間具有可比性,只有統一了會計資訊的標準格式和內容範圍才能使相互之間的資料能有參考價值。

  4.開發網路化程度更高效能更好的會計電算化軟體

  會計資訊質量難以保證或者會計資訊失真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會計業務操作人員和會計資訊使用人員的資訊不對稱。開發網路化程度更高的會計電算化軟體,利用網路通訊技術實現會計資訊使用者對會計業務流動的實時掌控,便於會計資訊使用者及時發現經濟活動中的問題或者會計業務處理中的弊端。此外,通過豐富會計電算化軟體的功能,依靠更為先進的資料分析技術,可以實現對會計業務的動態監控,甚至不需要人為地監控和管理,依賴自動的警報系統便可以及時發現問題並報警。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電算化會計系統環境中,由財務人員和會計核算軟體來完成會計工作,會計資訊的質量控制也演變成人和核算軟體的系統風險。因此企業要加強電算化環境下會計工作的規章制度建設,有效地提高會計的資訊質量。

  >>>下頁帶來更多的

會計電算化系統安全性論文
有關會計電算化方面的專科論文
相關知識
會計電算化資訊處理論文
會計電算化相關畢業論文
大專會計電算化專業畢業論文例文
識別會計電算化作假手法論文
會計電算化專業碩士論文
會計電算化專業畢業論文發表
關於會計電算化發展歷程論文
關於會計電算化碩士畢業論文
關於會計電算化本科畢業論文
有關會計電算化概述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