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人口老齡化問題表現形式及對策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所謂人口老齡化按國際通行的標準,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超過10%和7%,即可看作是達到了人口老齡化,中國不僅是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也是老年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表明,早在1999年我國的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就會達到10%,2000年我國人口總數達12.7億人,60歲以及60歲老年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0.4%,說明我國已經正式進入老齡化國家。如何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顯得十分重要:

  一、人口老齡化表現形式

  1、人口老齡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絕對數增長快。

我國人口年齡結構從成年型進入老年型僅用了18年左右的時間,而法國用了115年,美國用了60年,最短是日本用了25年,故我國人口齡化速度與發達同家的速度相比十分驚人。2004年中國的老年人佔總人口的11%,以後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到目前已接近1.41億,我國已成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佔世界老年人總人口的1/5,佔亞州老年人口的1/2。開成原因,由於我國控制了人口過快增長,減少了出生,減輕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同時人口預期壽命延長,造成底部老齡化與頂部老齡化同時“夾擊”,出現了低生育、低死亡的結果,從而顯得人口老齡化的速度發展很快。

  2、人口未富先老,對經濟壓力大。當發達國家60歲以上老齡人口達到10%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一般在1萬美元以上,而我國在2000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才達856美元,剛邁過最低收入門檻的中等收入國家,人口預期壽命則由1994年41歲延長到70歲,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長低收入國家之一,由於人口老齡化,政府用於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濟、社會服務的支出不斷增加,從而加大了對經濟的壓力。

  3、老齡化分佈不均和高齡化十分明顯。大中城市已進入老齡化階段,而中部地區人口老齡化程度低於大中城市,如上海市2000年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18.5%,北京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14.6%。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快,農村年輕人大量湧入城市。由原來老齡化城市高於農村而變為兩者正在接近農村向城鎮流動的年青人口增加,從而出現了大量的農村“留守老人”。我國老齡人口從1990年的800萬增長到2000年的1110萬,高齡人口喪偶和患病機率高,生理自理能力差,因此需要經濟和生活照顧的雙保證。

  4、老齡化對家庭和贍養依賴性增強。

  隨著老齡化高齡人口增多,三世健在的家庭比例很大,加上家庭“少子化”,使家庭贍養老人的功能弱化,老人對自己後代的經濟依賴也更強,據統計,50%以上城鎮老年人銀行基本無存款,急需社會養老功能極大發揮,以彌補家庭。隨著老年人口高齡化,高齡老人喪偶率上升。生理不能自理人數增加,家庭養老的經濟負擔和生活照料負擔日益加重,但生活節奏越來越緊張,中青年夫婦常常,難以兼顧對老人的贍養與對子女的撫養。

  5、老齡化對其它方面的影響。人口老齡化對投資,消費儲蓄和稅收都有相應影響,同時人口老齡化使勞動年齡人口下降,脫離最低生活保障一線的困難加大。

  二、人口老齡化的對策

  1、長期穩定生育水平,減少未來老來人口。人口政策是一項緩慢發生效應的政策,一旦失誤很長時期難以挽回。只要長期穩定低生育水平,才能減少老年人口的增加,所以我們一定要堅持長期穩定低生育水平不動搖。

  2、增強養老保險基金的支付能力,增加老有所養措施。目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由現收現付體制改為“流賬結合”的部分積累制,它可以幫助正在走向老齡化的中國維持充足的存款率和良好的投資與生活水準,讓勞動者分享經濟改革的成功果實。同時, 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國家、社群、家庭、個人相結合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 城鎮要逐步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待遇結構多層次、資金來源多渠道、管理方式社會化的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在農村,以家庭養老為基礎,與村級扶持相結合,發揚子女贍養老人的優良傳統,保證老年農民的生活水平不低於家庭成員的生活水平。切實保障孤寡老人的五保待遇,健全農村的養老保險制度。

  3、建立健全老年醫療健康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城鎮醫療保險制度,發展農村合作醫療,統籌解決醫療經費來源,逐步形成完整的醫療保障體系。為老年人提供基本醫療保險,滿足他們的基本醫療需求,使老年人口及家庭不致因病致貧,積極開展以老年然為主的預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加強對老年常見病、慢性病、多發病研究。有條件的大中城市要建立健全老年病防治研究機構。開設老年醫院、老年人護理院、老年醫療康復中心、老年病門診,實施家庭病床,提高社群衛生服務工作,針對老年人特點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務。

  4、拓寬渠道,發展老齡產業。老齡產業大多一是衛生保健服務業,二是家政服務業,三是日常用品製造業,如老人交通工具,四是人壽保險業,五是旅遊、娛樂業,六是房地產業如:老年公寓,七是老年教育產業,八是諮詢服務業,在實施中,應簡化手續,減免稅費,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籌集老齡產業發展資金,多元化投資使老齡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5、積極推進社群養老功能。社群應積極實施老人照料,老年食堂、託老所,法律空間服務站,文體娛樂設施,開展多樣化的老年體育健身活動, 積極興辦托老院、敬老院、福利院和各種照料老年人的社群服務組織。做到小事不出門,難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鎮街道。

  6、尊老愛幼,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我國有著“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應加大宣傳和發揚光大,使全社會都來關心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形成良好尊老愛幼的風氣,積極落實《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使老年人有一個溫馨、和諧、健康的生活環境。

試論當前我國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政策研究
人口老齡化問題表現形式及對策
相關知識
試論人口老齡化問題表現形式及對策
人口老齡化問題表現形式及對策
淺談人口老齡化問題表現形式及應對方法
人口老齡化問題論文
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及對策論文
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論文
人口老齡化問題相關論文
人口老齡化問題參考論文
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論文
淺談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及其法律對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