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教育孩子的危害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桌上詢問孩子的成績,斥責孩子的過錯,對孩子絮叨一堆道理,結果就破壞了大家的好食慾和溫馨和諧的氛圍,既起不到教育效果,還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也不利於孩子的身體成長。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飯桌上訓孩子的危害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飯桌上訓孩子的危害

  1.情緒壓抑,食慾不振

  很多家長平時工作都很忙,也沒有太多時間陪孩子,一天中也就吃飯的時候全家能聚在一起。家長們的本意是好的,想著能抽點時間中教育一下孩子,可是,聊天的內容動不動就是“這次考多少分” “人家孩子怎麼那麼聽話” “你怎麼一點都不懂事”……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怎麼可能有吃飯的慾望呢?

  而且時間一久,孩子就會把“吃飯”和“挨訓”聯絡在一起,變得對吃飯比較排斥,嚴重者還會引發厭食。

  2.消化不良

  孩子被訓心情糟糕時,往往為了逃避壓抑的飯桌環境,草草吃幾口就離開了。這種情況下,孩子不能像平時那樣細嚼慢嚥,甚至連口湯都不喝,肯定會影響正常消化。

  有時候,家長訓斥地太嚴厲,直接就把孩子訓哭了。孩子一邊哭泣、抽噎著,一邊吃飯,會有被飯粒兒、小骨頭卡住的風險。

  飯桌上該教什麼

  1.參與意識

  飯前讓孩子去分發筷子、勺子,飯後讓孩子幫忙撤盤子、抹桌子……這些力所能及的小家務孩子完全可以勝任。通過參與家務,慢慢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讓孩子知道:“家庭中的成員就要學會分擔,誰都沒權利隨便要求別人伺候自己!

  2.進餐禮儀

  一個孩子的家庭教養和人品,往往在餐桌上一覽無餘。良好的進餐禮儀,對孩子的人際交往以及未來的成長髮展都有莫大幫助。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把基本的禮貌告訴孩子:主動幫長輩擺碗筷;等長輩入座自己再坐;不許把好吃的菜拉到自己跟前;夾菜的時候不許滿盤子亂翻;嘗過的東西不能再放回盤子裡……

  3.時間觀念

  做任何事情都有時間限度,一頓飯,堅決不能讓孩子無限制地吃下去。一個從小吃飯磨磨蹭蹭的孩子,長大以後也容易遺留磨蹭、拖拉的毛病。所以,吃飯的時候儘量關掉電視、手機,全家一塊專心地吃飯,講講開心的事,聊聊學校、公司的見聞,讓一頓飯氣氛輕鬆、時間適度。

  毀了孩子一生的三大惡習

  1願望沒有得到滿足,就要發洩情緒,甚至動手打人。

  我們和幾個朋友一起外出旅遊,其中一個朋友的孩子5歲,僅僅相處了三天,這男孩的火爆脾氣,讓所有人都崩潰了!看電視時,他說要看少兒頻道,他媽媽只不過慢了一秒鐘的時間,他居然抓起遙控器拼命往電視機上砸去,一邊還撕吼尖叫;朋友們一起打撲克,他想玩,就單獨給了他和笑笑一副,誰知他不領情,非要玩大人的,一怒之下把整桌東西都掀翻了…… 別人的孩子,我不會干涉。我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提醒孩子的家長:必須儘快幫助孩子糾正惡習。如果希望世界都圍著他一個人轉,

  一點願望沒有滿足,就大發雷霆,那麼將來長大到了社會上,肯定會撞的頭破血流!當他遭遇拒絕、遭遇失敗、遭遇挫折的時候,不會有很好的心態,去面對問題,更不能理智地解決問題。要讓孩子學會等待,學會考慮他人的感受,學會控制情緒。

  2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做事沒始沒終。

  如果從小做事情就沒始沒終,長大以後可能很難成器,並不一定是幹什麼驚天動地的豐功偉業,即便完成再小的事,也需要一個認真投入和持之以恆的態度,而且,不能專注,就意味著工作、生活沒有效率,三心二意,虎頭蛇尾,也讓人感覺缺乏責任感。

  3依賴性強,不愛思考,遇到問題就找媽媽。

  獨立,是一個人的良好習慣;愛思考,是一個人的優秀品質。習慣於依賴別人的人,心理上往往比較脆弱,不能承受風雨。我們愛孩子,就要捨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走。我們能夠擁有孩子多少年啊?有一種依戀,是為了分離! 有句話:孩子無錯,家長有責。以上惡習的形成,家長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過度順從,會導致孩子自私蠻橫;過度保護,會導致孩子軟弱無能。所以,改變孩子,先從改變自己開始吧!提幾個建議: 日常生活中,家長不要過於代勞、過於保護; 交流的時候,多向孩子提問,提問,激發她的思考能力; 鼓勵孩子自己動腦筋完成事情,別忘了適時給一點啟發; 讓孩子擁有成就感,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不要在餐桌上教育孩子
課堂因對話而更美好更精彩
相關知識
飯桌上教育孩子的危害
飯桌上教育孩子
不要在飯桌上教育孩子
吃飯時教育孩子的危害
父母用語言暴力教育孩子的危害有哪些
父母打罵教育孩子的危害
當眾教育孩子的危害
世界上教育孩子的著名方法
歷史上教育孩子的範例
不要在餐桌上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