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資訊化環境下創新型企業文化的構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論文關鍵詞】創新  企業文化  資訊化 
  【論文摘要】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促使企業紛紛加快自身的建設,以保障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資訊化是加快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手段,創新是現代企業經濟活力之源,資訊化發展的環境還需要具有創新本質的文化來支撐,創新型的企業文化對資訊化建設起著內在的、無形的推動作用,加快企業資訊化建設首先要構建一個適應資訊化發展的創新型企業文化。 
    
  現代資訊經濟學的研究證明:資訊是不完全和不對稱的,大多數企業常常是在資訊不完全和不對稱的環境中進行決策的.為了降低因資訊不完全、不對稱而導致的決策風險,企業就必須加強資訊化建設,但往往成功率不高以ERP的應用為例,成功率還不到10%,究其原因與企業文化的創新有相當大的關係。因此應該給企業傳統文化注入與資訊時代相適應的文化因子.構建創新型企業文化,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1 創新性企業文化概述 
  創新型企業文化是指創新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創新理念已得到員工的普遍認同,人們堅信只有創新,企業才能生存,才能發展。企業管理人員十分注重創新並不斷倡導創新,企業管理人員和廣大員工都積極創新,敢於進取,敢冒風險,創新思想已滲透到企業上上下下人員的意識深處,並已化為企業員工的行為習慣。 
    
  2 創新型企業文化對企業資訊化建設的影響 
  2.1 創新型企業文化的特徵 

  眾觀國內外的創新型企業,其價值理念的趨向各有所側重,企業文化在表述上各不相同,但其本質的精神核心卻存在著驚人的相似性。而正是這些相似性構成了創新型企業文化的共同特徵,這些特徵直接影響著創新型企業資訊化的建設。 
  2.1.1 對人的因素的高度重視 
  人是創新活力的源頭,人才的聚合是創新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因此,對人的因素的高度重視成為創新型企業文化最顯著的特徵。這主要表現在“決策人”的人性假設。創新型企業文化對人的假設,是一個有著獨立思想,完全自主的“決策人”,他們的需要不僅只是經濟的利益和交往的滿足,而且需要真正平等的參與,廣泛的資訊獲取和交流。他們的知識和創意就存在他們的大腦之中,成為企業最主要的資本。在那些高科技的創新型企業,人才的身份早已不同於普通的僱員,而是企業的股東。 
  2.1.2 具有較強的技術開發能力 
  創新型企業文化的特徵之一是帶有很濃厚的創新意識,保證了企業保持著較強的技術開發能力,能夠把高新技術發明應用在本企業的主導產品上,從而不斷地開發出具有高技術含量的產品。產品的研製和開發是風險和機遇並存的,因此創新型企業必須建立鼓勵冒險,允許失敗,在冒險中求創新的價值觀念,營造濃厚的創新文化氛圍。成功的創新型企業無不以“追求卓越”作為經營理念,形成了敢於冒險、大膽創新的創新型企業文化。 
  2.1.3 創新活動的組織化、制度化 
  創新是一個市場資訊收集、整理,知識的學習、儲備、累積、更新的過程;創新活動已成為需要多部門、多成員協作配合的,高度專業化、組織化、制度化的系統工程.因此創新型企業文化重視團隊精神的培養,建立了一支團結合作的高效團隊,以及一個很好的知識管理和學習交流的平臺,一套傳遞制度、會議制度、討論制度和其它形式的制度。 
  2.2 創新型企業文化對企業資訊化建設的影響 
  2.2.1 企業資訊化的本質是通過運用現在先進的資訊科技來達到對企業的科學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從根本上對企業舊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進行改造.創新型企業文化的“對人的因素的高度重視”這一特徵就是強調注重員工的知識、專業和思維方式多樣性的同時更強調員工的創新價值,尊重員工的意見,對員工充分授權,注意滿足員工自我實現的高層次需求.這有利於員工在面對新的技術新的管理方式上能夠更自覺的去掌握新的技術,主動適應新的管理模式,在面對新的知識時能夠充分與其他員工進行溝通探討,從而推動了企業的資訊化的建設。  
  2.2.2 企業資訊化的基礎是企業的管理和執行模式,是一個系統工程,企業的資訊化建設是一個人機合一的有層次的系統工程,建設的關鍵點在於資訊的整合和共享,即實現關鍵、準確的資料傳輸到相應的決策人手中,為企業運作決策提供資料.而創新型企業文化的特徵之一就是具有較強的技術開發能力.因此要求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在硬體齊全的基礎上敢於冒險、創新,在冒險中求創新的價值觀念,營造濃厚的創新文化氛圍,從而帶動基層員工積極參與企業不斷髮展的資訊化建設。  
  2.2.3 建立並完善企業管理制度是實現企業資訊化的保障.企業資訊化是企業管理創新的過程,要求企業管理所涉及的各個層面必須積極響應、有效配合.只有充分地認識“資訊化是一場深刻的革命”,才能夠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達到以資訊化加快企業管理理念、管理團隊、管理方式的創新。  
    
  3 構建創新型企業文化的障礙分析  
  隨著資訊化浪潮的推動,為了適應企業資訊化的發展,各企業都紛紛搞起了企業文化的構建.但是大多是企業在構建企業文化的過程都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從而使企業文化不僅沒能適應企業資訊化的發展.相反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的資訊化步伐.主要體現在:  
  3.1 注重企業文化的形式,忽略企業文化的內涵  
  在我國企業文化建設中盲目追求企業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企業文化的內涵是比較突出的問題之一。企業文化是將企業在創業和發展過程中的基本價值觀灌輸給全體員工,通過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獨特的價值體系,是影響企業適應市場的策略和處理企業內部矛盾衝突的一系列準則和行為方式,這其中滲透著創業者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對人性的基本假設、價值觀和世界觀,也凝結了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集體形成的經營理念.將這些理念和價值觀通過各種活動和形式表現出來,才是比較完整的企業文化,如果只有表層的形式而未表現出內在價值與理念,這樣的企業文化是沒有意義的,難以持續的,更不用說能夠適應當前的資訊化的要求。

 3.2 照搬企業文化,缺乏自身個性  
  當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在搞企業文化建設時都出現一種照搬模式的問題,模仿一些優秀企業的企業文化,把他們的企業文化套在自己企業身上.我們提倡借鑑優秀企業的經驗,提倡學習海爾,學習華為,但不是照抄照搬,生搬硬套.不要把海爾的理念拿來用,這種“拿來主義”只會像“東施效顰”一樣,搞出很多笑話。企業文化講究的是個性,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3 把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的制度化隔絕開來  
  從國內企業來看一些國內企業的管理者接受了文化管理的思想之後,覺得應該將管理模式直接轉變為文化管理,似乎實施文化管理才能體現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這是一個誤區目前國內企業的管理水平主要停留在經驗性的制度管理水平,距離文化管理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建立科學的規章制度仍然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  
  3.4 忽視了企業文化的創新和個性化  
  企業文化是在每個企業自身特定的環境下所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業的個性化表現,不是標準統一的模式。眾觀許多企業的企業文化,其各個方面都大體相似,但是缺乏鮮明的個性特色和獨特的風格。從企業的發展角度看,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發展歷程,企業的構成成分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面對的競爭壓力也就不同,其作出反應的策略和處理內部衝突的的方式自然會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與其他企業完全相同。 
  4 構建創新型企業文化的對策分析  
  4.1 尋求創造型的領導  
  所謂創造型的領導是指具備創新能力、具有很強的創新思維和競爭意識。對任何一位領導創造力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財富。具有創造力的領導者積極探求新的問題,尤其是能成功地迎接新的挑戰和接受新的事物.而這些挑戰所需要的應對策略是無法在傳統性的思想中所能找到的。他們的高瞻遠矚,往往很容易帶動下層人員的創新思維和動力,形成企業一個創新型的文化氛圍。  
  4.2 提高員工綜合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  
  知識經濟時代對企業文化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創新型企業文化要與管理相結合。智慧資本將導致世界財富發生大轉移,企業的成功將從主要依靠自然資源、技術手段轉向主要依靠那些擁有創新思想和智慧的人才。智慧的資本就是人才資本,包括企業投入在教育、培訓方面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方面的資本,它具有人才資本的積累效應。企業文化創新必須依靠創新型人才。因此構建創新型企業文化還須注重提高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開發員工的創新思維。  
  4.3 將創新型企業文化的思想輸入企業制度  
  企業文化畢竟是企業人員共有的文化,因此需要把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創新的思想轉化為真正的創新型企業文化,有的企業高層管理人員贊同公司需要創新的企業文化,但卻只有很少的企業擁有創新型企業文化,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制度的保障,所提供的創新壓力和創新動力不夠。企業制度是企業全體人員必須遵守的辦事規程和行為準則,可以指引企業中人的思維和行為。如果沒有制度的保障,員工就沒有壓力和動力,創新就會淪為空洞的口號,很難會變成現實。所以制定激勵員工創新甚至把創新視為員工們的責任和義務的制度,對於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把創新型企業文化的思想變成真正的企業文化至關重要。  
  4.4 創新型企業文化的保持  
  創新是一個隨時間變化的過程,要始終保持創新型企業文化是不容易的,它要求企業多數員工有追求卓越的情懷和創造性的心智模式。首先,對企業的管理人員進行不定期的更換,以保證決策的創新。這主要是針對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在正常的企業運營中,高層管理人員影響甚至決定著企業的思維和行為,如果企業管理人員變得保守了,不能創新了,這個企業也就會在市場上“失權喪地”,甚至給企業帶來危機。其次,對企業的員工進行有針對性的溝通。它可以是大範圍的公開的溝通,如,動員大會、研討會、集思廣益會等;也可以是小範圍的或者一對一的溝通。以使人清醒、明確方向,可以消除誤會、增進信賴感,從而使員工更積極主動地為企業的共同未來而努力。最後,要法制式的推行公司制度。任何一個國家政府在推行他們新政策的時候都有其國家法律做保障,以保證新的政策能夠順利執行或試行。  
    
  5 結語  
  資訊化是企業發展的必經階段,企業資訊化對企業未來的經營戰略決策起著至關重要的重用。然而,企業資訊化建設還需要有企業文化與之匹配,企業資訊化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與企業自身的文化能否適應資訊化的要求,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加快企業資訊化的建設。經過分析,創新型企業文化的構建是時代賦子我們的使命,創新型企業文化的創新精髓正是企業資訊化建設所需要的文化環境。透過創新型的企業文化,對外展示中國企業的獨特形象,對內使我們企業的管理和經營的不斷髮展,提高員工凝聚力,從而推動著企業的資訊化建設,將創新的理念和品質與經營中的人、事、物有機融洽,為新的機遇中迎接更高的挑戰。

淺談新經濟時代煤炭企業文化再造探索
淺談可持續發展的高校圖書館建設
相關知識
淺談資訊化環境下創新型企業文化的構建
創新型企業文化的特徵及內容
創新型企業文化的特徵及內容
探析高校圖書館在數字化環境中創新資訊服務
網路環境下創新性學習的設計和實踐論文
淺析學習型企業文化的建立
最新版企業文化論文
最新版企業文化論文
如何在資訊化環境下加強企業的會計管理
淺談資訊時代下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創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