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教育科研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小學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基礎,基礎牢不牢直接影響著上層建築的建設,同樣,小學教育水平的高低也對教育的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影響。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關於農村小學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

  摘要:小學教育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最基礎的環節,同時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對於學生以後的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近幾年來,社會各階層都非常重視農村小學教育,但是依然有許多問題在阻礙著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本文重點研究了目前農村小學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並且根據這些突出的問題以及目前農村的實際情況,筆者提出了自己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育;問題;改革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0-0035-02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礎,社會各階層都必須重視教育的作用。農村小學教育與城市小學教育從根本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它們需要區別對待[1]。眾所周知,我國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總數的80%左右,農村的小學教育機構數量龐大,農村小學教育這一塊是不容忽視的部分,這就要求教育機構必須將農村小學教育工作做好。農村小學教育問題關係著許多個方面,各階層如何做好農村小學教育工作也逐漸成為了熱門話題。因為只有解決了農村的小學教育問題,才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才能讓農村得到發展,國家才能更好地、全面地發展。

  一、我國農村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近些年來,雖然國家越來越重視農村小學教育問題,使得農村小學教育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急於解決的問題,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小學教育的思想跟不上社會的發展[2]。現階段的農村小學教育就是,上級教育部門給什麼指示他們就按照什麼指示去做,缺少一種創新意識與自我意識。而且,小學教育大部分都是以成績為目標的,成績決定了一切,學校一味的在追求成績,忽略了學生的其他方面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家長也會隨之只關注孩子成績的好壞,而忽視了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最終阻礙了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因而不可能為他們以後的人生髮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教育思想的落後是農村小學教育發展道路上的障礙之一。

  2.投入資金少,裝置陳舊。農村的小學教育投入的資金主要是靠農村自身經濟的發展,如果本身的經濟不夠發達,那麼就不可能為教育提供更多的經費,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投入的資金嚴重不足的情況。城市小學與農村小學本來就存在差異,又因為農村自身經濟的不發達,就會最終導致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裝置的落後。這樣學生根本不可能更好地瞭解社會的發展,導致與社會發展相脫節,也就不能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這對他們的學習及成長都有很大的影響。

  3.農村小學生源的逐漸減少。現在出現了許多這樣的情況,農村進城打工的人數越來越多,很多人都不想與孩子分開,所以就把小孩帶到了城市上學;隨著社會的發展,還有許多的父母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想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們積極主動地將小孩送到了城市更好的學校就讀小學,等等這樣的情況,這都是農村小學生源減少的原因。部分調查顯示,某些農村小學的部分班級只有幾個小學生,農村小學生源減少是全國普遍存在的現象。

  4.農村小學教師自身存在的不足。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自身的不足是農村小學教育存在的較為嚴重的一個問題,它主要分為兩個方面:1農村小學教師自身的能力有待提高[3]。縱觀我國農村小學教育機構,大部分學校存在教師老齡化的現象,同時老教師也缺少進修學習的機會,又因自身缺乏進修學習的意願,因而教學方法也隨之缺少創新性,教給學生的知識也是跟不上社會發展的知識;大學畢業生在畢業時根本不願意來到艱苦的農村任教,原本留下來的年輕教師也會不斷地尋找離開農村的機會。同時,陳舊的教育方法也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自學。2農村小學教師整體素質偏低。農村的環境相對比較艱苦,這就出現了有能力的教師希望到更好的學校任教、剩餘的教師抱著混日子的態度的情況。而且現在農村小學教師都是一種能不管就不管的心態,教師怕惹麻煩,最終只能由著學生的性情走。長期這樣的話,學生就會對自己及教師失去信心,教師也根本不能發揮自己的積極引導作用,進而根本不可能傳授給學生有價值的知識。

  二、農村小學教育改革的對策

  以上談到了目前我國農村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作者根據存在的問題以及農村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以下幾點改善農村小學教育的對策。

  1.政府應加大對於農村小學教育的投入[4]。教育是國家的基本,政府必須拿出實際行動來重視以及支援小學教育的各項活動。那麼,政府首先應該做的是大力發展農村的經濟,適當的對於農村的經濟給予積極的支援與幫助,通過各種措施提高農村經濟的收入,因為只有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對教育進行投入與扶持。與此同時,積極更新農村小學的各種教學裝置,比如,購買計算機、新修體育場、購買音樂、美術課程需要的裝置和器材,等等。只有加大資金的投入,引進新型教育裝置,孩子們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學到的知識與技能,農村小學教育才會更好地發展。

  2.完善農村小學的教育思想。農村小學應該放棄只注重成績的教育意識,應該積極重視學生各方面的發展,不能過分的強調成績。以前陳舊的意識只能讓學生越學越無趣。學校應該積極開展各項實踐活動,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能力的自我開發,自我開發在小學階段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比如,積極開展課外活動、主題班會、分組討論,等等,這樣才能更好地鍛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加強孩子們的團結合作意識,才能實現他們各方面能力全面的發展。只有轉變學校的教育思想,最終才能將孩子們培養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3.對於農村小學生的家長進行思想教育。目前我國農村人民的素質相對比較低,不能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不能發揮家長的指導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應該積極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積極開展家長會,等等活動,這樣來提高家長的教育意識,提高家長的思想素質。這樣家長才能重視孩子的小學教育並且對孩子的教育給予一定的支援,學校才能順利的開展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教育的效果也才會更加的顯著。

  4.提高農村小學教師自身的素質與能力。農村小學教師應該加強自身的素質教育建設。同時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學校應該提高教師的待遇,讓教師感受到在農村任教的美好,自發自願地留在農村任教[5]。在教師願意認真任教的基礎上,積極創新課堂教育方法,運用新課本、新裝置將課堂更加有趣以及生動地呈現出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只要學生產生了興趣,天馬才能更有效率地學習。農村小學還應該注重教師的繼續培訓,通過培訓讓教師不斷地更新知識,以此來保持與社會的同步發展,才能逐步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這樣教給學生的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識,才能更好地為學生以後的學習及生活打下牢靠的基礎。

  三、總結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各界的關注,農村小學的教育工作已經越來越重要了。教育機構要想做好農村小學的教育工作,就必須進行深入的改革。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與提升,並不僅僅是成績的好壞。希望學校及政府意識到這一點,實事求是地對農村小學教育進行調整以及完善,只有這樣,才能讓農村的小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更好的發展,最終才能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胡德仁,劉亮.農村小學教育投入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以河北省各縣為例[J].新疆財經大學學報,2009,02.

  [2]陸應龍,周霞.農村義務教育何時才能走出困境——農村中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2005,10.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小學數學教育實踐論文
淺談小班音樂教育論文
相關知識
有關小學教育科研的論文
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論文
有關基礎教育改革的論文
有關現代教育技術的論文
有關通識教育方面的論文
農村小學教育為題的論文
農村小學教育方面的論文
有關幼兒教育方面的論文
有關農村教育問題的論文
有關孔子教育思想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