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科學論文開頭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能讓人耳目一新,使論文更有閱讀的意義。如果你想寫好的論文開頭,就請看下面的兩篇論文,這樣能啟發你的思路。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科學論文範文,謝謝你的閱讀。

  科學論文範文篇一

  中國古代科學的科學力量

  摘要: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知識組成的基礎是古代哲學,糅合了儒、道、法等各家思想,最鮮明的一點是講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在幾千年的城市發展歷史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中國傳統的風水學說與規劃、建築和環境密切相關,通常是為了選址而對地形、地貌、氣候、景觀、生態等各環境要素進行綜合評價的原則,提出建築規劃和設計的一些指導性意見。本文將從中國風水的理論基礎出發,深入剖析中國風水理論在當今城市規劃研究中起到的作用,總結其理論與實踐上的意義。

  關鍵字:風水;城市規劃;天人合一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一、風水思想產生的理論基礎

  風水理論是集地理學、星象學、景觀學、建築學、生態學和人體生命學等多種學科於一體的古代建築規劃設計理論。它與營造學、造園學共同組成了中國古代建築理論的三大支柱。風水是關於中國古代城市和建築住宅、宮殿、陵墓等及其環境的選址、規劃設計理念和方法的一種特殊“術數”,雖其中有不少的迷信色彩,但也充滿了探索、解釋自然現象、自然規律及人與環境之關係的內容,且特別注重實踐。《風水探源》認為:風水的核心內容是人們對居住環境進行選擇和處理的一種學問,是一種能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滿足的地形條件。

  《周易・文言》:“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中國文化傳統講究“天地人合一”,主張人與自然相輔相成、協調統一,人與自然是和諧共處的,要遵從自然的規律。在營建選址和空間營造過程中,要審慎周密地考察、瞭解自然環境,利用和改造自然,這與風水學的主張是一致的。

  拋開風水的占卜成分不談,在城市與山川環境因素的關係上,風水理論的形成和發展,是符合《管子》城市規劃思想的。可以說,《管子》“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立政篇》的營國及城市選址思想,為風水理論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和實踐的基礎。《管子》的整個城市規劃思想理論,及其在臨淄城的成功實踐,是我國最早期的城市整體規劃的理論。

  在道教思想的影響下,中國古代在建築設計,園林景觀設計,室內佈局陳設設計等多方面都體現了“崇尚自然,歸法自然”的思想。在建築景觀組織設計、建築外部造型設計和建築主體設計中,也形成了中國所特有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哲學觀念。風水學的自然美主張觀照山川,巧加改造,從而獲得自然美和建築美的和諧統一。

  二、風水的陰陽哲學思想在古代城市規劃中的運用

  水可以聚氣,山可以增勢,空氣流動就成為風,加上陽光作用可以影響大地氣侯和生物生長,皆是組成城市環境的重要因素―――城市規劃的直接物件。古代風水學從它誕生之日起,即與城市規劃結下了難解的姻緣。

  1.風水的陰陽哲學思想

  在我國古代,風水被稱為陰陽,陰陽又叫兩儀,是風水術的一箇中心理論,特別講究陰陽二氣的沖和,世界上的所有生物物都是陰陽交媾的產物,孤陰不長,孤陽不生。風水書被稱為陰陽書,風水師被稱為陰陽家。中國古代哲學就講了,世界萬物始於陰陽,是生兩儀,分出的陰陽二氣不斷地一分為二――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陽氣輕清上升而為天,陰氣重濁下降而為地,陰陽交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化生出大千世界。風水的陰陽哲學是一套哲學邏輯的方法。

  古人認為“山南水北為陽,水南山北為陰”。《老子》學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許慎《說文解字》:“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陽,高明也”。《三柳軒雜記》有對陰陽家“為磁石引針定南北,每有子午丙壬之理”的介紹。在《逸周書・大聚解》中有:“別其陰陽之利,相土地之宜,水土之便營邑制。”說明“相其陰陽”和“別陰陽之利”簡單的陰陽哲學思想在我國古代早期就產生了。何溥《靈城精義》中:“陰用陽朝,陽用陰應,合之固眷屬一家;山遠收山,水遠收水,分之亦互為生旺”。表現了風水理論陰陽對待的陰陽辯證思想。中國的陰陽學說認為,凡存在的事物都分陰陽,都具有陰陽對待、變化和統一的關係,這是中國哲學中最早出現又最為根本的學說。

  2.風水的陰陽哲學思想與古代城市的相宅、擇地

  《黃帝宅經》:“夫宅者,乃是陰陽之樞紐……是以陽不獨王,以陰為得;陰不獨王,以陽為得,凡之陽宅則有陽氣抱陰,陰者則有陰氣抱陽,陰陽往來,即合天道自然,吉昌之象也”。中國古人在不斷地聚居實踐中,總是在尋找最好的自然環境,用以滿足所需求的食物、安全與舒適的居住和便捷的建築營造。《陽宅十書》中說:“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其來脈氣勢最大,關係人禍福最為切要。若大形不善,總內形得法,終不全吉,故論宅外形第一”。風水理論強調,選擇宅居的外部環境,關鍵是要看宅居能否處在“陰陽之樞紐”的良好自然生態系統中。這樣的陰陽樞紐,也就是風水格局的理想摸式,稱為“穴”。《黃帝宅經》:“夫宅者,乃是陰陽之樞紐,人倫之軌模,非博物明賢者未能悟斯道也”。並指出:“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故不可獨信命也”。在城市選址方面,古代風水理論認為城池應“負陰抱陽,坐落其中”,並強調了“天有九星,地有九宮”的格構模式。《尚書・洛誥》記載:周公在主持洛邑的營建時“予惟乙卯,朝至於洛師。我卜河朔黎水……亦惟洛食”。武王克商返回鎬京後,決定營建洛邑成周,《逸周書・度邑篇》記載了洛邑周圍的山水形勢:“自洛延於伊,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塗,北望嶽鄙,顧瞻有河,粵瞻伊洛,毋遠天室”。

  3.風水的陰陽哲學思想與“山水環抱”的城市格局

  自然生態系統中包含著氣象、地質、地形、水、土壤、動物、植被等基本組成因素。人與自然的共生共存是風水的目標,風水視人居環境與自然環境的陰陽和諧為首要。所以,山川之中包孕著城市,城市之中又有流水園苑的穿插。

  左思在《蜀都賦》中這樣描繪成都城的修建:“天以日月為綱,地以四海為紀。九土星分,萬國錯峙。崤函有帝皇之託,河洛為王者之理……夫蜀都者,蓋兆基於上世,開國中於中古。廓靈關以為門,包玉壘而為宇。帶兩江之雙流,抗峨眉之重阻,水陸所湊,兼六合而交匯焉,豐蔚所盛,茂八區而菴藹焉。”靈關、玉壘、峨眉三山環抱,鄲江、檢江兩江護城環繞,構成了成都城外圍的山水格局。

  古人把自然界看作是一個大宇宙大周天,而人是一個小宇宙小週天;大、小宇宙之間的建築被視為中宇宙,是大小週天的過渡。天為陽,地為陰,建築和院子是天地貫通一氣的媒介。院子、天井因而成為天地、陰陽的相交之處。東漢仲長統《樂志論》:“使居有良田廣宅,背山臨流,溝池環匝,竹木周布,場圃筑前,果園樹後”,是山水環抱哲學思想的重要體現。風水在將環境秩序化的過程中,普遍而有效地採用確認自己“居於世界中心”的方式通過要素圍合加強對環境中心化的秩序,所以風水空間最顯著的特徵是:以主體為核心的圍合性空間。

  三、結語

  雖然以上所述闡明瞭風水在我國古代城市規劃、景觀設計等中的顯著作用,但並不是要求現代的人們全盤接受風水的思想,對於有一部分人認為風水學能解決自然界的所有不可知問題,或以仍有尚未發現的自然界組成物質為理由,來解釋古代風水學如何高明、奧妙,這是不科學的。對於中國傳統風水理論而言,它畢竟產生在科學不發達的環境下。

  中國傳統風水理論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並有節制的改造和利用自然方面,遠不能達到如當代建築學所具備的先進技術手段,但在基本追求上卻是一致的。而在人與自然生態環境的交流中,風水思想更注重人與自然在精神方面的兩情相洽,所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審美理想。在現代城市規劃的工作中,城市規劃人員需要正視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的風水思想,從中尋覓人類曾一度喪失,而又必須的“天、地、人”和諧的追求,用風水理論中科學的觀念去正確處理城市規劃和景觀環境問題。

  參考文獻:

  [1]王其亨著:《風水理論研究》,[M],天津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1日。

  [2] 餘健著:《堪輿考源》,[M],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科學論文範文

湖北社會科學論文
關於熱的五年級科學論文
相關知識
好的科學論文開頭
好的科學論文開頭怎麼寫
科學論文開頭怎麼寫
我們愛科學作文開頭好的範文
小學好的英語作文開頭和結尾
關於愛心義賣的小學作文開頭
初中好的英語作文開頭結尾
好的初中作文開頭結尾
能量轉化的科學論文
九年級好的英語作文開頭和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