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運動健康小常識說明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天氣逐漸變冷,好多人都不想運動,情願宅在家裡。其是有些健身運動比較適合冬季訓練的,比如跳繩、慢跑或者爬樓梯等,都是很不錯的健身運動。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冬季運動健康小常識,讓大家瞭解一下具體內容,下面看看冬季運動健康小常識都有哪些吧!

  冬季運動的好處

  寒冬季節,堅持室外鍛鍊,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增強中樞神經系統體溫調節功能,使身體與寒冷的氣候環境取得平衡,適應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肌體抗寒能力。所以堅持冬練的人,很少患貧血、感冒、扁桃體炎、氣管炎和肺炎等疾病。俗話說得好:“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

  冬日鍛鍊前,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活動。因為這時氣溫低,體表血管遇冷收縮,血流緩慢,肌肉的黏滯性增高,韌帶的彈性和關節的靈活性降低,極易發生運動損傷。準備活動可採用慢跑、擦面、浴鼻、拍打全身肌肉、活動胳臂和下蹲等,尤其是冬泳下水前,一定要有充分的預備活動,通過慢跑、全身按摩等方法,調動肌體各部分的機能活動,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和反應能力。

  鍛鍊時運動量應由小到大,逐漸增加,尤其是跑步。不宜驟然間劇烈長跑,必須有一斷時間小跑,活動肢體和關節,待肌體適應後再加大運動量。通過鍛鍊,感到全身有勁,輕鬆舒暢,精神旺盛,體力和腦力功能增強,食慾、睡眠良好,說明這段時間運動是恰當的;倘若感到身體軟弱無力,提不起精神,疲乏不堪,食慾減,厭惡鍛鍊,就要注意減少運動量,或改用另一種運動鍛鍊方式。

  運動換氣宜採取鼻吸口呼。因為鼻腔黏膜有血管和分泌液,能對吸進來的空氣起加溫作用,鼻腔的鼻毛和鼻分泌物能阻擋空氣裡的灰塵和細菌,對呼吸道起保護作用。隨著運動量的增大,只靠鼻吸氣感到憋氣時,可用口幫助吸氣,口宜半張,舌頭捲起,抵住上顎,讓空氣從牙縫中出入。

  冬日運動是對付寒冷的積極措施,但應注意,冬季是一年中的閉藏季節,人體的新陳代謝水平相對緩慢,陰精陽氣也都處於藏伏之中,所以運動鍛鍊中要注意精神內守,避免陰精陽氣外洩。具體方法是:一、準備活動要充分,待熱後脫去一些衣服,然後加大運動量;二、不要過於劇烈運動,避免大汗淋漓;三、鍛鍊後,要及時擦乾汗液,若內衣已潮溼,應儘快回到室內換上乾燥衣服。

  對於堅持冬季長跑的人,要特別注意冰雪,防止滑倒。遇冰封雪飄大霧天氣,可在室內、涼臺或屋簷下原地跑步,既能收到養生效果,又能避免意外。這一辦法同樣適用於身居鬧市,無活動場地的人採用。此外,大風、大霧、大寒、冷高壓的早晨,低層空氣多受汙染,在露天下鍛鍊都是不適宜的。

  冬季運動鍛鍊,還應注意保暖防凍。晨起室外氣溫低,宜多穿衣,待做好預備活動,身體暖和,再脫去厚重的衣褲進行鍛鍊。鍛鍊完以後則要及時穿好衣褲,注意保溫,尤其是冬泳後,宜立即用柔軟、乾燥的浴巾迅速擦乾全身,擦紅面板,穿衣保暖,避免寒邪入侵。

  《黃帝內經》上說,冬季3個月,宜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所以鍛鍊最好是在日出後。但由於工作時間限制,人們不可能都等到早晨七八點鐘日出後,可在六七點鐘進行,但不宜在森林中鍛鍊,因為此時的森林中還在大量散發二氧化碳。冬泳最好選在午飯後一小時進行,因為此時氣溫較高,溼度低,能使冬泳的人體溫散失慢些,堅持鍛鍊的時間長些。

  季運動禁忌

  進行冬季養生保健,做運動是必要的,但是有些運動也是必須要禁止的,那麼究竟冬季養生保健運動禁忌有哪些呢?以下是專家給出的具體建議,我們詳細瞭解了一下,看看怎麼才能夠實現正確養生。

  冬季從事體育鍛煉對增進健康是頗有益處的。但是,如果不注意體育衛生,反會給人體帶來損害。因此,冬季運動必須注意體育衛生。冬季易患感冒,患感冒或發燒時,千萬不要從事劇烈運動。否則,會加重病情,甚至誘發心肌梗死或心肌炎。

  運動前不要忘記做準備活動。因為在寒冷條件下,人體的肌肉僵硬,關節的靈活性差,易發生肌肉拉傷或關節挫傷。

  運動強度要安排得當,特別是跑步的速度要由慢到快地逐漸增加,運動量的大小要因人而異,循序漸進,尤其是年老體弱多病者和少年兒童,運動強度一定不要過大。

  運動時最好不要用口呼吸,而用鼻子。因為經過鼻子過濾後的冷空氣,既清潔、溼潤,又不過冷,這樣對呼吸系統能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冬季養生保健一定要多運動,千萬不要忽視鍛鍊,只有把握一定的運動方法,才能實現更好的養生效果,實現大家的健康,最後建議大家一定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養生運動方法。

  冬季養生適合做的運動

  1慢跑

  慢跑是一項很理想的運動專案,能增強血液迴圈,改善心功能;改善腦的血液供應和腦細胞的氧供應,減輕腦動脈硬化,使大腦能正常地工作。跑步還能有效地刺激代謝,增加能量消耗,有助於減肥健美。對於老年人來說,跑步能大大減少由於不運動引起的肌肉萎縮及肥胖症;減少心肺功能衰老的現象;能降低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有助於延年益壽。近來,科學家還發現,堅持慢跑者得癌症的機會比較少。

  2徒步

  徒步,堅持持久好處很多,會使人走出疲憊的狀態精神煥發。但是徒步的方式也很有講究的。相對於其它健身運動來說,徒步應該是最容易實現的。散步式:功效是可緩解壓力。每次2公里左右;散步頻率每分鐘50-70步,每週3-5次,步態放鬆。散步時頭、肩、臀部、膝蓋和腳呈一條直線。應在整個散步過程中保持這個被稱為“脊柱不偏不倚”的姿勢。散步越多,身體消除腎上腺素的能力越強。所以,每運動一次,就如同為自己的身體進行了一次大掃 除。散步不但能消除肩膀和背部的緊張,而且能消除腰腹肌、臀肌、腳部肌肉的緊張。此外,它還能增加使人睡得香甜的鎮靜激素的數量。闊步式:功效是可加強骨骼和肌肉。每次2-3公里,每分鐘不少於100步,每週4-5次;要

  加大步幅。其益處是抗衰老,增強並保持骨骼健康和肌肉強健。競走式:功效是可控制體重。每次不少於3公里;每分鐘不少於100步。步態:要使出全身的勁,每一步由10個腳趾發力,加大擺臀,使人有一種向上的感覺,每週不少於4-5次。競走對身體的益處是可減少罹患高血壓、糖尿病、膽囊炎、心臟病和肥胖症的可能性。快步式:功效是可促進心臟健康。每次2-3公里;步頻:每分鐘120步左右,每週3-4次。其對身體的益處是:有助於改善心血管系統包括心臟、肺、動脈和靜脈,從而使每次呼吸都能吸進更多的氧氣。

  3滑雪

  滑雪不僅是為了休閒娛樂,掌握正確方法,每週一至兩次練習,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會起到很好的健身效果。滑雪和跑步、游泳一樣屬於有氧健身運動,能夠增強心肺功能。

  滑雪是一項全身的運動,能夠對神經系統進行全方位的鍛鍊和提高。在給你帶來速度享受同時,也鍛鍊了你的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和柔韌性。滑雪實質就是掌握平衡的過程,在重心的不斷切換中找到平衡點,這樣才能做出漂亮的動作。這種平衡能力的增強時無法從跑步、有氧操中得到的。與平衡能力密切相關的就是協調能力。只有在充分的協調好全身的每個部位,才能在滑行中取得最好的平衡效果。在滑雪的過程中,需要身體各個關節的配合才能達到。因此,滑雪對於人體的頭、頸、手、腕、肘、臂、肩、腰、腿、膝、踝等部位,幾乎是人體所有的關節,都能起到比較良好的鍛鍊作用,啟用僵硬的身體,使得身體的柔韌性增強,減掉多餘的脂肪。

  6自行車

  自行車能預防大腦老化,提高神經系統的敏捷性。現代運動醫學研究結果表明,騎自行車是異側支配運動,兩腿交替蹬踏可使左、右側大腦功能同時得以開發,防止其早衰及偏廢。能提高心肺功能,鍛鍊下肢肌力和增強全身耐力。騎自行車運動對內臟器官的耐力鍛鍊效果與游泳和跑步相同。此項運動不僅使下肢髖、膝、踝3對關節 和26對肌肉受益,而且還可使頸、背、臂、腹、腰、腹股溝、臀部等處的肌肉。關節、韌帶也得到相應的鍛鍊。騎自行車時,由於週期性的有氧運動,使鍛鍊者消耗較多的熱量,可收到顯著的減肥效果。可改善性功能。每日騎自行車4—5公里,可刺激人體雌激素或雄激素的分泌,使效能力增強,有助於夫妻間性生活的和諧。根據國際有關委員會的調查統計,在世界上

  各種不同職業人員中,以郵遞員的壽命最長,原因之一就是他們在傳遞信件時常騎自行車的緣故。

  冬季鍛鍊注意事項

  1、冬天天氣寒冷,人們胃口大增,大多數人為了保暖反而減少了運動,這使得冬天身材更加肥胖。專家說冬天運動,應該選擇動作幅度較小、熱量消耗較大的有氧運動。

  冬季運動很有必要。冬天運動是很有道理的,冬天裡運動自身消耗大,出汗少,運動者能更加適應出汗過程,增加運動強度。冬天氣溫低,空氣相對潔淨,呼吸道舒適,更能促進全身血液迴圈。更能自然地加大運動量,加速熱量的消耗。

  冬季運動鍛鍊,應注意保暖防凍。晨起室外氣溫低,宜多穿衣,待做好預備活動,身體暖和,再脫去厚重的衣褲進行鍛鍊。鍛鍊完以後則要及時穿好衣褲,注意保溫,尤其是冬泳後,宜立即用柔軟、乾燥的浴巾迅速擦乾全身,擦紅面板,穿衣保暖,避免寒邪入侵。

  冬季健身選有氧運動。冬季運動要選擇動作幅度較小、熱量消耗較大的有氧運動。這是因為冬季氣候寒冷,爆發性的無氧運動容易引起身體不適。年輕人可以選擇跑步等高強度的有氧運動,這樣可消耗更多熱量,鍛鍊的時間應該比春夏季多出10~15分鐘。

  中年人可選擇快走、慢跑、爬樓梯等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中年人身體狀況一般都處於下降趨勢,不要因為忙於工作就放棄健身,否則冬天就是一個“藏病”的季節。

  冬季運動不宜過早。冬季鍛鍊最好不要過早,健康專家建議,冬季晨練適宜在日出後進行。而一天中的最佳健身時機則在14時至19時之間,此時,人體自身溫度較高,體力較充沛,容易進入運動狀態,不易損傷,對健康大有裨益。

  在冬天,很多人往往由於缺乏激情而堅持不下來,這多是因為缺乏日照導致的情緒紊亂的原因。因此,健身者儘量多參加戶外運動,尤其是在陽光充足的時候。

  運動前熱身很重要。在室外鍛鍊,首先要做好充分熱身,冬季寒冷,血管收縮,血液迴圈不暢,肌肉和韌帶也較緊,可通過慢跑、徒手操和輕器械的少量練習,使身體發熱微微出汗後,再進行較大強度的運動。

  同時,熱身時間應延長,最好控制在15~25分鐘。另外鍛鍊間隙要適當縮短,儘量避免長時間處於冷空氣中。如果間隙過久,體溫下降,易使肌肉從興奮狀態疲憊下來,粘滯性增大,再進行下組練習時容易受傷。


關於肚子痛的故事作文:我的祕密
跑步岔氣的解決方法詳細介紹
相關知識
冬季運動健康小常識說明
冬季運動養生小常識
冬季運動養生小常識分享
冬季飲食健康小常識和注意事項
冬季養生健康小常識
冬季飲食健康小常識
兒童冬季養生健康小常識
上班族的運動健康小常識
秋季運動養生小常識有哪些
春季衛生健康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