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與理想演講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沒有理想就像沒有靈魂的屍體,沒有理想就像打錯了方向的子彈,不知道自己去哪,也不知道會在何處落下。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希望能幫到你喲。

  篇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很榮幸能在此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關於“我的大學我的理想”這一主題。

  其實開始我一直以為主題應該是“我的學院我的理想”才對啊,因為是“漢口學院”嘛!呵呵,要是改成了“漢口大學”,是不是就是僅次於武漢大學的一流大學了呢?那麼到底“學院”和“大學”有什麼差別嗎?

  今天我想諮詢在座的各位同學三個問題,以上是其一!

  首先,我想談談關於“大學”。看看我們的祖輩父輩,能讀書就已是件近乎奢侈的事,更別說上大學了!反觀如今,年輕人中大學生的比例已是大概全部,打個比喻來說:就像牛身上的蝨子一樣多!

  身為大學生的我們,經歷了被限制自由的小學,失去了純真自然的童年;經歷了被扼殺創新的中學,喪失了思想馳騁的少年;又剛剛經歷了被繁重課業所壓迫的高中,再一次,在本應激昂的年紀沒有了風采!十二年的書海泛舟,十二年的風雨無阻!

  難道,現在,我們又要在我們為之奮鬥了多年的大學裡虛度光陰,碌碌無為嗎?這是第二個問題?

  接下來,我想繼續談談關於“理想”。理想不同於夢想或幻想。用思想道德修養書中的話說就是:“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有可能實現的,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的嚮往與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奮鬥目標上的集中體現。”每個人每時每刻都會有自己關於未來的想法。小時候,估計每個人的夢想無非是科學家,企業家,警察叔叔,教師云云。從初中到高中,從高中到大學,慢慢長大,慢慢成熟,慢慢的發現自己,沒有做科學家的思維,沒有做企業家的頭腦,也不能做到像警察叔叔那樣盡職盡責,就算想著為孩子們做點貢獻順便養家餬口當老師,也發現自己沒有那麼多的證書!

  殘酷的現實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使得我們不能也不敢去想當年在腦海中浮現過的理想!那麼,難道我們真的要這樣平平庸庸的走完一生嗎?這是第三個問題!

  聽到這裡,我不知道大家對此是否有什麼想法或答案!但是,在此,我很願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我自己的答案。

  我想說,“學院”和“大學”是有差別的,但是“學院”中的大學生和“大學”中的大學生是沒有差別的。我們因為高考分數的高低踏進了不同的學校,最終拿到不同的證書。但是這隻能代表我們的過去,不能烙印在我們的未來之上。當我們身處在不同的校園之中,誠然,享受到的硬體設施,師資力量以及學術氣氛會有所不同,甚至有很大差別,但是大學所提倡的大學生“自由開放,獨立創新”的理念是絕對相同的。大學是一個完全自主的環境,你的未來完全取決於你自己,你的未來你做主,你的青春你放飛!美國的一位國家級優秀教師就說過:“沒有不合格的老師,只有不合格的學生”

  大學不是用來給你打消時間的場所,更不是拿著父母的錢為自己買安樂的幌子。聽到過很多同學說過他們自己的所謂的職業規劃,大部分同學說到自己想在大學期間多去旅遊觀光,遍賞名山大川,盡情遊玩。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大學是一個奔放的年紀,不趁現在有時間多出去走走,以後就沒有時間也沒有條件了”開闊眼界,開放視野,這沒有錯。但是,你能不能在此同時,為你曾經的理想,為你的未來有所準備呢?

  你能不能在你出去遊玩之前先將你的基本課業任務完成呢?你能不能在你遊玩的過程中多多學習適應社會的經驗呢?你能不能在你遊玩過後仔細的想想你此次行程的收穫呢?沒有人責怪你這樣做錯的有多大,只是想提醒你,除了這些,大學,還有許多事可以做!

  大學是汲取知識,增長經驗的場所,完全沒有必要為了所謂的等級而苦惱甚至自卑,你需要你自己去為你自己的未來準備,你就能將“夢想”轉化為“理想”繼而變成現實。

  在此,我呼籲:全體本校的同窗,學姐學長一起努力,一起奮鬥,一起為理想努力,一起為理想奮鬥!

  謝謝大家!

  篇二:我的理想與我的大學

  一個人如果一輩子都不曾混亂過 那麼他從來就沒有思考過 那麼我想我的一生一定全都是思考 因為我總是混亂 初中的時候混亂 高中的時候也混亂 原來渾渾噩噩的度日子 逃課 上網 扎老師車胎 所有的壞事情都做過了 絕對不是老師和家長心中定義的好孩子 好在努力過後也算考到了本二的學校 沒有淪落在高價的本三和充滿悲情色彩的專科 我說這些是想告訴大家不管你高中時期是混日子的也好 頭懸梁錐刺股把自己掄圓了埋頭苦學也好 那些日子都已經過去了 現在迎接我們的是大學的生活 這就是我下面要說的關於我的大學

  大學我理解就是大人的學校 什麼是大人 就是滿了十八歲有行為能力的人 通俗點說就是如果你違法犯罪社會絕對不會輕判寬恕的人 成年的我們應該對自己有 自制力 忍耐力 和毅力 這三者說著容易可是真正做到的人就寥寥無幾了 我猜測就是孔子也不一定全部都做到

  不過沒有關係 一位美國作家說過 別自尋煩惱的只想比你同時代的人或是先輩們出色,試著比你自己更出色吧。 比自己更出色 在大學裡我們怎麼做的比自己更出色呢?

  每天多讀一些書 多關注新聞 少逃課 少掛科 儘自己全力做到最好就可以了 每天多做一點就可以日積月累水滴石穿 多掌握一些專業的素質 使自己更能勝任這份工作

  我的大學 我認為大學就是發展個性找到自身天賦的地方 我們不用面對複雜的數理化 難背的地理政 我們也不用忍受滿滿當當的課表 不用過著起的比雞早 睡的比狗晚的生活 不用再抱怨為什麼中國歷史這麼長 中國的政治這麼複雜 不用再羨慕韓國日本的小國土學地理多麼容易沒有那麼多名山大川 地圖簡單的一目瞭然 這些生活已經在我們的人生中劃上句號 在進行時的是大學的輕鬆生活 有大片空閒的時間去關注自己喜歡的新聞 電影 去研究自己喜歡的領域 或者去學習自己嚮往已久的樂器。 給你們說一個事情吧 當課表剛剛發下來的時候我看著大片的空白時間 終於明白為什麼大學有那麼多對情侶了 因為實在是太閒了 搞物件就成為許多大學生大學的必修課 但是我認為 比戀愛更重要的是學業 戀愛可以滿足你打發時光尋找精神寄託的需要 但是書本也可以做到這些 而且書本永遠不會背叛你 讓你傷心 當大學四年結束的時候 情侶們可能要面對孔雀東南飛的悲劇 那時候你會發現你每個月省吃儉用養媳婦的錢打水漂不算 還耽誤了你學習的時間 這些也導致了你在畢業後長期宅在家 沒有工作 所以大學重要的還是學

  信仰不只是一種受頭腦支配的思想,它也是一種可以支配頭腦的思想。 理想也是這樣的一種信仰 我想大家都是懷揣著理想踏入校門的 有的想成為編導 有的想成為主持 有的想成為記者 我想每個人都有理想 如果你在18歲沒有理想 那麼我只能給你唱一曲夕陽紅了 因為你的人生也不會有太大的輝煌 只會如夕陽一樣發著微弱的光 下面我就說說的的理想

  莎士比亞說過 沒有什麼比希望不平凡而更平凡的 我希望成為一名戰地記者 記得在我高二的時候看到過一篇有關戰地記者的報導 上面說 他們是一群與死神經常擦肩而過的人 也是一群與戰爭無關的局外人 他們冒險 衝動 熱情 充滿責任感 他們的工作就是力爭在被不可預料的槍擊 炸彈 導彈或地雷奪去生命之前 用文字 聲音或影象將戰爭記錄下來 向世界真實的傳遞著戰爭的殘酷 “如果你沒法阻止戰爭 那你就把戰爭的真相告訴世界” 這是他們永遠的格言 我被他們的精神感染了 我也希望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用自己的鏡頭告訴世界戰爭的殘酷 用戰爭的真相來呼籲和平

  可能你們會笑我覺得我壓根和這個職業不沾邊 一個女生怎麼可以讓自己面對戰場上的血腥 面對被炸彈炸爛的屍體和變黑變乾的血液 面對隨時被戰爭奪取生命的危險 。 可

  是伊拉克戰爭的時候 所有伊拉克居民都經歷了戰爭的殘酷 全都面臨著死神的威脅 我想大家都看過一副圖片 圖片上是一個睜著大眼睛的黑人小孩 在他的眼裡滿是恐懼和不安 他因為戰爭幾天沒有吃過一頓飽飯 沒有睡過一次香甜的覺 沒有露出過笑臉 一個孩子都可以承受這麼多的磨難 為什麼一個成年人不可以 難道我們沒有拯救他們的責任和義務嗎

  為自己做的都會隨著死去而消逝,為他人和世界所做的將會延續而不朽 戰地記者是憑著這種信念 堅持報導著戰爭 在充滿危機的戰場上 士兵們手中拿著的是槍 而戰地記者手中緊緊拿著的只是攝影機 就是這個攝影機 讓他們的內心感受眾人的苦痛與不幸。

  這就是我的理想 成為一名戰地記者 你們可能會覺得這個理想和其它的與眾不同 但是我想說的是 大家的理想和我的理想本質上是一樣的 不管是編輯 主持 還是其它都是服務社會的職業 都是更好的讓公眾生活的職業 那麼我們理想的本質便是一樣的 為了我們心裡的信念我們都應該為之努力 我記起來 湯姆叔叔的小屋裡面有句話是:最痛苦的淚水從墳墓裡流出,為了還沒有說出口的話和還沒有做過的事。不論這個學校是不是你心中最理想的學校我們都應該無條件地接受生活及生活所帶來的一切 這個就是成功的規律 在不可選擇的環境中實現自我 在逆境中成就自我 不要懼怕失敗 失敗是成功之母 失敗一次你就和成功的媽媽有了第一次相遇 失敗兩次你們會熟悉 失敗三次你們可能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 既然成功的媽媽都是你摯友了 你還怕成功不聽你話乖乖到你身邊嗎?

  總而言之 不論是你的大學 我的大學 他的大學 你的理想 我的理想 他的理想 只要你為止努力一定可以如願以償 因為 天道酬勤不是騙人的鬼把戲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願意用你們生命中寶貴的三分鐘來聽我的嘮叨 謝謝大家

  篇三

  現實又彷彿總是殘酷、無情的,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有時使我們倍感到失落。記得曾有位作家在他的文章中這樣寫道:小時候,當有人問我的理想是什麼的時候,我總是豪氣沖天的回答:“我長大要當一名科學家。”時隔20年,如果再有人問我的理想,我會很平靜地說:“做一名編輯。”我佩服我小時候的勇氣,也佩服我現在的清醒,畢竟這中間橫隔了20年,理想也完成了它從幻想到現實的漫長曆程,不再遙不可及,卻是伸手可觸的事。做為一個有知識、有頭腦的大學生,我們應該而且能夠做出自己明智的選擇,那就是面對現實,接受現實,真真正正地樹立自己正確的奮鬥目標。當然理想應該是切合實際的,是我們通過努力可以實現的。我突然想起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1943年宋美齡在美國國會上發表演講時所引用的,故事是這樣的:兩千年前,在衡山磨鏡臺近旁有一座古老的佛寺。

  一名年輕的和尚來此修行,他整天盤腿坐禪,雙手合十,口中喃喃念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唱唸佛號,日復一日,因為他的理想就是成佛。寺裡的主持於是也跟著拿一塊磚去磨一塊石頭,時時刻刻地磨,一天又一天地磨,小和尚有時抬眼瞧瞧老和尚在做什麼。主持只是一個勁地拿磚磨石。終有一天,小和尚忍不住問大師:“大師,你每天拿這塊磚磨石頭,到底是為什麼?”主持回答道:“我要用這塊磚做鏡子。”小和尚說:“可磚是做不成鏡子的呀。”主持微微一笑,道:“就像你這樣成天光念佛號,也是成不了佛的。”

  這個充滿禪意的東方古老故事,給了我們什麼?what?我相信今天在場的每位同學都會明白,我們要有理想,但也應將我們的理想付之於行動,讓實際行動來落實我們的理想,那樣我們才會和著青春的節拍,搖著青春的櫓槳,喊著青春的號子,沐浴著青春的朝陽,帶著心中編織的夢,把握機遇,帶著自信和笑容上路,永遠不要等。我們有幸生活在大學這座象牙塔中,外面的人想要進來,裡面的人想要出去,但從整個社會著眼,大學仍是充滿神祕的精神樂園。

  不如今天在座的每位同學都試一下,把我們的理想比作一條以現在為起點的射線,然後把它截成若干段,把那個遙不可及的理想當作近期用我們雙腳就可以走到的端點,然後再截,再走,再走,再截,終有一天,我們身後深深淺淺的腳印就會成為我們人生飛躍的臺階。

  我們新世紀的大學生應該堅信自己不會一無所有,堅持用於表現自我,敢於交流,把自信寫在臉上,就在那一天,我們一定會成為社會大舞臺的主角。新世紀的大學生們,托起自己的理想,撥亮心中的那盞燈吧。認真地計劃一下自己的學習,規劃自己的成長,設計一下自己的人生。

  新世紀的大學生們,讓那隻棲息在你心中的鷹,展翅高飛,掠過市井的硝煙,超越你曾有過的脆弱與迷茫,向著理想升騰的高地,向著火紅的太陽,向著蔚藍的高空,向著我們主宰的明日無悔翱翔!

  再說說我自己吧。由於擔心就業率的問題,加上對自己的能力不那麼有信心,所以覺得自己可能找不到一個好工作,於是暫時決定和很多人一樣,準備以後考研。於是就覺得,平時開得課程要學學好吧,對以後有幫助的。於是,和很多人一樣,經常上上自習,翻翻書。由於上學期運氣比較好,所以考得還可以。當然,這裡面也有我付出的結果。在這裡,我不是謙虛,因為我親眼看到許多人是比我強很多。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既然強手那麼多,自己又沒有特別優秀的地方,所以就笨鳥先飛了,多看看書,多用點功。一個學期,倒也達到了一個比較好的結果。更主要的是,有所收穫,覺得自己這一個學習還是沒有白過。其實我在這裡並不是想號召大家一定要玩命學習,天天泡在自習室。大學生活是要多彩的,畢竟沒有了高中那種升學的壓力。我個人覺得,生活有主有次,既然已經有了一個理想,那麼剩下的就是圍繞這個目標轉,儘量讓自己過得充實吧。

大學與夢想演講
大學優秀班幹部演講稿
相關知識
大學與理想演講稿
我的大學與夢想演講稿
大學的理想演講稿
大學生理想演講稿範文
中學生勵志與理想演講稿
大學生夢想演講稿4篇
大學的夢想演講稿範文
上大學的理由演講稿
青春與理想演講稿五篇
關於大學生夢想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