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感恩演講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夢想是生命中最耀眼的陽光,為了夢想而奮鬥的青春是最美好的風景。今天小編向你推薦,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無感恩,不青春》。

  請允許我在這裡先跟大家分享一件前幾天發生在我身上的趣事。上個週四是9月10日教師節,那天一大早,我就給我的導師發了一封簡訊,祝他“教師節快樂”。他給我的回覆是:“謝謝,自從你走了以後,我們大家都時常想起你。”這條簡訊讀完了,我都渾身冒冷汗啊,這才兩句話,就把我說死了呢~~不管怎麼樣,反正祝福是送到了。你有這樣的經歷嗎?就是把對長輩的感恩當作一種任務,覺得別人都發,我不發不合適啊,勉強發一個吧。那你要是這種心態的話,那你就誤解了“感恩”這個詞的本意。什麼是“恩”?“恩”字上面一個“因”,下面一個“心”。感恩並不是我們嘴上說說而已,它是源於我們內心的真實情感。大家也千萬不要把感恩功利化,覺得我必須要花多少錢,買多少貴重的禮物才能報答那份恩情。何況有些恩情你是無法用金錢去衡量的。

  本月初的9月3號放假,我回了一趟家。這是我工作以來第一次回家。臨回家的前天晚上,我給大姐打了一個電話問她,我回家給咱爸買點啥。我姐說,你不用買,知道你掙錢不多,剛剛工作花銷又大,就回家看看挺好的。到家那天,我仔細想了想,覺得還是過不去自己心裡那道坎,進超市買了個花20塊錢買了個燻雞。果不其然,回家還是被老爸說了。在家的那兩天,主要任務就是幫老爸做飯和陪奶奶聊天。說是陪聊,其實你只要聽著就好了。我爸今年66歲,我在外地上學的時候,一年也就回家那幾次,過年,清明,五一,十一,扳著手指頭都能數的清,如果按人的平均年齡80歲來算的話,我和老爸見面的次數不到60面。我奶奶今年95歲,我跟她見面的次數會更少。我現在最怕的就是半夜接到家裡的電話,因為她的年紀不得不讓人往生死的事情上想,你知道那個電話早晚會來,但是你還是會希望那個電話能晚點打過來。你設想給自己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當那一天真正到來的時候,我想我還是準備不好。5年前,我奶奶的最小的親妹妹去世了,她在家裡好幾天都不說話,有一天她突然自言自語說:“哪裡還有我的親人啊?他們都走了,光剩下我自己了”。我想,對於他們來說,最大的感恩就是陪伴吧。《戰國策》裡有一則小故事,其中說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什麼意思?就是說父母對子女的愛,都是為兒女長遠考慮。我相信,天下父母都是一樣,為子女操碎了心,你工作了,想著幫你添點錢買車買房;你結婚了,他們拼了老命都要幫你帶孩子,他們覺得這都是他們應該的。你要是真的想還這份恩情,你哪裡能還得清啊?所以,感恩是一種心態,是不能物化的行為藝術。

  說到9月3日的放假,估計那天大家的微博朋友圈都被海量的閱兵照片刷屏了吧?在當天還有一個話題也也被大家在網上熱議。這源自於8月28號美國時代廣場出現一則海報,上面寫著“9月3日,祖國為我放天假,我為祖國做點啥?”海報一亮相,引得華人遊客紛紛駐足抓拍,所以“我為祖國體”上了微博熱搜榜。大閱兵昭示著我們祖國越來越強大,我們不再是以前那個受列強侵略的“東亞病夫”。相較現在正在發生的敘利亞戰爭,看看那個全家逃難到歐洲,而中途死於土耳其海灘的3歲小難民,我們可以想象,今天的和平是多麼的來之不易。那麼問題來了,我們靜下心來想想我們能為我的祖國做點什麼呢?

  最近在看作家劉同的隨筆,叫做《誰的青春不迷茫》。是啊,誰的青春不迷茫,可是青春不忘感恩。感恩教我育我的老師,是你們讓我學會成長;感恩生我養我的父母,是你們讓我學會擔當;感恩我敬我愛的祖國,是你讓我學會自強!感恩每一個出現在我生命中的人,你們都是我青春裡的一束光,讓我溫暖,給我力量!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給我這次機會讓我代表一年五班為大家演講!我這次演講的題目是:《如火青春,感恩同在》

  生命不僅僅是一朵朵嬌豔的花,它更是飽經風雨的激情;青春也不僅僅是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它更是放眼未來埋頭奮鬥的過程。因為青春的多彩,因為生活的美好,它更需要我們普高學子不忘歷史,常懷感恩之心! 今天一二、九剛剛過去,我不禁想起了那些為了民族的獨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青年們,聽,那三千學子在新華請願的吶喊聲,看,那浩浩蕩蕩示威遊行的青年隊伍。聽,那一聲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看,那一個個因為鎮壓而臉上掛彩的學生。於是不屈的青年人憤怒了。3000人不夠他們一萬人。一次遊行被鎮壓,他們就來第二次。那一個個身影印在了我們的腦海,那一個個名字記在了我們的心中。他們戮力同心,力挽狂瀾,國難當頭,勇往直前,他們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用行動捍衛了祖國的尊嚴今天,我們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中,感受著學校濃厚的文化氛圍。今天,我們沐浴在和平的陽光裡,感受著老師春風化雨的教誨。 今天,我們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感受著學習的快樂收穫的幸福。我們怎能不心懷感恩,珍惜現在的生活呢?

  感恩就是發自內心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它絕不是一種心理安慰,對現實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愛與希望。

  對生活感恩,其實就是善待自我,學會生活。

  對老師感恩,其實就是通達人生,學會成長。

  對父母感恩,其實就是體味世界,學會愛與被愛

  英國偉大的哲學家培根說過:“青春是易逝的,你揮霍它,它同時也會拋棄了你。”作為普高的學子,是我們最先觸碰知識的前沿,是我們心跳和著民族的脈搏。心懷感恩,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多彩的生活,心懷感恩,用不屈的意志面對未知的困難,你的世界就會更加明朗,你的生活便會充滿陽光

  清晨,當我推開窗戶,放眼藍藍的天,綠綠的草,晶瑩的露珠,清清爽爽的早晨,我感恩上天又給予我一個新的開始

  入夜,當我開啟日記,用笨拙的筆描畫著一天的生活感受,月光展露著溫柔的笑容,四周籠罩著夜的溫馨,我感恩大地賦予我別樣的安寧

  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和無私的愛

  感謝老師給了我知識和看世界的眼

  感謝學校,給了我邁向成功的路

  感恩每一個愛我和我愛的人,心懷感恩,我們努力成長,掙脫懷抱,我們越飛越高 心懷感恩,我們文明懂理,通力合作,我們越來越好 如火青春,感恩同在

   篇【3】

  青春是什麼?是撥動心絃的音樂?是引人深思的一本書?是召喚人前行的旗幟?青春要怎麼證明?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青春需要什麼?奮鬥、拼搏、夢想?這些都需要,但我覺得青春還需要加上一個詞:感恩。

  我是一個從小在蜜罐裡成長起來的90後,一個曾經以自我為中心的90後,現在我還是一個在生產一線工作的執行90後。來到大方公司工作一年了,常常發現身邊有人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工作的不順心;我在私底下時常也會抱怨,抱怨自己為什麼沒有考一個好大學;抱怨自己為什麼不是“官二代”或者“富二代”;抱怨自己上大學為什麼要選擇這個專業;抱怨自己為什麼要來到這個偏僻的地方,四周除了山還是山,沒有高樓也沒有大廈,看到朋友們在微博上晒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覺得自己的生活實在是單調;抱怨自己選擇的這份工作,沒有規律的作息時間。但是無論有多少的抱怨,擺在眼前的現實卻沒有因為你我的抱怨而改變,轉念一想,在我們抱怨的時候,有沒有好好思考一下,我們自己又做過些什麼呢?對家庭、對父母、甚至對公司,也許,我們是不是應該從我們自己身上尋找最深層次的原因?

  我的爸爸媽媽也是普普通通的電力執行工人,從我記事起,就覺得他們的工作很忙碌,陪伴在我身邊的時間很少。我羨慕我的同伴們,他們上下幼兒園有爸爸媽媽的接送,而我卻一個人回家;他們六一兒童節親子活動時,爸爸媽媽陪伴在身邊,而我身邊總是缺少一個;他們回家有熱騰騰的飯菜,而我面對的卻是冰冷的飯菜和一臺微波爐。我那時候總會想:我的爸爸媽媽到底愛不愛我。我到現在還清楚的記得初中三年的除夕夜,我都是一個人度過的。窗戶外的鞭炮聲聲,電視裡的歡聲笑語,都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在冷冷清清的家裡,一個十來歲的小女孩,一個人吃年夜飯,一個人看春晚,一個人點鞭炮,而我的爸爸媽媽卻在集控室裡。我問他們,為什麼你們總是這麼忙?他們總是解釋說這是由於他們的工作性質決定的,我不理解,我覺得他們把工作看的比我重要。後來慢慢長大了,我經常在想他們的這份工作即辛苦、收入也不高,還沒有燦爛的人生,只能在一條平凡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支撐他們遠離城市,一干就幾十年。尤其我的母親,一個女人,在執行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可是她覺得工作服穿在身上特別漂亮;愛玩是人的天性,可是她從來沒有覺得倒班生活單調乏味。我不清楚是什麼樣的信念讓她在幾十年的工作中始終做到愛崗敬業;我還不明白是什麼樣的毅力讓她從一名汽機巡檢工成為建廠以來第一位女值長;我還有很多不理解……。

  通過近一年的工作、學習,我漸漸懂了、明白了,因為父母這一輩人有一種精神,我們沒有,那就是心懷感恩,他們懂得珍惜他們所擁有的。他們感恩生活中的一切,感恩父母,給了他們生命和健康的身體;感恩師傅,傳授他們工作經驗;感謝企業,為他們提供了工作、學習的機會。還記得母親以前崗位牌上的座右銘“以感恩的心來看待世界,是做人的原則;用責任心做事,是工作的準則”。我們之所以抱怨,是我們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遇到挫折或者失敗,藉此來發洩自己心中的不滿。可是抱怨過後,什麼都不會改變。所以,我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放下嘴裡的抱怨,在心裡裝下感恩,努力奮鬥!沒有考上好大學,我們就從現在開始加倍努力;沒有“官二代”、“富二代”的背景,就想想怎樣讓自己成為“奮鬥的一代”;再想一想我們的工作,有多少人還抱著簡歷慼慼惶惶到四處投遞;又有多少人能有幸走進央企。只有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一點抱怨,多一份理解”,主動向我們身邊的師傅學習,熱愛工作,努力提升自己,以積極陽光的態度對待我們的青春,自己的人生才能改變。

  我是一名90後,當代社會在我們的身上貼上了一個個負能量的標籤。讓我們對那些標籤說不!現在,我知道感恩是每一個人都應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最起碼的修養。感恩不但是一種美德,也是我們工作必須要有的一種心態。其實每一份工作或每一個工作環境,都無法做到盡善盡美,尤其是作為一名普通員工,儘管工作有時繁瑣,有時壓力很大,但在我們心目中,它是神聖的、美麗的。我們時時刻刻都要懷有感恩之心,盡心盡力、踏踏實實做好自己本職工作。 倘若每一天都能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那麼你將會變成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即使工作真的很辛苦,你也會有一種很幸福的感覺。懷著感恩的心工作,別人快樂,自己更快樂。懷著感恩的心生活,認認真真過好每一天,你會發現,生活是如此美好!我還要說:“媽媽,我願意接過你手中的接力棒,像你一樣離開這個崗位的時候,有人能對我的人生點贊!


暢想美好家園演講稿
青春奉獻崗位演講稿
相關知識
關於青春感恩演講稿五篇
青春感恩演講稿
青春飛揚演講稿感恩篇
感恩奮進青春飛揚演講稿
青年教師關於感恩演講稿
小學感恩演講稿一等獎
初中生感恩演講稿範文
小學學會感恩演講稿
小學生關於感恩演講稿
小學生國旗下關於感恩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