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課文原文及課後練習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為幫助同學們回顧小石潭記這篇課文的知識點,鞏固課後練習,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同學們學習。

  《小石潭記》課文原文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小石潭記》課後練習答案

  一、背誦全文。說說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點?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是什麼?

  設計此題,首先是為了落實語文課程標準關於古文背誦的要求,其次是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思想內容。

  課文的寫作順序是:發現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小石潭的特點:幽靜。

  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幽深冷寂,孤悽悲涼。

  二、仔細品味下面一段文字,然後用自己的話複述一下這種景緻。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動,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設計此題,意在引導學生重點關注文中描寫潭中游魚的這一段文字,品味作者在文中描寫的妙處。複述不等於翻譯,不必搞字字落實。品味和複述,都沒有統一的標準和答案,可以引導學生在準確理解這一段文字的基礎上,說出自己的獨特體驗和個性化的感受。

  三、你已學過不少描寫景物的古代詩文,試著把其中描寫山水的名句摘錄下來,並選擇一兩則加以賞析。

  這是一道拓展性的練習。設計此題,意在引導學生對過去已讀過的古代詩文作品加以總結、梳理,摘錄其中描寫山水的名句,然後對自己感受最深、體會最切的一兩個名句寫一段賞析文字,從而培養學生對優秀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和對祖國優美山水的審美能力,以陶冶美好的情操。

初二語文春酒課後練習答案
隆中對課文原文及課後練習答案
相關知識
小石潭記課文原文及課後練習答案
小石潭記反思範文
小石潭記反思範文
桃花源記原文及課後練習答案
隆中對課文原文及課後練習答案
親愛的爸爸媽媽課文原文及課後練習答案
愚公移山課文原文及課後練習答案
詩經兩首課文原文及課後練習答案
鄒忌諷齊王納諫課文原文及課後練習答案
莊子故事兩則課文原文及課後練習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