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神的一滴知識點人教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神的一滴》是人教版語文必修一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語文神的一滴知識點

  一、作者簡介:

  美國作家梭羅,於1817年7月12日出生於美國馬薩堵塞州康科德城,1833-1837年就學並畢業於哈佛大學,1838-1840年在家鄉執教兩年。然後他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家裡***1841-1843年***,當門徒,又當助手,開始嘗試寫作。1845年,他拿了一柄斧頭,跑進了該州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邊的山林中,獨居到1847年才回到康城。1849年,他寫了一本叫作《康科德河和梅里麥克河上的一星期》的書。1854年,《瓦爾登湖》這本文學名著出版了。本書開始的時候反響並不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影響越來越大。他於1862年病逝於康城,終年44歲。他留下了《日記》39卷,已有多種版本和選本問世。這位美國作家,被公認為是與孤獨結伴的作家。

  書中有梭羅的題詞:“我並不想為沮喪寫一首頌歌/倒是想象在自己的棲所報曉的雄雞/勁頭十足地誇耀/哪怕只是為了提醒我的鄰居。”

  二、品味下面的關鍵句。

  1、湖是自然風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著它的人可以測出自己天性的深淺。

  明確:在作者心目中,瓦爾登湖美麗豐富寧靜博大而又靈性洋溢,所以他由衷地喻為“風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和“大地的眼睛”。句中的“天性”指人的自然本性,梭羅認為,長期以來,人的自然本性被日益複雜的社會所壓抑,被日益膨脹的慾望所遮蔽,而瓦爾登湖就像一面鏡子,使人重新發現和認識自己真實的天性。

  2、從西端望下來,這裡像一個圓形劇場,水上可以演出山林舞臺劇。明確:是說從西端高處看瓦爾登湖,它的樣子如同一個圓形劇場,四周的山林風物倒影在清澈的湖水中,因時而化,如同戲劇上演。

  3、在那種日子裡,慵懶是最誘惑人的事情,我就這樣偷閒的度過了許多個上午。我寧願把一天中最寶貴的光陰這樣虛擲,我是富有的,雖然與金錢無關,因為我擁有陽光照耀的時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揮霍著它們。

  明確:“從圓心能夠畫出多少條半徑,就有多少種生活方式可讓我們選擇。”作者看來這樣的生活才是他自己的生活。

  4、我的繆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鳥兒歌唱?

  明確:“——”:解釋說明。類比手法。

  三、寫景手法、語言風格鑑賞

  1、本文寫景有什麼特點?

  分析:善於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剛才分析過了,作者把湖比作風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說它是“大地的眼睛”。還是在第1段,作者把湖邊的樹木是“睫毛一樣的鑲邊”,四周森林蓊鬱的“群山”“山崖”是湖的“濃密突出的眉毛”。這些比喻形象細緻地描摹出湖畔景物的生動情態。

  2、本文語言別具魅力,雖是文學語言,但確是質樸本色,即使那些形象的比喻和美國式的幽默也都棄盡浮華,顯出一種凝練和意味深長。我們大家就一起來讀幾處我認為是別具魅力的地方吧。***1***第一節;***2***第二節“在一個夏天的上午,似夢非夢地醒著,直到船撞在沙灘上,驚動了我,我就欠起身來,看看命運已把我推送到哪一個岸邊來了”;***3*** 第三節“這惡魔似的鐵馬,那裂破人耳的鼓膜的聲音已經全鄉鎮都聽得到了,它已經用骯髒的腳步使沸泉的水混濁了,正是它,它把瓦爾登岸上的樹木吞噬了”;***4***第五節“這湖當然是一個大勇者的作品,其中毫無一絲一毫的虛偽!他用他的手圍起了這一泓湖水,在他的思想中,予以深化,予以澄清,並在他的遺囑中,把它傳給了康科德。我從它的水面上又看到了同樣的倒影,我幾乎要說了,瓦爾登,是你嗎?”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語文像山那樣思考練習題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語文西地平線上同步練習題含答案
相關知識
高一語文神的一滴知識點人教版
高一語文字音易錯知識點整理
高一語文閱讀理解知識點總結
高一語文第四單元知識點總結
初一語文上冊知識點人教版
初一語文下冊月考檢測題人教版
初一語文期末考試複習題人教版
高考語文字音字形知識點歸納
高二語文詞類活用知識點梳理
高二語文寫作方法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