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工作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思考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市場經濟已正式確定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模式,由此而改變了過去40多年一成不變的、事實證明不利於生產力發展的嚴格計劃經濟體系,使我國的經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是,隨之而來的許多原計劃經濟經模式下建立的各種關係則顯得越來越不相適應了,職稱工作正是如此。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職稱工作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思考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職稱工作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思考全文如下:

  【摘 要】職稱工作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重要職能之一,為使職稱工作更好、更快開展,通過對現階段存在的問題調查分析,提出幾點初淺的想法。

  【關鍵詞】職稱工作;技術人才;存在問題;初淺想法

  職稱工作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重要職能之一,肩負著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和選拔的重要使命,也承擔著開發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責任。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職稱工作服務社會經濟建設、服務民生髮展、服務基層和廣大專業技術人員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同時,職稱工作與人才發展需求不相適應的問題也更加明顯。為此,經過調查分析和總結分析後,對職稱工作談點初淺的想法。

  1.林口縣職稱工作現狀

  近年來,職稱工作得到普遍重視和關注。職稱報名考試、評審管理基本實現了服務網路化、實施系統化。各部門、各單位對職稱申報和待遇兌現也比較重視,專業技術人員也積極報考職稱等級,每年都有大批人員報名參加職稱考試,而且人數呈逐年遞增趨勢。

  截止到2012年底,全縣有職稱專業技術人員6028人。從分佈情況看,教育、衛生類3804人,佔63.1%;經濟、會計、審計類705人,佔11.7%;工程技術類1235人,佔20.5%;其它類284人,佔4.7%。從職稱級別看,具有高階職稱,也是縣以上專家和學科帶頭人829人,佔13.8%;中級職稱2598人,佔43.1%;初級職稱及以下2601人,佔43.1%。

  從全縣統計的人才資料看,全縣共有各類人才11591人,佔全縣總人口的4.1%。各類人才以黨政、專業技術和農村實用人才居多,其中黨政人才佔11.4%,專業技術人才佔52%,農村實用人才佔19.3%。從人才學歷結構看,研究生以上學歷94人,佔1.6%;本科學歷1436人,佔23.8%;大專學歷1555人,佔25.8%;中專及以下學歷2943人,佔48.8%。

  2.職稱工作中存在問題

  2.1專業技術人才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從人才調查情況看,十三個鄉鎮人才總數為7524人,占人口總數的2.7%,遠遠低於全國8.9%的平均水平。從行業看,專業技術人員大多分佈在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機構,基層生產一線人才匱乏,農業農村人才服務隊伍嚴重不足,導致部分科技成果無法轉化為生產力。

  2.2人才分佈拉大了區域、行業間的發展差距

  專業技術人才分佈嚴重失衡。從各鄉鎮看,古城鎮在十三個鄉鎮中人才總量相對較多,人才密度遠遠高於其他鄉鎮,人才密度差距加大區域間經濟發展的差距。

  2.3專業技術人才能量內耗降低了使用效能

  在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中,不同程度存在人才評價重學歷論文輕實際價值,人才使用論資排輩、難以做到“用其所長”等現象,挫傷了部分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造成了實際上的人才浪費。

  3.職稱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是重視還不夠。各鄉鎮雖然成立了專門的職稱工作機構,但成員單位間聯動協作還需要加強,在申報、評審和管理上還存在疏漏環節。有的單位認為職稱評審管理工作是人力資源門的事,主動性、積極性不高,沒有正確認識、沒有長遠計劃,僅限於“上面要求下面落實”層面,職稱工作的潛力和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

  二是機制措施還不配套。各鄉鎮雖然不同程度地出臺一些管理措施,但是普遍存在隨意性較大、謀劃不深入、體系不完善、支援力度不大等問題,在實際應用中系統性、配套性、操作性不強,導致措施效果不明顯。近幾年來,以工資為主的待遇水平雖有提高,但與發達地區相比差距過大,相關配套措施難以跟上,專業技術人員紮根林口的思想意識不牢,主動創新的積極性難以得到激發。

  三是部分人才價值有偏差。受當前社會上“唯錢唯利”等不良風氣的影響,一些專業技術人才注重用金錢衡量自身價值,單純追求物質待遇,急功近利,只重眼前發展環境,忽視長期效應,部分地域和行業甚至還出現了人才帶核心技術同步流失現象。在學術工作中很多人只看重功利性,不利於人才隊伍成長,全社會尊重人才的氛圍還不濃。

  4.對職稱工作的想法

  職稱工作的綜合性、長期性和科技含量都很高,一個單位或一個部門單獨完成難以做到高標準。要想穩定快速發展,必須放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人才發展戰略的大環境下思考。為此,提出幾點初淺的意見。

  4.1積極探索,積極穩妥推進重點工作

  推進事業單位崗位設定管理工作,事業單位崗位設定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切***,也是國家和省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點內容,關係到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這項工作既重要又複雜,要按照市裡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前提下,審慎穩妥地推進。在我縣成立相應工作機構的前提下,提出一種推進建議:試點先行,為全面推進工作積累經驗。在縣有代表性的行業中選擇2-3個事業單位進行試點,對工作效果進行科學評估,積累經驗,發現問題及時改進,確保事業單位崗位設定管理工作按照市裡的統一部署要求穩步推進。

  4.2注重實踐,重點推進農民職稱工作

  針對我縣農業經濟所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農村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需要大批量、多方面、多層次專業技術人員,我們在研究職稱工作如何為培養新型農民服務、為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和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服務做了大量工作,已將服務範圍拓展到鄉***鎮***、村,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還需要深入層次、提高標準。

  一是要在教育宣傳上下功夫。要提高對農民職稱評定工作的重視程度,尤其鄉鎮從事職稱工作的同志要深入基層,向廣大農民技術人員宣傳和講解農民職稱評定工作的意義和相關政策,讓基層政府、村幹部和廣大農民深切理解農民職稱評定工作給農村發展和農民技術人員帶來的好處,引導農民主動學習實用技術、積極參與申報職稱。同時,做好農民職稱與事業單位專業技術職稱區別的宣傳工作,切實講清取得農民技術職稱後,要憑真才實學在市場競爭中尋求和實現自身價值、獲得利益。

  二是要在完善措施辦法上下功夫。隨著農村科學技術普及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變化,農村和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不斷增加,農民技術人員的創業領域不斷拓展,對相關專業技術水平做出科學評價的標準和要求越來越高。要對農民技術職稱的評定範圍、標準條件、評定方式、評定程式以及權利義務等做出較為科學合理的明確規定,切實解決農民職稱評定範圍窄、專業類別單、評定條件不靈活、權利義務不明確、缺乏連續性等問題。

  4.3強化服務,不斷提升職稱工作標準

  一是堅持下基層指導落實。儘量採取到鄉鎮***。一方面,對申報高階職稱人員進行資格審查,及時把市裡的指示精神、上級的新標準和新要求傳達到位,督促抓好落實;另一方面,開展調查研究,聽取基層對職稱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聽取大型企業、龍頭企業、招商引資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對職稱評審工作的意見和要求,及時瞭解掌握一手材料,為改進方法、完善措施打基礎。二是努力拓展職稱服務領域。不斷開發更新網上服務功能,搞好職稱工作網站“林口縣職稱線上”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網路的資訊共享開發,切實為基層群眾和專業技術人員不斷提供最及時、最方便的政策諮詢、職稱事宜及專案研發、職場就業等快捷資訊服務。

 

多媒體網路教學課件的優化設計論文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職稱晉級體系的探究論文
相關知識
職稱工作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思考論文
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基層人口服務管理工作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會議講話心得10篇
測繪專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經濟社會發展調研報告範文
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思考論文
數字化網路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採編工作的思考論文
試析新經濟時代統計資訊的創新論文
市場經濟呼喚道德誠信的有關論文
關於獨立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