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食品安全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夏季是食品安全事故的易發期和多發期,那麼我們需要注意什麼呢?夏季食品安全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我們要認識食物中毒特徵

  潛伏期短:一般食後幾分鐘到幾個小時發病。 胃腸道症狀:腹瀉、腹痛,有的伴隨嘔吐、發熱 。

  二、我們要提高自我救護意識

  出現上述症狀,應懷疑是否食物中毒,並及時到醫院就診,同時報告老師。

  三、夏季預防發生食物中毒的措施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不良的個人衛生習慣會把致病菌從人體帶到食物上去。

  2、選擇新鮮和安全的食品。購買食品時,要注意檢視其感官性狀,是否有腐敗變質。要檢視其生產日期、保質期,是否有廠名、廠址等標識,要有QS標識。

  3、食品在食用前要徹底清潔。尤其是生吃蔬菜瓜果要清洗乾淨;用涼水浸泡,用流水清洗,需加熱的食物要加熱徹底。如菜豆和豆漿含有皁甙等毒素,不徹底煮熟會引起中毒。

  4、儘量不吃剩飯菜。如需食用,應徹底加熱。剩飯菜,剩的甜點心、牛奶不徹底加熱會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

  5、不吃黴變的糧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黴菌毒素會引起中毒。

  6、警惕誤食有毒有害物質引起中毒。裝有消毒劑、殺蟲劑或鼠藥的容器用後一定要妥善處理,防止用來喝水或誤用而引起中毒。

  7、不到沒有衛生許可證的小攤販處購買食物。

  8、飲用符合衛生要求的飲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潔淨的水,瓶裝水要有QS認證。

  9、提倡體育鍛煉,增強機體免疫力,抵禦細菌的侵襲。運動和吃飯時間要安排得當,飯後應稍事休息再作運動。飯後和運動後不要大量吃冷食,運動後體溫升高,大量流汗,又熱又渴,這時,無剋制力的人往往為了一時痛快便大吃冷飲食,胃腸溫度突然降低,結果腸胃因受到刺激而功能紊亂,引起腹瀉、腹痛等病症。

  10、進食不潔冷飲、冷食,是夏季食物中毒的一個重要原因。夏季炎熱,有些人耐不住酷熱,到路邊、樹下無證攤點上吃刨冰,喝冰水。這些攤點所用的冰多是工業用冰,帶有大量細菌和其他有毒物質。而且,售賣者一般都未經健康檢查,食後極易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病症的發生。因此不要購買顏色鮮豔的冷食,也不要購買無證攤點經營的冷飲。

  四、夏季食品六不吃,七字法的防範措施

  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潔瓜果、不吃腐敗變質食物、不吃未經高溫處理的飯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四、如何判別偽劣食品? 偽劣食品防範“七字法”:即防“豔、白、反、長、散、低、小”。

  一防“豔”。對顏色過分豔麗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蠟果一樣又大又紅又亮、鹹菜梗亮黃誘人、瓶裝的蕨菜鮮綠不褪色等,要留個心眼,是不是在新增色素上有問題?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麵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三防“長”。儘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採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這類企業的食品平均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

  六防“低”。“低”是指在價格上明顯低於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七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製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


“的人還:

夏季消防安全知識有哪些
夏季生產安全知識
相關知識
夏季食品安全知識
關於春季食品安全知識
秋季食品安全知識
冬季食品安全知識
食品安全知識優秀順口溜三篇
關於夏季食品安全的手抄報的資料
酒類的食品安全知識有哪些
酒店食品安全知識培訓
食品安全知識宣傳
夏季交通安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