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春教案設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下面是有小編為你整理的朱自清《春》教案設計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朱自清《春》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領會作者讚美春天,積極進取的思想感情。激勵學生珍惜春光,奮發向上。

  2.學習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徵多角度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一 領會文中描寫景物委婉細緻,用詞準確、生動,比喻形象鮮明,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二 學習選用鮮明、準確的語言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有感情地描繪景物。

  三 朗讀、背誦。

  【教學步驟】

  一、複習舊知識,展現春的意境

  今天,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彷彿展現了陽光明媚、東風盪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用彩筆描繪春天,歌頌春天。

  同學們想一想,詩人杜甫在《絕句》中怎樣描繪春色的?***同學背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樣描繪的?***同學背誦:“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萬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蘇舜欽在《淮中晚泊犢頭》的詩中又是怎樣寫春的呢?***同學背誦:“春陽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二、進行比較,激發興趣

  以上背誦的詩都是絕句,容量有限,是取一個景物或兩三個景物來寫春的,今天學的散文《春》寫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樹、花、鳥、風、雨等等。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呢?再說,春就在我們身邊,現在我們就歡樂地生活在陽春三月的日子裡,文中寫的這些景物的姿態、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沒有呢?讓我們細讀課文,領略大好春光,尋找與作者觀察的差距。

  三、學生朗讀全文,要求:

  1.提出預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

  2.文中以迎接春天寫到描繪春天的美麗景色,再寫到歌頌春天。讀後分分看,哪幾節寫什麼。

  第一節 迎接春天。***第一段***

  第2至7節 描繪春天。***第二段***

  第8至10節歌頌春天。***第三段***

  四、講讀體會:

  第一段:迎春

  ***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盼望著,盼望著”。為什麼要連用兩個呢?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準確,告訴我們春天還未來到。

  ***2***輕聲讀第1節,體會四個詞尾的作用。兩個“著”,兩個“了”,給我們以非常柔和、親切的感覺。

  第二段:繪春

  春終於盼來了,大地回春,永珍更新。作者滿懷喜悅的心情,先用一句話對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繪,然後再分別作細緻的描繪。

  ***1***齊讀總寫的一句話“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一切”說明什麼?沒有一個例外。

  “然”,是詞尾,表示狀態,樣子的意思。

  ***2***朗讀第2節。總寫春回大地後,先分別描繪了哪些景物?怎樣描繪的?

  山、水、太陽的臉。

  朗潤:明朗,潤澤。“朗潤”是怎樣一幅情景呢?出示月曆上山景彩色照片;再叫學生看外語課發的《Look and say》裡第140幅“hill”這幅畫,那個山,就是潤澤的樣子。

  水漲 “朗潤”“漲”“紅”,非常準確地描繪了春天的山、水、太陽。

  背誦第2節。

  ***3***第3節寫小草,寫得很細。從哪些方面寫的?哪些詞特別用得好?

  鑽,寫生命力。 嫩,寫質地。

  綠,寫顏色。 ……滿是的,寫範圍。

  軟綿綿,寫姿態。

  “鑽”,用得非常好,寫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著春天,草從泥土裡鑽出來,盼望春天。

  草好,人歡樂。

  朗讀、背誦。

  ***4***第4節寫什麼呢?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再寫什麼?一派怎樣的景象?

  樹,花,蜜蜂,蝴蝶,野花。

  趕趟兒:爭先奔赴目的地的意思。

  寫花的爭春,花的色彩,花的甜味,結的果實。

  花下是怎樣的情景呢?有一個詞用得特別好,哪個詞?“鬧”,“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

  為什麼野花會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沒有明寫風,但風寓在其中;沒有明寫太陽,但太陽寓在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動。

  細筆描繪了一幅繁花似錦,昆蟲喧鬧,春意盎然的美景,色彩鮮豔,層次分明。朗讀背誦。

  ***5***第5節寫風,寫鳥,寫牧童的短笛。怎麼寫的呢?

  背誦僧人志南的詩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寫風的“撫摸”,風的芬芳馥郁,鳥的呼朋引伴──叫朋友、引夥伴,短笛的嘹亮。

  鳥的清脆的聲音,輕風流水的聲音,牧童短笛嘹亮的聲音應和著,構成了一首非常動聽的春天交響樂,和諧優美,此起彼落。

  朗讀。

  ***6***雨中的景色描繪得同樣十分動人,先寫雨的形態,再寫雨中景色。找兩個詞把雨的形態講出來。

  “細”和“密”。三個比喻形象生動。

  接著寫雨中屋、雨中樹、雨中草、雨中人,怎麼寫的呢?

  朗讀第6節,開展想象。

  “綠得發亮”“青得逼你的眼”,把樹木、小草經春雨淋浴後的鮮豔色彩描繪得十分逼真。“逼”什麼意思呢?可以在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詩中找一句話來形容。“兩山排闥送青來”,兩座山好像把門推開,把青送到眼前。燈光給人以溫暖的感覺。

  雨中景是靜的,但靜中又有動,筆筆緊扣春天。

  ***7***第2到6節著重寫景,第7節著重寫人。寥寥幾筆,天上地下,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都寫到了。

  一年之計在於春:“計”,計劃。一年中要做的事,一年的計劃,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

  朗讀第7節,體會:寥寥幾筆,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無限好的美景。

  ***8***小結:

  這一部分繪春是全文的重點。細筆描繪,繪聲繪色繪態,繪動繪靜,語言非常生動。比如說,寫草的生命力,用“鑽”;寫熱烈的氣氛,用“鬧”;寫小草的青,用“逼”。細緻的描繪來源於什麼?細緻的觀察。觀察以後還要怎樣呢?表達出來。要仔細讀書,積累詞語,描繪起來就會形象生動了。

  第三段:頌春。***1***朗讀8、9、10節。

  ***2***在繪春以後,作者滿懷喜悅的心情來頌春,用了什麼手法呢?

  用比喻手法。三個比喻有聯絡有區別,使春意越來越濃。先喻為娃娃,再喻為小姑娘,最後喻為健壯的青年,從不同角度寫,寫春的成長,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態、青春活力描繪得十分動人。

  五、作業:

  1.誦讀全文,仔細體會本文用詞造句的妙處。體會那些像小河裡的水流淌一樣的詞句是怎樣從筆端流淌出來的。

  朱自清《春》課文原文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象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裡,田野裡,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趟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裡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裡帶來些新翻的泥土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溼的空氣裡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兩三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裡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裡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了。“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裡腳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高考物理複習之描述運動的物理量
項脊軒志的教學反思
相關知識
朱自清春教案設計
朱自清春的試講教案人教版***2***
觸控春天的教案設計
小班詩歌春曉教案設計
幼兒園小班春天主題教案設計
朱自清春預習學案
朱德的扁擔優秀教案設計
找春天優秀教案設計
沁園春雪教案設計
朱自清春預習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