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至呈坎自駕遊推薦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8日

  呈坎***kǎn***位於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黃山風景區的南麓***北緯29°55′,東經118°15′;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古徽州文化旅遊區組成部分,在徽州區通往黃山的公路佛子嶺段折向東北五公里處***,北距黃山40公里,南距徽州區政府駐地--巖寺鎮15公里。呈坎地處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呈坎古名龍溪,原為徽州首府歙縣轄地,現屬黃山市徽州區***原歙縣西鄉***管轄。唐末,江西南昌府羅天真、羅天秩堂兄弟倆,舉家遷入歙縣,“擇地得西北四十里,地名龍溪,改名呈坎”,並“築室而居焉”***元張旭《羅氏族譜序》***呈坎自宋代以後徽商興起,文化教育事業興旺發達,在徽州文化歷史發展中獨樹一幟。呈坎鎮人民政府駐地--呈坎村,1996年5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安徽省歷史文化保護區”。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呈坎自駕遊推薦景點

  第一景 新橋一洞

  ***按景址順序排列***

  該橋正名“隆興橋”***橋拱頂端上方石刻,現清晰可見***,俗稱“新橋”,是相對建環秀橋之後而言。橋位於村南水口,建於明代***前羅羅彌達出資***。清代維修一次***前羅羅澤之捐資***,是江南一帶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一座純石結構的單孔拱形橋,她象長虹一樣橫臥在川河上,氣勢極為雄偉。

  隆興橋,橋拱跨度1***米,拱高7.25米。橋面高8米***高出地面6.85米***、寬6.6米,橋長32.6米,連同引橋共長46.6米。石柱***高1米***、石板***高0.66米***護欄,石柱每側各14根。橋北端有都天廟***明代,單層結構***南端有觀音廟***明代,兩層結構***。朝河水逆流方向,可望到村東寬闊的田園風光,金黃色的稻浪滾滾,遠方山峰一片墨綠。此處歷來為族人和遊人留影佳所,建橋於此,既方便交通,也彌補村南曠野無遮擋缺陷。

  第二景 兩壩梅花

  此景位於上觀和下觀之間兩河堤上,即隆興橋與樂濟橋之間的大壩***即南河堤,俗稱大梅花壩***和小壩***即北河堤,俗稱小梅花壩***。大壩寬約5米,長360米,兩側梅花成行,中間是驛道石板路,八角繼美亭立於大壩中央,亭側有一株梅樹,花開六瓣,人稱六角梅。亭旁有木製便橋連線兩岸。小壩寬2米餘,長420餘米,中間土路,兩側也是梅花成行。河堤南端有一座廊橋連線兩壩,名樂濟橋***又名下觀音橋***。橋墩、橋架是石質結構,橋面木板鋪成,橋廊磚木結構。橋廊兩端圓門上方鑲有石刻橋名匾:“樂濟橋”。橋廊迎面一側中間上方懸掛木製“飲澗流虹”匾額,為里人羅廷梅所書。冬春季節,梅花盛開,清香撲鼻,觀賞者不斷,景名由此而得。此景成於明代,前羅22世祖羅小華計劃在大壩南側將大片水田修建為小西湖,後因嚴嵩案發,未能實施。

  第三景 後湖鴛鴦

  後湖位於下觀***現為呈坎中學校址***對面川河彎道水面***90°彎***。河面寬闊,水勢平穩,形成自然湖泊。湖岸山脈名“後湖山”,山林茂盛,灌木叢中,杜鵑滿坡皆是。農曆二、三月間,鴛鴦成群結對飛至這裡,熱鬧非凡。隨後,杜鵑花先後開放,在青翠的杉樹襯托下,更是五色斑斕,嬉戲鴛鴦與之相映,構成一幅優美的動態山水畫。大人小人常來觀看,鴛鴦見人並不離去,習以為常。明代里人取景名為“後湖鴛鴦”,上世紀50年代,村裡人仍見鴛鴦來此。

  第四景 隆興古觀

  隆興古觀即隆興觀為道教建築,座落在隆興橋南端觀音山上,位置最高,由村南口經隆興橋,穿過普光禪院***佛教寺廟,單層結構***紅色圍牆院子,上百步雲梯,即到隆興觀***單層四合院式建築***。隆興觀是上觀標誌性建築,此處高臺寬大,周邊還有觀音廟***兩層結構***和其前面岸邊的釣魚臺等明代建築,構成一處古木參天、綠樹成蔭、景色宜人的幽靜風景點。

  第五景 豐山積雪

  豐山是村東偏北山脈,雪後,積雪長久不融,風光無限,成為觀雪一景,明代里人稱之為豐山積雪或豐山雪。山腰有水埠坑村莊和容安館***單層結構,旁有廚房***。容安館為前羅22世祖羅小華***1516—1565***所建,在此匿藏過嚴嵩之子嚴世蕃,因嚴嵩案發避難於此。當時嚴世蕃從京城帶來一株柳杉***當地人稱之為鳳尾松***栽於容安館後側,現遺址存,樹存,樹幹最大直徑1.5米,高約25米,樹齡400餘年。羅小華是著名書法家、制墨家、大墨商。羅小華雖買了箇中書舍人的官,但志不在官,而在精研製墨技藝,是明代四大制墨家***羅小華、程君房、方於魯、邵格之***之一。正因為歷史名人和事件,賦於了此景的歷史文化內涵。

  第六景 朱村曙光

  朱村位於呈坎村東面之北端,靈金山腳下,它與呈坎村之溪東街居民點比鄰,坐北朝南,西傍川河,東臨金沙坑,蜿蜒流過,俗稱朱村頭,現為呈坎村第10村民組。村正前方是呈坎村最大一片地勢平坦的肥沃田野***里人稱東干段***,村右前方河岸是大片高大的楊樹林***兩人環抱以上的楊樹比比皆是***,為溪東街住房防洪屏障。村後靠山名長春山與龍山隔河相峙。朱村曙光指天剛亮時,朱村及其上空展現的美麗曙色。羅氏族譜記載“朱村曙光”景曰:“每東日始出,湛露斯冷之際,曉光披靄,覺餘瑞猶存。”同時記載:唐末,朱古僚將軍編師呈坎朱村,後移師婺源,並將其女許配給前羅始祖羅文昌,宋朱熹為朱將軍後裔,朱村因此得名。此景,曹時詩曰:見說賢基肇此鄉,至今村落姓猶香。絕鱗一片東方白,千載人瞻道德光。

  第七景 龍山丹桂

  “龍山丹桂”一景,是村北水口一處較大景點。過戊已橋***又名上觀音橋。柿坑上一座小型單孔石拱橋,上有磚木結構橋廊,明初建***,向北,經一段石板路,然後沿石級盤旋而上,到達龍山山脈上高大平臺,即到景點。此處有龍山廟***羅小華建***,是兩進兩廂一天井單層結構,與羅東舒祠從儀門至亨堂內部結構相似,但規模小些。門面磚砌成和八字牆,大門兩扇,門上方懸掛羅小華題書的“龍山廟”匾額***現存***。八字牆上畫有一對門神。一說是哼哈二將,一說是千里眼、順風耳,日夜監視人間善惡,警示世人不要做壞事。廟前是石板鋪就的寬大平坦,左前方有桂花樹一株,它比羅東舒祠內被譽為“江南第一桂”還要古老高大,且花開六瓣,樹齡400餘年。桂花樹下有石桌***方形***、石櫈,供遊人休息、納涼。龍山高臺兩側有水塘各兩口,加之龍山山脈,古人稱其為“鐵索練孤舟”。立龍山高臺,縱觀全村,一覽無餘,可惜,此廟於1978年拆除,夷為平地。

  第八景 葛山濃霜

  “葛山濃霜”是古村落深秋景色,純自然景觀。呈坎古村依葛山傍川面靈金山而建,坐西朝東。葛山是古村後靠山,高大於周邊山峰,左有龍山山脈,右有龍盤山山脈,三面環山,宛如穩重的太師椅狀。因此,葛山,對古人選址建村至關重要。山上以松樹為主,林木密集,古樹蒼蒼,現存一株松樹王,直徑l米,高20米。山腰下半至山腳,梯田層層。深秋早晨,遙望葛山,斑斑白點,濃霜一片;山下,晨霧瀰漫,山丘、村莊、河流、道路在朦朧中時隱時現,猶如美女披上薄薄面紗一般,構就一幅美妙多姿的水墨山水畫。諺語曰:“高山雪,平地霜。”古村周邊之山,唯獨葛山有霜,奇也,故成一景,何因,無人考證。

  第九景 永興甘泉

  永興甘泉,即永興泉,“甘”者,甜也,它為古村十景之首。永興泉位於後村南水口、葛山山腳、永興社左前方***現鎮信用社右側***,是一口天然石崖結構的淺水井。水從石縫中流出,常年不斷。乾旱,水位不減,雨季,清澈見底,水質甘冽,取其水,存放三天,甘甜如初,宋代後羅人刻石碑“甘甜三日”立於井旁,以示世人。永興泉為原徽州四大名泉之一***另三泉是:黃山硃砂泉、歙縣中學處汪公泉、漁梁林沖處紫陽泉***。相傳宋朝羅願出生時,永興泉“泉水沸湧,甘如蜜者累日”。羅願,後羅七世祖,第及進士,官至知州,是著名史學家,著書頗多,《新安志》為其代表作之一。

  永興泉上方是寬闊高臺,後方為後羅社屋,名“永興社”,建於宋代,比現存的“長春社”還要早。坐西朝東,兩進一天井結構,兩側有邊屋,門與正屋內相通,欄柵門面,門上方懸“永興社”豎匾。社屋前,平地結構形狀與長春社門前坦相似,但這裡是石板鋪就。社屋右前方有古櫧樹一株,古樸蒼勁,樹幹直徑2米,高31米,樹齡千年以上。先是雷擊,1998年又遭火燒,現存半折,樹幹空心,仍枝繁葉茂。通向永興社石徑兩條,盤旋而上,加之社屋,古人將其比作“二龍戲珠”。左石徑旁有小溪,水流常年不斷。社屋於1978年拆除,高臺成了菜園。

  第十景 峰凝翠

  村南***古稱長春之南***遠處,群峰蔥翠,風景如畫,美不勝收。最遠方,五峰森列,古人稱“五嶽朝山”,屬“五行”,相傳羅氏族祖選村址,把它作為風水依據之一。峰以名,者眾水也。水出其下,九曲迴環,峰浸影時,恍若翡翠,故得景名。名山佳水,曹時詩曰:永口諸山儼列星,巖雲林靄竟層青。無邊爽氣清人骨,合作羊公晚翠亭。

  村南近處,龍盤山山腳是“下觀”。寺廟道觀等古建築最多、最集中一處。有女貞觀、關帝廟、文會館、文昌閣、藏經閣、大聖堂、樂濟廊橋等等,均建於明代。有的粉牆黛瓦,端莊肅穆;有的飛簷翹角,氣勢非凡,是不可多得的一處景觀。但都在“***”期間被拆毀。

合肥至周莊自駕遊路線
合肥一日自駕遊
相關知識
合肥至呈坎自駕遊推薦
合肥至周莊自駕遊路線
合肥周邊自駕遊推薦
合肥天堂寨自駕遊
合肥到揚州自駕遊
合肥到西安自駕遊
合肥到婺源自駕遊
合肥到日照自駕遊
合肥到南京自駕遊
合肥到黃山自駕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