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壁大戰的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玉壁在南北朝時,是極為顯要的軍事重鎮,在1400多年前,這裡曾發生了一次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戰術最雜、傷亡最多的封建勢力爭奪戰,歷史上稱為“玉壁大戰”。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玉壁大戰的分析

  中文名稱:玉壁大戰

  參戰部隊:東魏,西魏

  戰爭結果:西魏獲勝

  時  間:公元546年

  地  點:幷州玉璧

  人  物:韋孝寬 高歡

  玉壁大戰的詳情

  公元538年***西魏文帝大統四年,東魏孝靜帝元象元年***,西魏東道行臺王思政以玉壁 ***今山西稷山西南***地處險要,上書請築城並由河南的恆農***今河南靈寶***移鎮玉壁,西魏當局欣然照準,並對王思政“詔加都督汾***治今山西汾陽***、晉***治今山西臨汾市***、幷州***治今山西太原市***諸軍事”。王思政何以請築城玉壁與移鎮玉壁?西魏當局又何以大加讚賞和支援呢?只消看看這個要塞所處的地理形勢,就可知其原因:玉壁地當今稷山縣西南六公里,坐落於汾河下游與涑水河分水嶺峨嵋原北緣。峨嵋原即地理學上所謂“峨嵋臺地”,地處北緯34°52′,至35°36′,東經110°20′,至111°20′,之間運城盆地中部,面積6000平方公里,周300公里,臺地略呈稜形,海拔在400米以上,北界汾河谷地,西界黃河峽谷,東、南為涑水河所環繞。臺地邊緣受流水侵蝕和河流沖刷,形成陡峻的黃土斷崖和沖溝,沿河斷崖大多在50米以上,整個臺地猶如一巨大黃土城堡。臺地中央更有兩座超過千米的孤峰山和稷王山,東西相對,宛若臺地的兩隻眼睛。佔據峨嵋原,東南可控制涑水河谷的南北孔道,西北則可控制汾河河谷東西孔道,進可長驅突擊,退可守險無虞,古來構成西南拱衛長安、東北屏翰晉陽的地理形勢。同時,臺地地處暖溫帶,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盛產糧麻,向為民給軍需的理想所在。所以誰佔有峨嵋原,誰就取得了戰略主動。如今西魏既進入河東,如欲站住腳進而鞏固和發展,則必須守住峨嵋原——此正是西魏築城玉壁移鎮玉壁的原因;而河東是二魏角逐中東魏的要害,亦其“軟腹部”,高歡前對西魏涉足河東早已如坐鍼氈,今對其築城玉壁自然更如鯁骨在喉——此正是高歡為拔除玉壁不惜以賭國運的原因。

  兩魏玉壁之戰,先後凡兩次,都是東魏攻打西魏的要塞玉壁引發的。東魏軍皆由大丞相高歡親自統率;西魏軍首次由東道行臺王思政為主將,第二次由晉州刺史韋孝寬為主將。首次玉壁之戰發生於公元542年***西魏大統八年,東魏孝靜帝興和元年***初冬。高歡由晉陽麾軍沿汾河谷道南下,至絳州***今山西新絳***折西,軍勢浩大,號稱“連營四十里”。高歡兵臨城下,軟硬兼施,先以授幷州刺史勸降,王思政不受;高歡遂圍玉壁,連續攻打9日不下,天逢大雪,城外野戰,士卒飢凍,死傷慘重,無奈撤軍。

  公元546年***西魏大統十二年,東魏孝靜帝武定四年***,高歡傾山東之眾西伐,志圖關中,玉壁首當其衝。他連營數十里,直逼玉壁城下。當時城內士兵戴鐵面防範;高歡使神箭手元盜***一作“元溢”***射之,每中其目。城外在城南起土山,欲居高臨下攻城;土山對面,城上原有兩座敵樓,韋孝寬邊於樓上縛木相接,高逾土山,邊廣積戰具以待。高歡使人向城中喊話“縱爾縛樓至天,我會穿城取爾”,遂於城南鑿地道向城接近,同時於城北起土山晝夜攻城;孝寬則沿城挖塹截擊地道,並嚴令戰士守塹,城外一旦挖透塹壕,立即擒殺,又於塹外貯積柴火,備足風箱,如有敵蟄伏地道,即鼓風以煙火灼燒。城內無水而汲於汾,高歡使將士移汾改道;孝寬則於城內鑿井以對。城外又造攻車,堅固銳利,車之所及,莫不摧毀;城內乃縫布為縵,隨車所向而張設,布既懸空中,車竟不能壞。城外縛松香於高竿,灌油加火,欲燒布焚樓;城內則造長柄鐵鉤,以鉤割竿,鬆麻俱落。城外又於城四面穿地21道,各施樑柱,以油澆灌,放火燒柱,柱折城崩;城內卻隨崩隨豎木柵以阻止。城外攻城之術已盡,城內則無一不識破破除。高歡無奈,使人向韋孝寬喊話,曉以既無救兵,何不投降;韋孝寬答我城池嚴固,糧秣有餘,攻者枉自徒勞,守者逸頤自安,何須馳援?我倒是為貴方廣大將士有來無回擔憂呢。高歡再使人“射募格於城中雲:‘能斬城主降者,拜太尉,封開國郡公,邑萬戶,賞帛萬疋。’韋孝寬手題書背,反射城外雲:‘若有斬高歡者,一依此賞。”高歡又將孝寬原在山東的從子押於城下,把刀架到脖頸上,揚言城內再不降,就殺人了;韋孝寬依然不為所動,將士為主將大義凜然所感,莫不有與城共存亡之心。

  高歡苦戰六旬,將士傷亡病滅十之四五,智力俱困,因而發病,乘夜逃遁,不久忿怨死於晉陽。西魏則嘉韋孝寬守城之功,授驃騎大、開府儀同三司,進爵建忠郡公。至北周保定初年***公元561年***,以韋孝寬立勳玉壁,於玉壁置勳州,仍授韋孝寬勳州刺史。

  玉壁之戰中,從高歡攻城使用的戰術到韋孝寬守城使用的戰術看,可謂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都達到古來戰爭中無所不用其極的程度,這或許是古代戰爭史上一次戰役所涉及戰術內涵最豐富最齊全的了。

  高歡病中由玉壁班師晉陽後,出於兵敗後激勵將士,使驍將斛律金作《敕勒歌》,這就是那首傳誦千古的名篇:“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描繪北國草原遼闊無垠、氣勢恢巨集的遊牧族民歌,借玉壁之戰始進入官書而流傳下來。

  就兩魏雙方整體國力軍力言,東魏佔有絕對優勢,惟高歡集團:其一,自恃土地遼闊,人眾物阜,士馬雄盛,盲目輕敵,以至此役臨戰喊話把即將採取的戰術恰恰洩露給敵方。其二,吏治腐敗,所謂“文武在位,罕有廉潔”,臣下請先除掠奪萬民之內賊,再討外寇,高歡則堅持“諸勳人觸鋒刃,百死一生,縱其貪鄙,所取處大。”當局既是貪婪成性、優遊之徒,上下不平,出師無名,軍事豈能制勝。其三,戰勤工作薄弱,兩次玉壁之戰,儘管皆冬令野戰,攻人之城,首次既“遇大雪,士卒飢凍,多死者”,二次又“苦戰六旬,傷及病死者十四五”,視將士如草芥之師,又豈能制勝!西魏則與東魏相反:首先,儘管在國力軍力上處於戰略劣勢,宇文泰集團卻能注意每戰必精心策劃,集小勝為大勝,實力漸次增強,士氣日益提高。其次,吏治比較廉明,軍紀比較整肅,正如公元537年***西魏文帝大統三年,東魏孝靜帝天平四年***,潼關之役宇文泰臨戰誓師時所說“無貪財以輕敵,無暴民以作威。用命則有賞,不用命則有戮”;再以玉壁之戰中幾個關鍵人物為例,主將王思政是個密得30斤黃金而悉數封存上交的人,韋孝寬“沉敏和正,涉獵經史”,“善於撫御,能得人心”,長史裴俠則“躬履素儉,愛民如子,所食唯菽麥鹽菜而已……去職之日,一無所取”。所以西魏能以劣勢反敗為勝,打贏了玉壁之戰。

  玉壁大戰西魏勝利的原因

  西魏方面

  一、儘管在國力軍力上處於戰略劣勢,宇文泰集團卻能注意每戰必精心策劃,集小勝為大勝,實力漸次增強,士氣日益提高。

  二、吏治比較廉明,軍紀比較整肅,正如公元537年***西魏文帝大統三年,東魏孝靜帝天平四年***,潼關之役宇文泰臨戰誓師時所說“無貪財以輕敵,無暴民以作威。用命則有賞,不用命則有戮”;再以玉壁之戰中幾個關鍵人物為例,主將王思政是個密得30斤黃金而悉數封存上交的人,韋孝寬“沉敏和正,涉獵經史”,“善於撫御,能得人心”,長史裴俠則“躬履素儉,愛民如子,所食唯菽麥鹽菜而已……去職之日,一無所取”。所以西魏能以劣勢反敗為勝,打贏了玉壁之戰。

  東魏方面

  一、自恃土地遼闊,人眾物阜,士馬雄盛,盲目輕敵,以至此役臨戰喊話把即將採取的戰術恰恰洩露給敵方。

  二、吏治腐敗,所謂“文武在位,罕有廉潔”,臣下請先除掠奪萬民之內賊,再討外寇,高歡則堅持“諸勳人觸鋒刃,百死一生,縱其貪鄙,所取處大。”當局既是貪婪成性、優遊之徒,上下不平,出師無名,軍事豈能制勝。

  三、戰勤工作薄弱,兩次玉壁之戰,儘管皆冬令野戰,攻人之城,首次既“遇大雪,士卒飢凍,多死者”,二次又“苦戰六旬,傷及病死者十四五”,視將士如草芥之師,又豈能制勝!
 

北朝法規有哪些
哲學方面論文寫作
相關知識
玉壁大戰的簡介
革命戰士李大釗的簡介
玉壁大戰西魏勝利的原因有什麼
玉壁大戰爆發的原因有什麼
伊壁鳩魯的簡介
夷陵之戰的簡介
高粱河之戰的簡介
雞父之戰的簡介
繻葛之戰的簡介
查理大帝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