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尼狄德羅的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9日

  德尼·狄德羅是法國十八世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以及作家,同時德尼·狄德羅也是百科全書派的代表人物。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德尼·狄德羅又叫D.狄德羅***Denis Diderot 1713~1784***,平民出身,畢業於巴黎大學文科,畢業後無固定職業,在巴黎從事著述。是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美學家,文學家,百科全書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國《百科全書》主編。 還著有《對自然的解釋》、《達朗貝和狄德羅的談話》、《關於物質和運動的原理》等。

  德尼狄德羅的哲學思想

  狄德羅的哲學思想既反映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又夾雜著一些辯證法的因素。1749年發表的《論盲人書簡》充分表述了無神論思想。這種思想沒有停留在以觸覺為衡量事物存在與否的準則上,深入到了理論思維的領域。狄德羅把世界設想為一個大系統,認為其中存在的只有時間、空間與物質;物質本身具有活力,能夠自行運動,不需要它以外的神祕力量參與;運動是物質的一種屬性,物質與運動不可分割的聯絡造成絢麗多彩的大千世界,這個世界是統一的,統一於物質;由於物質不斷運動,永遠處於變化的過程中,所以新鮮的事物層出不窮;所有的事物都相互聯絡,聯絡與統一具有內在的邏輯上的蘊涵關係。在狄德羅的自然觀中,含有轉化的觀念。他肯定自然事物可以相互轉化,轉化還涉及事物質的變化。但狄德羅的自然觀仍然存在形而上學傾向。他把一切變化都歸結為“純粹數量增長”,把自然中的因素看作是一成不變的,認為由元素組合的事物,通過嬗變而彼此交替,只能形成迴圈的局面。

  在認識論方面,狄德羅強調感覺論,認為出現在理智之中的,必然首先導源於感性知覺,他從認識的起源上反駁先驗論以及純屬思辨性質的形而上學。主張感性與理性兩條軌道相輔相成, 共同推進人類認識。

  狄德羅在堅持唯物主義哲學觀點的同時,又具有同時代唯物主義者缺乏的辯證法思想,有些學者認為他的唯物主義應該稱為過渡性的唯物主義。

  狄德羅站在法國第三等級的立場上,堅持國家起源於契約,君主的權力來自人民協議的觀點。他指出,能夠實現人民自由平等的是政體,任何政體都是要改變的,它的生命同動物的生命一樣,必然趨於死亡。封建專制政體終會消逝,由適合人性的政體取而代之。

  德尼狄德羅的故事

  18世紀20年代,在法國朗格爾天主教耶酥會中學,有一個學生常常以出色的回答博得老師和同學們的掌聲,他以優異的成績使他的父母對他充滿了期望。和所有天下的父母親一樣,他們也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但是有一天,這個中學生忽然對他父親說,他不想上學了。父親沒有責備兒子,只是兒子一眼,平靜地說:“那好,到工場去吧,以後就當個制刀匠。”此後這個中學生離開了校園,到父親的工場裡成為一名工人。可是他接連5天為製作一把柳葉刀忙得團團轉,還是毫無結果。父親一聲不吭。中學生糟蹋了材料,損壞了工具。但是父親裝作什麼也沒有看見。第5天快過去了,父親同樣心平氣和地問道:“怎麼,幹不了吧?”這個中學生一言不發。第二天清早他收拾好自己的課本,急衝衝地上學校去了。 後來這個中學生成為法國18世紀傑出的思想家,法國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唯物論和文藝理論方面大大超過了他同時代的思想家。他就是狄德羅。他主編的《百科全書》引領了法國啟蒙運動的高潮。

  狄德羅的父親是明智的,他沒有強迫兒子到學校去,而是尊重兒子的選擇,讓事實使狄德羅明白了其實學習才是他最恰當的選擇。讓每個人通過教育獲得使自身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的知識和能力,在社會中完成自己最適宜最喜歡也對社會有所貢獻的工作,也許這才是教育的真正內涵。作為家長,對子女總是有很多期待,希望他學習成績好,希望他在學校裡出類拔萃,這既可以使子女有好的前途,同時自己臉上也有光彩。於是人們常常把自己的人生價值加在子女身上,特別是當子女的狀態與自己的期待發生錯位的時候,往往要求子女服從,而沒有考慮子女的想法和實際,輕易地教訓子女:“你不對。”或者說:“你距離我們的目標太遠。”

  1745年,法國出版商邀請狄德羅將英國百科全書譯成法文,狄德羅決定自行編寫百科全書。1749年盧梭參與狄德羅《百科全書》音樂和經濟學方面的撰寫。1772年出版二十八卷。他繼承並發展了笛卡爾、洛克和拉·美特利的唯物主義,反對貝克萊和休謨的唯心主義與不可知論。他認為沒有超物質或離開肉體的精神和心理,他把人比喻為一架具有感覺和記憶能力的鋼琴,嘲笑貝克萊“以為自己是世界上存在的唯一的鋼琴,宇宙的全部和諧都發生在它身上”,這真是一架“發瘋的鋼琴”。

  他把個體心理的發展和心理的過程都看作物質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他說:“這些物質因素逐步產生的結果,便是一個遲鈍的生物,一個有感覺的生物,一個有思想的生物。”狄德羅堅持感覺是一切知識的唯一源泉,觀念和思維能力都是由感覺發展而來的,這是典型的感覺主義心理學思想。狄德羅一生提倡科學,曾被教會關押三個月,但他毫不畏懼,臨終時說“我死後,隨便人們把我葬在哪裡都行,但是我要宣佈我既不相信聖父,也不相信聖靈,也不相信聖族的其他任何人!”

 

本雅明的簡介
狄德羅的故事有哪些
相關知識
德尼狄德羅的簡介
使徒保羅的簡介
小說家狄更斯的簡介
畫家畢沙羅的簡介
藝術家米開朗基羅的簡介
文學家梭羅的簡介
文學家梭羅的簡介
狄仁傑的簡介
狄仁傑的簡介
羅伯特愛德華李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