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論文數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德育教育在我國曆來得到極大的重視,數學教學過程當中進行德育的滲透更是學習者情感態度發展的需要.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數學課堂中的德育滲透淺談數學課堂中的德育滲透

  【摘要】在數學學科教學中,雖然不能像語文、政治那樣直接、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但只要我們善於發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學過程中實事求是,聯絡實際,善於引導,就能行之有效地進行德育滲透.只要教師心中掛著學生,處處想著德育為先,我們的課堂將會變得更有情,更有愛.

  【關鍵詞】德育滲透;數學教學

  教育是根據一定社會的現實和未來的需要,遵循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系統地引導受教育者獲得知識技能,陶冶思想品德,發展智力和體力的一種活動,以便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適應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的需要和促進社會發展的人.從教育的概念可以發現,教育不僅是一種知識技能的傳授,也包含德育的培養.

  新的課程標準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是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具備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生存能力.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同樣應體現它的教育內容.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主渠道也應該在課堂,教師要力求以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育良好的集體榮譽感、精益求精的求知態度、敢於創新和善於創新的精神.在課堂中如何進行相應的德育教育,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一線教學,談一下如何在數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

  一、結合數學教材內容,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初中數學教材中也有很多反映這些輝煌成就的例子,如勾股定理、楊輝三角等.教師應緊抓這些內容,向學生介紹我國古今數學家的事蹟以及他們的光輝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時,適當向學生指出我國在現代科技領域落後的方面,教育學生熱愛祖國,並樹立為祖國強盛而努力學習的信心.比如在講解“勾股定理”的時候,教師可以收集大量國內外相關資料,介紹我國遠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得出了該結論,這比西方國家早了近半個世紀;在學習圓及其性質時,可以告訴學生我國古代著名的科學家祖沖之是世界上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第七位的第一人,這一成果比西方國家早了幾百年.這些事實的陳述能幫助學生了解我國數學發展的歷史和光輝的事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湧起對祖國強烈的熱愛之情.

  二、利用數學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數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它的出現和發展本身就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它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規律,並回到實踐中去運用,正是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中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運用到實踐中去的認識論觀點.從教材內容看,數學體系中常見的如一次函式與二次函式、方程與不等式等,通過講解它們之間的聯絡與區別,培養學生事物間存在聯絡轉化等觀點.又如講授正數與負數、直線與曲線、常量與變數等,可以培養學生對立統一的觀點等.這樣,數學教學中不僅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讓學生接受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

  三、結合數學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性、頑強性、創造性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嚴謹的思維品質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對人類的要求更高,那麼更需要學生具備有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鼓勵學生紮紮實實地系統學習知識.比如說,勾股定理看似有些抽象,但教師可以將其融入到具體的生活例子中去,可以借個學校教室的例子,讓學生用捲尺測量教室的窗戶,檢驗窗戶是不是直角,學生經過測量長度,計算之後就會得出教室窗戶是直角這一結論.這樣一個簡單的例子幫助學生更形象地理解了勾股定理,學生又能以生活的實踐來檢驗書本上的定理和結論等.充分體現出治學的嚴謹性.

  四、課堂教學之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團隊合作是每個人都應當具備的一種能力,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教師可以採用小組合作的方法,將班上的同學分成若干小組,讓同學們有機會相互學習,一起合作和共同進步.通過小組合作,學生能夠逐步意識到合作對於團隊工作的重要性,加深對個人和團隊之間關係的認知.通過團隊合作,學生的合作意識能夠得到增強,能夠正確看待別人取得的進步和成績,進而激勵自己努力學習.數學教師在講授書本知識的同時,要採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同時要通過書本上的諸多知識點、例題、圖表等進行逐步的滲透,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

  五、初中數學的德育不能只在課堂上進行

  生活處處體現數學,課堂外的數學教育也是數學德育教育的陣地.課外學習,比如一些數學的活動課或是以數學為主題的活動都是德育滲透很好的載體.教師可以多多鼓勵和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參與或進行一些社會調查,來獲得所需的一些資料,進而受到教育.比如初中數學中有關於“同類項”的內容,教師在開始同類項的新課時,可以先讓幾名同學拿著教師事先已經準備好的紙板站在講臺上,這些紙板分別寫著xy,-4.5,y等單項式,教師再把剩餘的一些寫著單項式的紙板發給別的學生,讓這些學生到講臺上去找他們的同伴.在這個活動進行完了之後,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自己找朋友的標準或是依據,並讓大家從“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句話中得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在同學們講述了自己找朋友的標準之後,教師可以對之進行總結,讓學生意識到朋友的重要性,學會交朋友,交好朋友.

  總之,在數學學科教學中,雖然不能像語文、政治那樣直接、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但只要我們善於發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學過程中實事求是,聯絡實際,善於引導,就能行之有效地進行德育滲透.只要教師心中掛著學生,處處想著德育為先,我們的課堂將會變得更有情,更有愛。

  篇2

  數學教學德育滲透的重要性

  1、數學教學中德育話語多模態化的必要性

  初級階段,德育主要培養學習者初步的愛祖國、愛家鄉、愛父母、愛老師、愛集體的品質和感情***簡稱“五熱愛”***,使學習者學會團結友愛、勇敢誠實等.採用的方法主要以教師的示範為主,起到具體榜樣的教育作用,通過教師自身的實際活動對學習者進行恰當的德育培養.中級階段則以培養學習者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精神為主,形成他們初步的共產主義覺悟和世界觀,為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基礎***樑志燊,1995:46***.高階階段以全面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作為學習者的引導方向.

  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也以此內容作為基礎,但與專門的德育課不同的是,它必須與數學的學科內容緊密相連,否則就會混淆了數學的教學主體.《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把情感態度作為數學教學的課程目標之一,然而教學中情感態度的發展也是與德育教育的內容休慼相關的.該數學新課程標準在對情感態度的描述當中就有這樣一條:“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形成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在數學教學中,只有培養好學生的“四有”精神,才有可能實現新課標當中關於情感態度方面的目標.多模態化的德育話語在數學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將有助於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人類的感官是複雜的.用單個感官進行互動的叫單模態,用兩個的叫雙模態,三個或以上的叫多模態***顧曰國,2007:3***.數學的文字本身就是多模式的,有文字、數字、線條、符號、圖等,教師運用語言解釋多模式的文字並運用多媒體中的視音訊與學生進行互動便產生了多模態的課堂話語.數學教學與多模態化的德育話語相結合也可以改變單純的思維訓練模式.德育與學生的品質和感情有關,多模態的課堂話語有助於學生在感情上的昇華.

  2、數學教學中德育話語多模態元素分析

  數學教學中德育話語的多模態化就是要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在課程內容、師生互動和教輔手段方面構建與課程相關的德育情景.數學教學中德育話語的元素既有靜態也有動態.教學活動參與者的肢體語言和板書、影象、視音訊等的互動產生了動態的課堂.教學輔助手段協助課堂參與者完成教學活動,在教輔中可利用的模態既有靜態也有動態.靜態的手段是教師結合文字類的輔助手段進行數學問題的的分析,從中結合德育教育.

  因此,靜態的教學輔助手段構建的動態課堂教學由兩部分組成:***1***教師和學生作為課堂參與者的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2***數學教學中文字類材料分析的多模態輔助手段.數學教學中德育話語的多模態化從本質上就要求課堂的模態變化能動靜結合,通過對學生視覺、聽覺等感官的多方位刺激引發他們的興趣,提升他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對學科知識和德育內容的感悟能力.但這種感悟能力的提升是要分學段的,在不同數學教學學段當中,德育話語多模態元素也有不同的呈現方式.

  2.1初級階段,數學教學德育話語的多模態元素

  初級階段,主要針對小學和學齡前的學習者.

  德育話語的內容以“愛”的教育為主.該階段的學習者比較傾向於接受色彩鮮豔的圖片、誇張的聲音和肢體語言.這和動畫節目受歡迎的原理是一樣的.而單純由聲音語言組成的德育教育則難以讓他們產生學習的興趣.德育教學要與數學教學相結合務必要注意肢體語言的的生動性.該階段德育話語中“愛”的教育可結合相關的數學教學活動展開.初級階段的數學教學與德育話語結合時,課堂的教輔工具以圖片為主,教師在學習者面前演示具有數字符號的圖片,配以誇張的肢體語言來完成數學的教學活動.教師通常在學習者語言學習的活動中進行德育教育.

  例如,教師結合數字符號教學內容的德育教育活動.教師教導學習者朗誦“4像紅旗隨風飄”,同時拿出五星紅旗圖片,告訴他們這是我們國家的國旗.然後,教師播放國歌,引導學習者聆聽與跟唱,最後引發其自豪地說出自己是中國人、自己長在中國.整個教學過程既有數學的基本教學活動也有視、音訊結合,聲音、圖片結合的多模態畫面,這些共同構成了初級階段數學教學中的多模態德育話語.學習者在多種模態元素下既接收了“愛國、愛家鄉”的意識,又自然地理解了“4”這個數字的符號.

  2.2中級階段,數學教學德育話語的多模態元素

  中級階段,主要針對中學生,學習者的心智年齡慢慢趨向於成熟.

  德育話語以“四有”和“五熱愛”為主.數學教學已不能用初級階段唱歌跳舞的形式進行.雖然播放歌曲的音訊能增加模態的元素,但對於該學段的學習者已不適用.中學的數學課程內容比小學的數學教學內容量大.課堂中教學話語模態的元素過於複雜反而會分散學習者的注意力,該階段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話語確實不容易.學生的教材以學科知識為主,教師難以在教科書的文字模態方面著手加入德育話語的元素.教師只能針對教材的知識點,少量地加入德育教育的內容.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是該階段數學學習的四大塊課程內容.例如,當教師在教授“統計與概率”時,就可以適時地加入多模態化的德育話語.

  在數學新課標“統計與概率”的課程內容要求中有這樣一條:“通過對資料的簡單分析,體會運用資料進行表達與交流的作用,感受資料蘊涵資訊”.這個知識點在數學新課標還配有相關的案例,教師可以設計新年聯歡會準備買水果的場景,要求學習者調查班級同學最喜歡吃的水果,設計購買方案“.愛集體”的德育話語內容可以在此時適時加進,但是在配合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學模態的運用.每個同學都有自己對水果的偏愛,學習者如何在做完調查後做好集體的選擇和自己的喜好之間的平衡,這就是德育話語的內容.教師聲音語言的引導是話語模態的一種形式,配合課件當中關於集體和個人關係的資料分析,通過具體資料增強學生的視覺刺激,進一步引發學生對資料的思考,對個體和集體之間存在的差異性的思考.視覺和聽覺的適時交叉才能引發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對集體與個體問題的思考.其實這說明:德育教育無小事,任何數學教學中的知識點都可以加入德育的多模態內涵.

  2.3高階階段,數學教學德育話語的多模態元素

  高階階段,主要針對大學生.德育話語以“世界觀”和“人生觀”為主題.我國高校更多地依賴《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公共必修課進行德育教育,以此引導學習者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在高校數學教學的課堂上,教師很少進行德育的引導.但事實是,恰恰是專業必修課堂上的德育話語才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在高階階段,學生的心智已經比較成熟,有較強的德育辨識能力,正是學科體系與完整的“世界觀”、“人生觀”相結合的最佳時機.高校數學教師知識面廣闊,只要在數學教學中對德育話語的多模態元素進行恰當的切入,即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高校數學系列課程主要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數學教學要實現德育話語的多模態化,就必須把日新月異的現代數學知識和學生對世界、對人生的看法結合起來.以概率統計這門高校數學基礎課程為例,對於電子資訊專業的學生,概率統計論結合網路技術是他們極富興趣的內容.在內容教學過程中,中外最新科技的動態視訊與教師對當今世界電子科技發展的剖析會從視聽覺模態方面引發學生對專業領域的無限嚮往,由此形成學習的新動力和為國家科技發展貢獻力量的使命感.只有在課堂中充分運用德育話語的多模態元素,高校數學教師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3、結語

  德育教育在我國曆來得到極大的重視,數學教學過程當中進行德育的滲透更是學習者情感態度發展的需要.但是,德育話語的滲透也要講究科學的方法.現代化多媒體輔助教學裝置的完善豐富了學生的感官,數學教學中德育話語的多模態化是時代的產物,教學人員只有充分利用這些德育話語的多模態元素,才能提高從精神的角度更好地為學習者服務.

大學數學史論文
大學數學畢業論文選題
相關知識
德育論文數學
小學班主任管理論文班主任德育論文
音樂學科德育論文
幽默語文德育論文
高中德育論文範文
教育德育論文免費
教育德育論文範本
教育德育論文
感恩教育德育論文代發表
成功訓練課德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