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美術教研模式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美術教育本質是對中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我國現行美術教育是以美術欣賞課為主體,為了培養綜合型高素質人才,挖掘學生潛在能力,提高學生觀察力、思維力、創造力,需要進行寫生課程教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中學美術的素描教學

  摘要:

  素描教學作為中學美術教學課程中的重要內容,對於培養學生對物象的觀察、審美以及表現能力至關重要。還有利於提高學生繪畫藝術水平。作為一名中學美術教師,要注重調動學生的素描學習興趣,開展學習方法的指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達到提高素描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素描教學;整體觀察;教師示範

  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礎,所以越來越受到重視。要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學好素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學生平時刻苦努力之外,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很重要,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使實踐技法與理論指導結合在一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作為初中美術老師應當怎樣進行美術素描教學呢?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素描在剛開始的學習過程中會比較枯燥,所以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於接下來的素描訓練會有很大的幫助。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素描的興趣呢?首先是讓學生欣賞優秀的美術作品,通過欣賞教學,學生對素描產生興趣。其次是教師在起初的素描訓練中多給學生作示範,有的學生會因為老是畫不好而失去信心,這時作為老師就應該多鼓勵多表揚他,讓學生有繼續學習的信心,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越學越有興趣。

  二、注重素描基礎訓練

  初中學生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從區域性入手,沒有用整體的觀察方法去認識物件。所以我要求學生在畫一幅畫之前首先要學會正確的觀察方法,不能把所畫物體的比例、結構、明暗、空間、透視等畫錯了。其次是注重形的準確。再次是形體結構的準確,對於一個物體來說,明暗會隨著光線的變化而變化,但形體結構是不會因光線而改變的,明暗只是表現手法,結構才是關鍵。所以在教學中我會嚴格要求學生抓準每一幅作品的形。

  三、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素描訓練

  素描被稱為“造型藝術的基礎”,不是幾天幾月就能掌握。教師在教的過程中不能操之過急,要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素描訓練。我的教學是從石膏幾何體訓練開始,我們都知道幾何石膏的明暗關係較為簡單,這樣可以慢慢地提高學生的基本觀察力、認知力,讓學生在單純中發現豐富的內在規律和變化。接下來逐漸過渡到複雜的單個靜物,然後是靜物組合體。這樣可以多角度地訓練學生的觀察方法。最後是人物素描,人物素描先從石膏五官、石膏頭像開始,石膏頭像被認為是訓練素描基本功的最好物件,石膏頭像形象特徵鮮明有著靜物的特點,能使初學者瞭解頭像的形體結構特徵,研究和領會其造型規則,從中獲得多方面的技法啟示,為真人頭像寫生打好基礎。

  四、注重教學示範作用

  素描訓練是一門訓練性極強的學科,教師只說不做是不行的,所以教師的示範在素描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通過示範,能夠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技能的掌握。同時要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有的學生基礎已經比較好了,教師只需要稍作點撥,必要時適當提示。對於學生不理解或作畫不當時教師要及時更正和修改,這樣學生把握問題的能力就會慢慢提升。好的正確的教學方法往往會事半功倍,學生學得輕鬆,教師教得也輕鬆,也會造就良好的學習氣氛,有利於學生更感興趣投入到繪畫當中。總之,學生素描水平的提高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所以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斷觀察,善於思考,遇到不懂的就請教同學和教師,養成不恥下問的習慣。教師應從實際出發,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因材施教,努力提高學生的素描水平和美術素養。

  參考文獻:

  翟欣建.認識素描[M].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範文二:中學美術教師職業素養論文

  一、樹立現代教學理念

  所謂的“現代教學理念”主要是指教師要與時俱進,擁有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教學理念。現代美術教學就是使每個學習者都能從美術教學活動中獲得自己的親身感受和收益,並能體會到其中的快樂。美術教師必須要具備現代教學理念,把新的教學理念與實際教學相結合。

  1、在美術教學活動中要樹立關注學生的進步和

  各方面發展的理念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要一味的講,把教師自己看成整個課堂的核心,應該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需求,關心學生的全面發展。如七年級美術教材“造型.表現”板塊中《校園小夥伴》這一節課的內容,學生在獲得有關人體比例的知識的同時,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獲得情感方面的需求。要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小夥伴,增加了同學之間的感情。在教學過程中不但使學生學到了美術知識,也關注了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增進了師生、同學之間的情感交流。

  2、現代美術教學理念要注重美術課的特殊性

  它的特殊性在於它並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藝術的多樣性的特徵就決定了美術學課的檢驗標準是全面的、可塑的、個性的、發展的。所以美術教學是靈活多變的,不能用經驗的、教條的方法來開展美術教學活動,也不能用傳統的評價方式來衡量學生的學業成績和教師的工作表現。

  3、教師要有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行為

  每位教師在教完一節課、一單元、一學期的時候都要進行課後反思和自我評價,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例如在課堂上,自己設定的美術情境為什麼沒有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在繪畫過程中的問題怎樣才能給予及時的解決等。在反思的同時也要多向其他教師請教、學習其他教師在教學中的好的教學模式、方法。只有在不停地反思、反省中才能進步,提高自己的美術素養和教學水平。

  二、提高教師的素質

  在提升教師素質方面,對教育有關部門來說應該做到一下幾個方面,首先要定期讓教師學習美術教學的新理念,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一個準繩和標準可依,知道我們的初中美術教育不需要把每個學生都培養成藝術家,而是實行一種面向全體學生的“生活型”美術教育,為學生以後的發展提供幫助。如果以後再組織類似的培訓應該不同於以往的表面式培訓,要真正讓教師理解、明白什麼是“美術教學”,並且要把培訓的內容應用到實際的美術教學中去。其次要組織全縣各個初中的美術教教師上公開課、示範課。以往在縣級學校會定期組織考試科目的公開課、示範課,而美術課則很少,如織金縣的王老師工作三年來只遇到過一次全畢節地區組織的中小學美術科目的優質課評比。組織教師上公開課可以從側面檢驗教師的教學水平,發揚優點,改進不足。重視開展美術示範課,還要及時進行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將對新的教學理念的理解和運用,並且把這種認識與實際的教學相結合,讓新的美術教學理念真正落到實處,真正能指導美術教師突破自身的限制,提高教學水平。

  三、結語

  總之對於提高教師素質,教育部門和學校所做的都是外力,而教師自身的提升才是內力。首先教師除了應有的專業知識、技能外,還要具備一定綜合知識。《美術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美術課已經不是單一、孤立的一門課程,它是與各個學科相聯絡的,是一個開放性的大課堂。其次,教師要具有相應的教育心理學知識。每位教師在大學期間已經學習過心理學、教育學方面的知識,要把這些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去,關心、愛護學生、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於美術高考熱對美術教育的思考
小學美術教育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中學美術教研模式論文
中學美術教育淺議論文
中小學美術教育淺探論文
中小學美術教育淺析論文
中小學美術教育淺談論文
小學美術教育淺探論文
小學美術教育探討論文
小學美術教育參考論文
中學美術教學反思隨筆
中學美術教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