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讀魯迅危險不危險閱讀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少年讀魯迅”危險不危險》作者的看法是要“讀點魯迅”,又不能讀“太多”的魯迅作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少年讀魯迅”危險不危險》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少年讀魯迅”危險不危險》丁輝 原文閱讀

  我們中國人是有“關心”下一代的傳統的,這一點只要看看我們經常給青少年的閱讀設定壁壘就不難感知,比如“少不讀紅樓”之類。後來又有人說,“少不讀魯迅”。我初聽這句話,內心裡真的是“咯噔”一下子,覺得這句話是點中了魯迅思想的某些要害的。

  我要算是魯迅的資深讀者了,但就像魯迅自己讀過的中國古書可能比誰都多,卻反對年輕人讀中國舊書,我是最起碼能夠部分認同“少不讀魯迅”的說法的。那麼,“少讀魯迅”的危險究竟在哪裡?

  似乎不必為尊者諱,魯迅終生習慣於從陰暗面去看人、看事。有人說這跟魯迅陰暗的童年記憶有關,這些姑且不論。總之,正是這樣的獨特的思想方法成就了魯迅。香港嶺南大學的許子東教授最近比較了魯迅和胡適,說“病情是魯迅看得透,藥方是胡適開得好”。胡適的“藥方”好不好尚可存疑,但魯迅於中國的病情“看得透”,我想應該是“擁魯”派和“反魯”派都願意承認的,可以說魯迅的魅力正源自他對中國問題或曰“中國病”的揭示可謂鞭辟入裡,入木三分。然而必須正視的是,魯迅深刻的悲觀、虛無,甚至絕望,正是源自他對“中國病”的“診斷”全面而深刻。魯迅是揹負著虛無與絕望的重擔起而行動、鬥爭和反抗的,就像古希臘神話裡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明明知道是徒勞,卻周而復始,永不止息。魯迅說:“我覺得唯黑暗與虛無乃是實有,卻偏要向這些作絕望的抗戰。”魯迅的偉大處與悲壯處皆在於此。

  要青少年“讀點魯迅”的理由自然是充分的。魯迅的文章好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不讀魯迅不可能懂得中國歷史,不讀魯迅不可能懂得中國人。因此,我對“讀點魯迅”是沒有意見的。但對青少年讀“太多”的魯迅卻每每心懷疑慮。我的想法是,青少年尚處在思想、性格和人生態度的塑成期,他們是否有足夠偉岸的人格與足夠博大的胸懷來承負魯迅那樣的深刻的悲觀與虛無?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少讀魯迅”就有了某種程度的危險。如果青少年承負不了對這個世界的悲觀、虛無,甚至絕望,當一個少年人讀魯迅足夠多的時候,世界就有可能在他眼中變得無一可親,無一可信,亦無一可愛,從而喪失對這個世界的基本信賴。這樣,豈不“於國於家無望”,“生意盡矣”!魯迅本人亦多次宣告自己的作品“太黑暗了”,明確表示不願意青年受這種“黑暗”的影響。

  《“少年讀魯迅”危險不危險》閱讀習題

  1.作者對閱讀魯迅作品的看法是:既______,又_________。***2分***

  2.作者在文中說“我是最起碼能夠部分認同‘少不讀魯迅’的說法的”,如果把這一句中的“最起碼”和“部分”刪去,與作者的原意有什麼差異?***4分***

  3.請辨識文中畫線句的論證方法並簡析其作用。***3分***

  4.作者說“‘少讀魯迅’就有了某種程度的危險”,有人不贊同這個看法。我們初中課本里有《社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孔乙己》等魯迅作品,請你根據自己的閱讀體驗,談談贊同或不贊同的理由。***4分***

  《“少年讀魯迅”危險不危險》閱讀答案

  1.要“讀點魯迅”,不能讀“太多”的魯迅***作品***。

  2.“最起碼”突出了作者對“少不讀魯迅”說法的認同,如刪去,就不能強調這一點;“部分”說明作者對“少不讀魯迅”的說法還有些保留意見,如刪去,就與那些觀點完全一樣了。

  3.引用論證,引用許子東教授的話,論述了魯迅先生對中國問題或曰“中國病”的揭示鞭辟入裡,入木三分,使論述具有說服力。***第一問如果答“引用論證、對比論證”算對,如果只答“對比論證”算錯***

  4.示例:①贊同,《孔乙己》中不僅揭露了社會的黑暗,而且寫出了人性的冷漠。

  ②《社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散文、小說,充滿了魯迅對美好童年、少年生活的回憶,對美好人性的讚美,這些篇什裡並沒有“悲觀、虛無,甚至絕望”,沒有“黑暗”,讀這些作品,沒有一絲一毫的危險。這些作品應該多讀、熟讀。
 

  

人生即燃燒閱讀練習及答案
2017年議論文閱讀試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魯迅愛書的故事閱讀附答案
魯迅話語的思維閱讀答案
魯迅與諾貝爾獎閱讀答案
少年兒童的英語小笑話閱讀
2016年閱讀假如月亮不見了閱讀題答案
少年遊參差煙樹灞陵橋閱讀答案
少年遊參差煙樹灞陵橋閱讀答案
青少年法治教育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青少年普法競賽測試的題目和答案
全國青少年法律知識的考試試題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