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才文言文閱讀原文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文言文具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記錄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是中華民族悠久、優秀文化的傳承。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養才》文言文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養才》文言文閱讀原文

  奇傑之士,常好自負,疏雋傲誕,不事繩檢,往往冒法律,觸刑禁,叫號歡呼,以發其一時之樂而不顧其禍。嗜利酗酒,使氣傲物,志氣一發,則倜然遠去,不可羈束以禮法。然及其一旦翻然而悟,折節而不為此,以留意於向所謂道與德可勉強者,則何病不去?奈何以樸樕①小道加諸其上哉?夫其不肯規規以事禮法,而必自縱以為此者,乃上之人②之過也。古之養奇傑也,任之以權,尊之以爵,厚之以祿,重之以恩,責之以措置天下之務,而易其平居自縱之心,故不待放恣而後為樂。今則不然,奇傑無尺寸之柄,位一命之爵、食斗升之祿者過半,彼又安得不越法、逾禮而自快耶?我又安可急之以法,使不得泰然自縱耶?今我繩之以法,亦已急矣。急之而不已,而隨之以刑,則彼有北走胡、南走越耳。噫!無事之時既不能養,及其不幸一旦有邊境之患,繁亂難治之事而後優詔以召之,豐爵重祿以結之,則彼已憾矣。夫彼固非純忠者也,又安肯默然於窮困無用之地而已耶?周公之時,天下號為至治,四夷已臣服,卿大夫士已稱職。當是時,雖有奇傑無所複用,而其禮法風俗尤復細密,舉朝廷與四海之人無不遵蹈,而其八議③之中猶有曰議能者。況當今天下未甚至治,四夷未盡臣服,卿大夫士未皆稱職,禮法風俗又非細密如周之盛時,而奇傑之士,復有困於簿書、米鹽間者,則反可不議其能而恕之乎?所宜哀其才而貰④其過,無使為刀筆吏所困,則庶乎盡其才矣。或曰:奇傑之士有過得以免,則天下之人孰不自謂奇傑而欲免其過者?是終亦潰法亂教耳。 曰:是,則然矣。然而奇傑之所為,必挺然出於眾人之上,苟指其已成之功以曉天下,俾得以贖其過。而其未有功者,則委之以難治之事,而責其成績,則天下之人不敢自謂奇傑,而真奇傑者出矣。

  ***節選自《蘇洵文集》***

  [注] ①樸樕:小木,喻凡庸之才。②上之人:高位之人。③八議:指朝議。④貰***sh***:赦免。

  《養才》文言文閱讀題目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夫其不肯規規以事禮法     事:從事

  B.無事之時既不能養 養:供養

  C.豐爵重祿以結之,則彼已憾矣 憾:遺憾

  D.況當今天下未甚至治 治:太平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急之而不已,而隨之以刑 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

  B.無使為刀筆吏所困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C.而責其成績,則天下之人不敢自謂奇傑 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

  D.而其未有功者,則委之以難治之事 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奇傑之士自負而常冒犯法律,甚至觸犯刑法,但是他們也能做到幡然自新,所以不能讓他們拘泥地執行禮法,因為他們不是凡庸之才。

  B.現在對待奇傑之士不僅不養,還用法律約束制裁他們,已經算逼迫了。逼迫他們而不停止,隨著又用上刑法,那他們只有往北跑向胡地、往南奔向南越了。

  C.所謂供養奇特傑出的人才,就是要他們擁有特殊權力、最高的爵位、優厚的俸祿,這樣就不用急時抱佛腳,國家有難時也不必用優厚條件下詔書去召集英才了。

  D.從客觀上說,現在四方異族未完全臣服,外部環境不好;內部人員不是都很稱職,禮法風俗也不是很細密,這時應該更加重視選拔英才並原諒他們的過失。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責之以措置天下之務,而易其平居自縱之心。***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公之時,天下號為至治,四夷已臣服,卿大夫士已稱職。***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養才》文言文閱讀答案

  4.選A A項,事:遵從。

  5.選D D項,都是介詞,把、將。A項,連詞,表遞進關係,而且/連詞,表並列關係,不譯;B項,介詞,被/表反問,句末語氣詞,不譯;C項,連詞,表假設關係,那麼/連詞,錶轉折關係,可是。

  6.選C C項,擁有特殊權力、最高的爵位之特殊、最不合文意。

  7.***1***用處理天下事務的重任來要求他們,改變他們平日自我放縱的心態。

  ***2***周公時,天下號稱為非常太平,四方異族已經臣服,上卿、大夫、士人也都稱職。

  《養才》文言文閱讀參考譯文

  奇特傑出的人,喜歡自負,粗疏、俊秀、狂傲、怪誕,不受規矩約束,往往冒犯法神,觸犯刑法禁令,又喜歡叫喊呼號,以此表達一時的快樂而不考慮它的禍害。喜歡錢財沉溺酒氣中,意氣用事,自視很高,瞧不起人,志向氣概一表露就超然遠離,不能用禮法限制束縛。可是等到他一旦回頭驟然悔悟,改變平日所為而不像過去那樣處事,而留心於先前所說的可盡力達到的道義與德行,那樣,什麼弊端不能去掉?怎麼能把對凡庸之才的要求施加到他們身上呢?他們不肯拘泥地遵從禮法,卻一定迫使他們來做那樣的事,這就是上面的人的過失了。

  古代供養奇特、傑出的人才,將權力交給他們,用爵位尊崇他們,用俸祿厚待他們,用恩德感化他們,用處理天下事務的重任來要求他們,改變他們平日自我放縱的心態,所以,不需要放縱,然後才可以享樂。現在卻不是這樣,奇特傑出的人才沒有一點權力與職位,享有低微官食、斗升的俸祿的人超過一半,他們又怎麼能不超越法規和禮節而求得自我暢快呢?我們又怎麼能可以用法規逼迫他,使他們不能安心地自我放縱呢?現在我們用法律約束制裁他們,已經算逼迫了。逼迫他們而不停止,隨著又用上刑法,那他們只有往北跑向胡地、往南奔向南越了。唉!國家***沒有事的時候,既不加以供養,等到不幸遇到邊境有災難發生,碰到繁雜混亂難以對付的事情,然後才用優厚條件下詔書召集英才,用豐厚的爵位、厚重的俸祿結交他們,那時他們早已經遺憾地離去了。他們本來就不是純粹盡忠的人,又怎麼肯默默地處在窮困無用的地方而罷休呢?

  周公時,天下號稱為非常太平,四方異族已經臣服,上卿、大夫、士人也都稱職。處在這時,即使有奇特傑出的人才也沒有地方可重新起用,然而那時的禮法風俗尤其細密,整個朝廷及其四海的人沒有不遵循實行的,而那時朝議的大臣中還有主張由有才能的人來商議事情。更何況現在還不完全***太平,四方異族未完全臣服,上卿、大夫、士人不是都很稱職,禮法風俗又不像周朝強盛時期那樣細密,而那些奇特、傑出的人才仍有被官府文書和米鹽生活之類所困的情況,這時反而可以不商議選拔英才並原諒他們的過失嗎?應該憐惜他們的才能,赦免他們的過失,不讓他們被辦理文書的小吏所困,那麼或許可以使他們發揮才能。

  有人說:奇特傑出的人才有過失就免受處罰,那麼,天下的人,誰不自稱是奇特傑出的人而想免掉自己的過失。這樣一來,最終只會使法律、教義造成混亂罷了。我說:這樣做雖然會這樣,可是奇特傑出的人才所做的,必定非常突出地出現在眾人的上面,假如指著他們已成就的功業來告曉天下,使他們能夠贖回自己的過失。而對那些未有功業的,就將難以處理的事交給他們去處理,並要求他們取得成績,那麼,那些人就不敢自稱是奇特傑出的人,而真正的奇才豪傑也就出現了。


明史何福傳文言文閱讀原文及答案
宋史蘇易簡傳文言文閱讀原文附答案
相關知識
太原中考語文傳記閱讀習題及答案
太原中考語文傳記閱讀習題及答案
湖南中考語文傳記閱讀習題及答案
石家莊中考語文傳記閱讀習題及答案
上海中考語文傳記閱讀習題及答案
笑說蟹文之災閱讀練習及答案
文人畫閱讀練習及答案
廣東高考語文傳記閱讀習題及答案
廣西中考語文小說閱讀試題及答案
夜坐文天祥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