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複習之牛頓第一第三定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下面由小編給你帶來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教學內容:

  高考第一輪複習--牛頓第一定律與牛頓第三定律問題歸納

  二、學習目標:

  1、從深層次理解牛頓第一定律和牛頓第三定律的內容,加深對於慣性概念的理解。

  2、理解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區別與聯絡。

  3、重點掌握關於牛頓第一定律和牛頓第三定律相關習題型別的分析方法。

  考點地位:

  牛頓第一定律與牛頓第三定律是高考考查的重點,本部分內容是高中物理的核心知識,特別是對於力和運動關係的正確理解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對於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三定律及運動和力的關係問題,既可以考查獨立的知識點,側重於基本概念,規律的識記與理解,同時也可以和具體的運動形式進行綜合,主要是以選擇題目的形式出現,如2009年寧夏卷第14題、2008年廣東卷第1題、2007年上海春季高考第14題、海南卷第1題都突出了對於本部分知識點的考查。

  三、重難點解析:

  ***一***、牛頓第一定律

  1. 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2. 理解要點

  ***1***牛頓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即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

  ***2***牛頓第一定律揭示了靜止狀態和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等價性,它們的區別僅僅是參考系不同。

  ***3***牛頓第一定律指出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為牛頓第二定律的提出作了準備。

  ***4***牛頓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因為不存在不受外力作用的物體,因此它是在一些理想實驗的基礎上經過科學推理作出的結論。通常人們看到的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實際上是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結果。

  ***5***科學研究方法

  理想斜面實驗是牛頓第一定律的基礎,理想斜面實驗更注重的是一種科學研究的方法,即將斜面的接觸面情況無限地向極端推進,形成光滑斜面,從而推得如果沒有摩擦力,物體將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這種科學研究的方法注重的是過程和方法。

  變式1、

  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需要相應的知識,還要注意運用科學方法。

  理想實驗有時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規律。伽利略設想了一個理想實驗,如上圖,其中有一個是經驗事實,其餘是推論。

  ①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小球在這斜面上仍然要達到原來的高度;

  ②兩個對接的斜面,讓靜止的小球沿一個斜面滾下,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

  ③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原來釋放的高度;

  ④繼續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最後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續的勻速運動。

  請將上述理想實驗的設想步驟按照正確的順序排列***只要填寫序號即可***。在上述的設想步驟中,有的屬於可靠的事實,有的則是理想化的推論。下列關於事實和推論的分類正確的是

  A. ①是事實,②③④是推論

  B. ②是事實,①③④是推論

  C. ③是事實,①②④是推論

  D. ④是事實,①②③是推論

  答案:B

  ***6***牛頓第一定律明確指出適用於一切物體,這就包括地上的物體和天上的物體,這是人類思想史上第一次跨越天地之間的鴻溝,把地上的物體運動規律與天上的物體運動規律統一起來。

  ***7***牛頓第一定律揭示了物體自己就是運動的,物體自己能夠維持自己的狀態,具有總保持運動狀態的屬性。

  ***8***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看作牛頓第二定律的特殊情況,牛頓第一定律研究的是不受外力的理想情況,與受合外力為零不是一回事。***理想與現實是不能等同的***。

  問題1、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問題:

  關於牛頓第一定律有下列說法:①牛頓第一定律是實驗定律;②牛頓第一定律說明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③慣性定律與慣性的實質是相同的;④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其中正確的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②④

  答案:C

  變式2、

  伽利略的理想實驗證明了*** ***

  A. 要物體運動必須有力作用,沒有力作用物體將靜止

  B. 要物體靜止必須有力作用,沒有力作用物體就運動

  C. 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一定處於靜止狀態

  D. 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

  答案:D

  變式3、

  在力學理論建立的過程中,有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做出了貢獻。關於科學家和他們的貢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伽利略發現了行星運動的規律

  B. 卡文迪許通過實驗測出了引力常量

  C. 牛頓最早指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D. 笛卡爾對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貢獻

  ***二***慣性

  1. 概念: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

  2. 理解要點

  ***1***慣性是指物體總有保持自己原來狀態***速度***的本性,不能克服和避免。

  ***2***慣性只與物體本身有關而與物體是否運動、是否受力無關,對任何物體,無論它是運動還是靜止,無論是運動狀態改變還是不變,物體都有慣性。

  ***3***物體慣性的大小是描述物體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的本領強弱。慣性大小僅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物體質量越大,運動狀態越難改變,即慣性越大。

  ***4***慣性不是力,慣性是物體具有的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慣性和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問題2、慣性概念的理解與運用問題:

  根據牛頓運動定律,以下選項中正確的是*** ***

  A. 人只有在靜止的車廂內,豎直向上高高跳起後,才會落在車廂的原來位置

  B. 人在沿直線勻速前進的車廂內,豎直向上高高跳起後,將落在起跳點的後方

  C. 人在沿直線加速前進的車廂內,豎直向上高高跳起後,將落在起跳點的後方

  D. 人在沿直線減速前進的車廂內,豎直向上高高跳起後,將落在起跳點的後方

  答案:C

  變式4、

  在穀物的收割和脫粒過程中,小石子、草屑等雜物很容易和穀場混在一起,另外谷有癟粒,為了將它們分離,湖北農村的農民常用一種叫"風谷"的農具即揚場機分選,如圖所示,它的分選原理是

  A. 小石子質量最大,空氣阻力最小,飛的最遠

  B. 空氣阻力對質量不同的物體影響不同

  C. 癟穀物和草屑質量最小,在空氣阻力作用下,反向加速度最大,飛的最遠

  D. 空氣阻力使它們的速度變化不同

  答案:D

六年級語文第一單元學習方法
我的母親短文
相關知識
高考物理複習之牛頓第一第三定律
高考物理複習之描述運動的物理量
高考物理複習之力的合成和分解
高考物理複習之機械運動
高考物理複習之機械波
高考物理複習知識點總結
高考物理複習的必背知識點總結
高考物理複習公式大全
高三生如何進行高考物理複習
高考物理複習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