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中的文化傳承閱讀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這篇《城鎮化中的文化傳承》中,指出城鎮化是歷史趨勢,在城鎮化的過程中我們應該以“文化傳承,彰顯特色”為原則。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城鎮化中的文化傳承閱讀材料

  “城鎮化”或者準確地說是“新型城鎮化”,無疑是當代中國現代化程序的又一曲雄渾交響。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而言,也必定是一道亟待迴應和破解的時代難題。

  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城鎮化程序中保護“非遺”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如何維護非遺所以承續發展的“文脈”不被切斷,如何保障非遺所以形成和傳續的各種必需的生態要素不被破壞。傳承和保護非遺,說到底,無非是使不同的非遺型別上合天時,下接地氣,左右逢源,持續發展。

  ③學術層面,最早使用“城鎮化”概念這一概念的,是西班牙工程師A. Serda。他在1867年出版的著作《城鎮化基本理論》中用這一概念來描述鄉村向城市演變的過程。到了20世紀,這一名詞被世界範圍的多數學者所使用;70年代後期,引入中國學術界並被接受。

  ④現階段我國政策層面的“城鎮化”概念,是2014年3月17日釋出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提出的“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其中提出,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到2020年使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並在“指導思想”中明確要堅持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文化傳承,彰顯特色”,即“根據不同地區的自然歷史文化稟賦,體現區域差異性,提倡形態多樣性,防止千城一面,發展有歷史記憶、文化脈絡、地域風貌、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形成符合實際、各具特色的城鎮化發展模式”。為此強調:要“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發掘城市文化資源,強化文化傳承創新”。這就為城鎮化過程中的文化建設尤其是“非遺”保護,確立了準則,指明瞭方向。

  ⑤曲藝作為“以口頭語言‘說唱’敘述的表演藝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形成和發展的主要植被依託或者說文化基礎,乃是各地的方言。不同曲種“說唱”表演的特殊美感包括語言敘述和唱腔曲調,都是從形成地及流佈地的方言土語中提煉昇華、創造生成的。換言之,沒有方言,就沒有曲藝的獨特性、曲種的豐富性。

  ⑥當今時代日益加劇的經濟全球化和社會現代化趨勢,包括中國正在進行的這種“新型城鎮化”發展程序,恰恰使得各地的方言土語正被有意無意地大量稀釋、擠壓乃至替代、淘汰。而方言,正是曲藝所以生成和依託發展的重要文化基礎、歷史“文脈”。要傳承和保護曲藝等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好各地的方言就顯得尤其迫切而且重要。

  ⑦比如,蘇州是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等曲藝形式發源地。有關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底,蘇州市的人口結構,外地人已經超過一半,達到了700萬,從而使得蘇州成為全國繼深圳之後的第二大移民城市。這就給吳語方言的儲存與使用,帶來了極大的困惑與擠壓,也給包括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等曲藝形式在內的非遺傳承與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如上海的外來人口比例也一路走高,目前外地人占上海整個城市人口的40%,突破了1/3。這對包括上海說唱、浦東說書、上海獨腳戲、浦東宣卷和上海鑼鼓書等等在內的上海本土曲種的傳承與保護,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⑧蘇州、上海並非個案。已有的城市發展模式包括程序指標顯示,各地的方言使用及其文化傳承,在人流湧動的現代化浪潮中,正面臨著極大的衝擊。尤其是一些超大城市的迅猛形成及發展演變,已然給當前“新型城鎮化”程序中的方言儲存與曲藝保護帶來了困難,敲響了警鐘。

  ⑨這是由於,普通話的推廣普及與使用,有利於交流的順暢和交往的績效,但卻不利於文化的多樣性發展和建立在方言基礎之上的相關藝術的保護與傳承。以蘇州話為代表的吳儂軟語,是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等的生存土壤;上海的本地方言,也是浦東說書與上海獨腳戲等的文化植被。這種超大型城市發展人口流動的急劇加大和人口基數的不斷增加,使得作為日常交往語言的普通話一門獨大,再加上學校教育的完全普通話運用,使得就連本地的少年兒童也很少使用乃至乾脆不會講說本地方言了。面對如此情境,學習、表演和傳承、保護各地曲藝品種,便首先要面臨類似學習和掌握一門“外語”一樣的本地方言的門檻。這種通行語稀釋並替代方言的歷史圖景,對非遺的傳承保護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

  ⑩為此,就需要我們未雨綢繆,拿出智慧,更加清醒地認識非遺保護的嚴峻形勢,更加積極地應對非遺保護的時代課題,即通過保護各地方言,來為傳承好各地的曲藝培育“生態”,警惕“城鎮化”切斷非遺的“文脈”。

  ***選自2015年01月28日《光明日報》 ,有刪改***

  城鎮化中的文化傳承閱讀題目

  1.第②段加點詞“文脈”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2.第④段引述《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的內容,作者的意圖是什麼?***3分***

  3.第⑥段中,作者為什麼說“要傳承和保護曲藝等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好各地的方言就顯得尤其迫切而且重要”?***4分***

  4.除保護方言外,你還能想到哪些保護地方曲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具體措施?請寫出兩條。***3分***

  5.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2分***

  A.“城鎮化”為地方曲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帶來了困難。

  B.普通話的推廣運用不利於以方言為基礎的相關藝術的保護與傳承。

  C.不少城市的方言使用及其文化傳承收到了現代化浪潮的巨大沖擊。

  D.面對著“新型城鎮化”切斷非遺“文脈”的現實,作者深表憂慮。

  6.據多家媒體2015年1月27日報道,上海獨腳戲通過春晚終審,如不出意外,將以普通話的形式首次登上以北方文化為主的春晚舞臺。2月7日,又據多家媒體報道:春晚節目亮相,上海獨腳戲意外出局。有人說,這次衝擊春晚失利,代表南方曲藝即便改成普通話版本,也依然難以敲開以北方文化為主的春晚大門。你對“獨腳戲以普通話的形式衝擊春晚失利”有何評價?請結合文字內容簡要說明理由。***4分***

  

  1. ***2分***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和發展的軌跡***歷程/脈絡***。

  2. ***3分***⑴指出城鎮化是歷史趨勢,已被納入國家發展規劃;***1分***⑵突出城鎮化程序中必須堅持“文化傳承,彰顯特色”的原則,為“非遺”保護尋找政策依據***為下文保護以方言為基礎的地方曲藝提供政策依據***。***2分******寫出第一條給1分,第二條給2分***

  3. ***4分***⑴曲藝形成和發展的文化基礎是各地的方言;***方言,正式曲藝所以生成和依託發展的重要文化基礎、歷史“文脈”***⑵不同曲種“說唱”表演的特殊美感都是從方言土語中提煉昇華、創造生成的。⑶“新型城鎮化”發展程序使得各地的方言土語正被大量稀釋、擠壓乃至替代、淘汰。***寫出一點給2分,兩點3分,三點4分***

  4. ***3分***

  答案示例:建立地方戲曲博物館,如滬劇博物館;加大多傳統曲藝形態內容創新;地方曲藝進學校或社群,吸引更多人關注和參與。***寫出一點給2分,兩點3分***

  5. ***2分***D

  6. ***4分***本題的評價既可圍繞“獨腳戲以普通話形式衝擊春晚”展開,也可圍繞“獨腳戲衝擊春晚***包括以普通話形式衝擊春晚***失利” 展開,也可兩個方面都涉及到。學生可贊成,也可反對,最好能體現出一定思辨性

捉賊張愛國的閱讀理解材料答案
懷舊的輝煌閱讀練習及答案
相關知識
中國傳統空間中的文學語境閱讀答案
城鎮化中的文化傳承閱讀答案
談書寫規範的文化傳承閱讀答案
技術與文化傳承閱讀答案
國學熱中的大眾心態閱讀答案
論韓愈的文以明道閱讀答案
生活中的奈米顆粒閱讀答案
法官的文學批評閱讀答案
鯨落深海中的溫柔孤島閱讀答案
古詩詞中的華夏春天閱讀答案